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17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缸盖总体重量较重,导致燃油效率较低,汽车的耗油量和排污量就较高的问题。本汽车发动机缸盖,包括一体结构的缸盖,在缸盖前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油孔,在缸盖前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能减轻缸盖质量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分别位于上述通油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轻缸盖质量的减重孔,在保证缸盖强度、刚度和NVH性能的前提下,去除了缸盖上不必要的部分,实现减重,机油可活动的区域增大,有利于缸盖系统、配气机构的润滑冷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ー种汽车发动机缸盖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汽车エ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ー种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自重减轻,其燃油效率可随着汽车自重的减轻而提高,燃油效率提高,汽车的耗油量和排污量就降低,因此,减轻汽车自重是提高汽车节能性和环保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发动机作为汽车最为关键的总成,减轻它的质量对降低汽车自重至关重要,发动机的缸盖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也是发动机主要的重量来源。增压直喷式发动机缸盖,在保证缸盖強度,刚度和NVH性能的前提下减轻缸盖的重量,会对发动机及整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且有助于缸盖内机油的流动,有利于缸盖系统、配气系统的润滑冷却。现有的发动机缸盖前端面为一封闭结构,仅有张紧轮处油道向正时链罩中的链条和导轨供应机油润滑,这样机油的活动区域较小,发动机的总体重量较重,导致燃油效率较低,汽车的耗油量和排污量就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证发动机缸盖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能减轻自身重量的汽车发动机缸盖。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包括一体结构的缸盖,在缸盖前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油孔,在缸盖前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能减轻缸盖质量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分别位于上述通油孔的ー侧。本汽车发动机缸盖为一体式结构,在缸盖前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减轻缸盖质量的减重孔,该减重孔可减轻发动机缸盖的自身的重量,使发动机的总体重量较轻,燃油效率提高,汽车的耗油量和排污量就降低,増大发动机缸盖上机油的活动区域,有助于缸盖内机油的流动,有利于缸盖系统、配气系统的润滑冷却。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所述的缸盖前端面为一矩形面。该缸盖与缸体的形状相配合。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在缸盖前端面上还设有若干根加强筋。该加强筋可提高发动机缸盖的强度和刚度。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所述的加强筋设有两根,该两根加强筋分别为加强筋一和加强筋ニ,所述的加强筋ー和加强筋ニ沿缸盖前端面的长度方向竖向间隔分布在上述缸盖前端面上。这样设置目的使发动机缸盖上的机械强度较为均匀。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所述减重孔的数量设置四个,该四个减重孔分别为减重孔一、减重孔ニ、减重孔三和减重孔四。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所述的减重孔一、减重孔二分别开设在加强筋ー的、两侧。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所述的减重孔三、减重孔四分别开设在加强筋ニ的两侧。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在缸盖前端面的两短边边缘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连接孔的数量设置四个,该发动机缸盖通过螺栓穿过该连接孔将发动机缸盖固定在缸体上。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中,所述缸盖前端面的一长边边缘还开设有两个半圆形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发动机缸盖在缸盖前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能减轻缸盖质量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分别位于上述通油孔的ー侧,在保证缸盖強度、刚度和NVH性能的前提下,去除了缸盖上不必要的部分,实现减重,机油可活动的区域増大,有利于缸盖系统、配气机构的润滑冷却。附图说明图I是本汽车发动机缸盖前端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缸盖;2、通油孔;3、加强筋ー ;4、加强筋ニ ;5、减重孔一 ;6、减重孔ニ ;7、减重孔三;8、减重孔四;9、连接孔;10、半圆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汽车发动机缸盖I 一体制造成型,缸盖I的前端面为一矩形面,该缸盖I前端面与缸体连接面的形状相配合,在缸盖I前端面的两短边边缘开设有四个连接孔9,该发动机缸盖I通过螺栓穿过该连接孔9将发动机缸盖I固定在缸体上。为了保证发动机缸盖I的強度和刚度,在缸盖前端面上设有两根加强筋,该两根加强筋分别为条形的加强筋ー 3和加强筋ニ 4,为了使发动机缸盖I上的机械强度较为均匀加强筋一 3和加强筋ニ 4沿缸盖前端面的长度方向竖向间隔分布在缸盖I前端面上;在缸盖I前端面上还开设有四个能减轻缸盖质量的减重孔,该四个减重孔分别为减重孔ー 5、减重孔ニ 6、减重孔三7和减重孔四8,减重孔一 5、减重孔ニ 6分别开设在加强筋ー 3的两侧;减重孔三7、减重孔四8分别开设在加强筋ニ 4的两侧;该减重孔一 5、减重孔ニ 6、减重孔三7和减重孔四8能使发动机的总体重量较轻,燃油效率提高,汽车的耗油量和排污量就降低。在缸盖I前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油孔2,减重孔一 5、减重孔ニ 6、减重孔三7和减重孔四8分别位于通油孔2的ー侧,这样可増大发动机缸盖上机油的活动区域,有助于缸盖I内机油的流动,有利于缸盖系统、配气系统的润滑冷却,在缸盖I前端面的一长边边缘还开设有两个半圆形孔1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包括一体结构的缸盖(I),在缸盖(I)前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油孔(2),其特征在于,在缸盖(I)前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能减轻缸盖(I)质量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分别位于上述通油孔(2)的ー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盖(I)前端面为一矩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在缸盖(I)前端面上还设有若干根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设有两根,该两根加强筋分别为加强筋ー(3)和加强筋ニ(4),所述的加强筋ー(3)和加强筋ニ(4)沿缸盖(I)前端面的长度方向竖向间隔分布在上述缸盖(I)前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冬冬高川刘岩沈源由毅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