点式水冷却注塑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349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点式水冷却注塑模。一种点式水冷却注塑模,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的点式水冷却注塑模还包括若干个分别位于动模和定模内的冷却水道;所述的冷却水道包括若干个点式冷却装置、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的点式冷却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水道和内水道,所述的外水道的一端与进水道连通,内水道的一端与出水道连通,外水道的另一端和内水道的另一端连通;位于动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和出水道的一端分别与动模的侧端贯通,位于定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和出水道的一端分别与定模的侧端贯通。该点式水冷却注塑模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点式水冷却注塑模
技术介绍
冰柜的许多零件如冰柜装饰脚等为塑料零件;把热塑性塑料放入专用的塑料成型机械注塑机中,经加热融化后,在高压カ下使其快速流入注塑模具的型腔,经一段时间的保压和冷却,成为各种形状的塑料零件。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881517U的技术公开了ー种注塑模具,其包括一定模、一动模、一固定板、一上顶出板、一下顶出板、至少ー产品顶针及至少一延迟顶针;该动模及定模相对设置,合模时围成型腔及流道;该上顶出板和下 顶出板之间设ー卡持空间;该延迟顶针中部处设一向外凸伸的卡持部,该卡持部可活动地卡持于卡持空间中。当加热融化的热塑性塑料在高压カ下快速流入该注塑模具的型腔后,温度升高的注塑模具靠空气对流进行冷却,存在保压和冷却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点式水冷却注塑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注塑模具保压和冷却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点式水冷却注塑模。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点式水冷却注塑模,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的动模和定模相对设置,动模和定模合模时围成型腔;所述的点式水冷却注塑模还包括若干个分别位于动模和定模内的冷却水道;所述的冷却水道包括若干个点式冷却装置、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的点式冷却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水道和内水道,所述的外水道的一端与进水道连通,内水道的一端与出水道连通,外水道的另一端和内水道的另一端连通;位于动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和出水道的一端分别与动模的侧端贯通,位于定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和出水道的一端分别与定模的侧端贯通。该点式水冷却注塑模使用时,冷却水从进水道进入点式冷却装置的外水道的一端,经与内水道连通的另一端流入内水道并经出水道流出,点式水冷却注塑模的热量被冷却水导出保持在合适温度;该点式水冷却注塑模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作为优选,所述的动模包括动模座和与动模座固定连接的动模仁;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座和与定模座固定连接的定模仁;所述的动模座的相对两侧端和定模座的相对两侧端均设有侧凹槽;位于动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与动模座ー侧端的侧凹槽贯通,出水道与动模座的相对另ー侧端的侧凹槽贯通;位于定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与定模座ー侧端的侧凹槽贯通,出水道与定模座的相对另ー侧端的侧凹槽贯通。动模和定模的结构简单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的动模还包括用于压住出水道的上压板;所述的动模座的上端设有上凹槽;上压板位于上凹槽内并与动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定模还包括用于压住出水道的下压板;所述的定模座的下端设有下凹槽;下压板位于下凹槽内并与定模座固定连接。上压板和下压板压住出水道并与定模座固定连接的结构方便制造和装配。作为优选,所述的动模座和动模仁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外水道渗漏的密封圈,所述的定模座和定模仁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外水道渗漏的密封圈。密封圈防止冷却水渗漏污染操作环境。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道的一端和出水道的一端分别设有管接头。设有管接头便干与冷却水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该点式水冷却注塑模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ニ.动模和定模的结构简单合理。三.上压板和下压板压住出水道并与定模座固定连接的结构方便制造和装配。四.密封圈防止冷却水渗漏污染操作环境。五.设有管接头便于与冷却水供水管连接。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中型腔-1、动模-2、动模座-21、上凹槽211、动模仁-22、上压板23、定模-3、定模座-31、下凹槽311、定模仁-32、下压板33、点式冷却装置-4、外水道41、内水道42、进水道_5、出水道-6、侧凹槽_7、管接头-8、密封圈-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描述。注塑机多为卧式注塑机,附图所示的分步开模注塑模使用时需要转动90度,请允许按附图进行描述。如附图I、附图2所示一种点式水冷却注塑模,包括动模2、定模3和若干个分别位于动模2和定模3内的冷却水道;所述的动模2和定模3合模时围成型腔I ;本实施例中,位于动模2和定模3内的冷却水道各有八个。所述的冷却水道包括四个点式冷却装置4、进水道5和出水道6 ;所述的点式冷却装置4包括同轴设置的外水道41和内水道42,所述的外水道41的一端与进水道5连通,内水道42的一端与出水道6连通,外水道41的另一端和内水道42的另一端连通并位于靠近型腔I处;位于动模2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5和出水道6的一端分别与动模2的侧端贯通,位于定模3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5和出水道6的一端分别与定模3的侧端贯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模2包括动模座21、与动模座21螺钉连接的动模仁22和用于压住出水道6的上压板23 ;所述的定模3包括定模座31、与定模座31螺钉连接的定模仁32和用于压住出水道6的下压板33 ;所述的动模座21的相对两侧端和定模座31的相对两侧端均具有侧凹槽7 ;位于动模2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5与动模座21 —侧端的侧凹槽7贯通,出水道6与动模座21的相对另ー侧端的侧凹槽7贯通;位于定模3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5与定模座31 —侧端的凹槽7贯通,出水道6与定模座31的相对另ー侧端的侧凹槽7贯通。所述的动模座21的上端具有上凹槽211 ;上压板23位于上凹槽211内压住出水道6并与动模座21螺钉连接;所述的定模座31的下端具有下凹槽311 ;下压板33位于下凹槽311内压住出水道6并与定模座31螺钉连接。所述的动模座21和动模仁22之间具有用于防止外水道41渗漏的密封圈9,所述的密封圈9为O形圈;所述的定模座31和定模仁32之间具有用于防止外水道41渗漏的密封圈9,所述的密封圈9为O形圈。所述的进水道5的一端和出水道6的一端分别具有管接头8。该点式水冷却注塑模使用时,冷却水从进水道5进入点式冷却装置4的外水道41的一端,经与内水道42连通的另一端流入内水道42并经出水道6流出,点式水冷却注塑模的热量被冷却水导出保持在合适温度; 把进水道5和出水道6的管接头9分别与水泵和水箱或冻水机连接,冷却水可以循环使用。该点式水冷却注塑模保压和冷却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动模和定模的结构简单合理。上压板和下压板压住出水道并与定模座固定连接的结构方便制造和装配。密封圈防止冷却水渗漏污染操作环境。具有管接头便于与冷却水供水管连接。本技术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点式水冷却注塑模,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的动模和定模相对设置,动模和定模合模时围成型腔;其特征是所述的点式水冷却注塑模还包括若干个分别位于动模和定模内的冷却水道;所述的冷却水道包括若干个点式冷却装置、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的点式冷却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水道和内水道,所述的外水道的一端与进水道连通,内水道的一端与出水道连通,外水道的另一端和内水道的另一端连通;位于动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和出水道的一端分别与动模的侧端贯通,位于定模内的冷却水道的进水道和出水道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隆模塑成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