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166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停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29)、一层停车位(49),停车装置的二层停车位包括载车板(6)、总框架、旋转装置、提升装置、行走装置,总框架由左框架和右框架组成,旋转装置是在右底梁(22)上和升降滑套(9)之间与载车板立柱(14)平行并列设有旋转立柱(28),提升装置是在上顶梁(31)上设提升电机安装板(35),在提升电机安装板(35)上面后侧装提升电机(13),整体停车装置通过前、后从动轮组(27、24)置于轨道上自由移动,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采用钢丝绳传动机构相比其它平移传动机构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耐磨、不易断裂,体积小、运行平稳、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整个停车装置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停车、出车速度快,安全可靠,方便了停车用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停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 装直。
技术介绍
在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停车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人均拥有的车辆却越来越多,传统的平面停车场,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维护不方便,在很大的程度上浪费了土地资源,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立体式的停车位,但是这些立体停车位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占地面积较大、防风、防震及高防腐性能较差、对地面破坏较大、存取车时间较长、对车主和车库管理员的技术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地面破坏小的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一层停车位,其特点是停车装置的二层停车位包括载车板、总框架、旋转装置、提升装置、行走装置,总框架由左框架和右框架组成,左框架是在左底梁上面设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在左前、后立柱的中间处用左中梁连接,上方用左框架上横梁连接,在左前立柱的下端装有偏心支撑轮,在左前、后立柱之间用左框架支撑梁支撑连接;右框架是在右底梁上面装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在右前、后立柱的中间处设右中梁,上面设右框架上顶梁,在右后立柱和右框架上顶梁之间设斜支撑和连接支撑装置,在上顶梁上面设V型支撑梁,在上顶梁上面装天轮,下面装升降滑套,升降滑套下面装防坠落装置,在右底梁上装行走装置的前、后从动轮组和前、后绳轮组件,在左框架上横梁和右框架上顶梁之间用斜连接梁、上连接梁和后连接梁固定连接,中间处设中间连接梁一和中间连接梁二,在中间连接梁一、二上装行走电机,上述各结构之间连接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旋转装置是在右底梁上和升降滑套之间与载车板立柱平行并列设有旋转立柱,旋转立柱下端装在回转轴座上,上端连接电动推杆;提升装置是在上顶梁上设提升电机安装板,在提升电机安装板上面后侧装提升电机,提升电机用联轴器连接卷筒,卷筒与联轴器连接处设有支座,卷筒上的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导轮机构连接绳轮,钢丝绳绕过绳轮分别通过张紧器固定,通过钢丝绳的转动实现停车位整体前后行走,载车板用固定销固定在升降滑套上;整体停车装置通过前、后从动轮组置于轨道上自由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采用钢丝绳传动机构相比其它平移传动机构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耐磨、不易断裂,体积小、运行平稳、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整个停车装置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停车、出车速度快,安全可靠,方便了停车用户。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图I是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的左侧视图。图4是图I中升降滑套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中,I-偏心支撑轮;2_左前支柱;3_左中梁;4-连接支撑装置;5_前挡板;6-载车板;7_加强筋;8-电动推杆;9_升降滑套;9-1-前侧辊轮;9-2_强纵板;9_3_侧板;9-4_前盖板;9-5_连接板;9-6_后板;9-7_方钢管;9_8_右侧辊轮;9_9_左侧辊轮;9-10-后侧辊轮;10_防坠落装置;11_天轮;12-V型支撑架;13_提升电机;14_载车板立柱;15_钢丝绳导轮机构;16_绳轮;17_行走电机;18_右中梁;19_钢丝绳;20_右前立柱;21-右后立柱;22_右底梁;23_张紧器;24_后从动轮组;25_前绳轮组件;26_后绳轮组件;27-前从动轮组;28_旋转立柱;28-1_回转轴座;29_轨道;30_钢丝绳卡环;31_上顶梁;32-斜支撑;33_左框架上横梁;34_上连接梁;35_提升电机安装板;36_联轴器;37_斜连接梁;38_右框架上顶梁;39_卷筒;40_支座;41_后连接梁;42_左后立柱;43_左底梁;44-左框架支撑梁;45_中间连接梁一 ;46_中间连接梁二 ;47_固定销;48_后挡板;49_ 一层停车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附图广5,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的一层停车位与普通停车位相同,其二层停车位是由总框架、提升装置、行走装置、载车板构成,其中总框架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是在左底梁43的上面设左前立柱2、左后立柱42,在左前、后立柱2、42的中间处用左中梁3连接,上方用左框架上横梁33连接,在左前立柱2的下端装有偏心支撑轮1,在左前、后立柱2、42之间竖向用框架支撑梁44支撑连接。右框架是在右底梁22的上面装右前立柱20和右后立柱21,在右前、后立柱20、21的中间处设右中梁18,上面装右框架上顶梁38和上顶梁31,在右后立柱21和上顶梁31之间设斜支撑32和连接支撑装置4,在上顶梁31上面设有V形支撑梁12,在上顶梁38上面装天轮11,下面装升降滑套9,升降滑套9下面连接防坠落装置10。参照附图4、5,升降滑套9是在两个平行的侧板9-3上装前、后侧辊轮9-1、9-10和两个平行的强纵板9-2,强纵板9-2上装升降滑套9,强纵板9_2上面装前盖板9-4,在前盖板9-4和后板9-6之间装两根方钢管9-7,方钢管9_7外侧装左、右辊轮9-9、9-8,方钢管9-7的端头连接两个连接板9-5,连接板9-5与连接载车板6。在右底梁22上装行走、装置的前、后从动轮组27、24和前、后绳轮组件25、26,在左框架上横梁33和右框架上顶梁38之间用斜连接梁37、连接梁34和后连接梁41固定连接,中间处设中间连接梁一 45和中间连接梁二 46,在中间连接梁一、二 45、46上装行走电机17,上述各结构之间连接均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旋转装置是在右底梁22上和升降滑套9之间与载车板立柱14平行并列设有旋转立柱28,旋转立柱28下端装在回转轴座28-1上,上端连接电动推杆8。提升装置是在上顶梁31上装提升电机安装板35,在提升电机安装板35上面后侧固定装提升电机13,提升电机13用联轴器36连接卷筒39,联轴器36与卷筒39连接处置于支座40上。卷筒39上的钢丝绳19通过钢丝绳导轮机构15连接绳轮16,钢丝绳19绕过绳轮16通过右底梁22上端头装的张紧器23固定在轨道左端头并用钢丝绳卡环30限位固定,载车板6用固定销47与升降滑套9固定连接,载车板6前端设前挡板5,上面设加强筋7,后端设有后挡板48。在各横梁和立柱之间角连接处均设连接支撑装置4。整个装置安装在轨道29上面。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在需要在二层停车位停车时,在行走电机17的驱动下,二层车位的整体框架沿导轨29移出至一层停车位49的外端。装置上旋转立柱28在电动推杆8的作用下向外旋转90度,载车板6在提升电机13的作用下放至地面,载车板6上的前、后挡板5、48打开。车开到载车板6上的停车位置,将前、后挡板5、48关上,打开提升电机13,将载车板6提升到二层高度。旋转立柱28在电动推杆8作用下向内旋转90度,载车板6在行走电机17作用下回到一层停车位49的上面初始位置固定。取车的过与存车过程相同,整个停车装置运行自如,存取车方便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29)、一层停车位(49),其特征在于停车装置的二层停车位包括载车板(6)、总框架、旋转装置、提升装置、行走装置,总框架由左框架和右框架组成,左框架是在左底梁(43)上面设左前立柱(2)、左后立柱(42),在左前、后立柱(2、42)的中间处用左中梁(3)连接,上方用左框架上横梁(33)连接,在左前立柱(2)的下端装有偏心支撑轮(1),在左前、后立柱(2、42)之间用左框架支撑梁(44)支撑连接;右框架是在右底梁(22)上面装右前立柱(20)和右后立柱(21),在右前、后立柱(20、21)的中间处设右中梁(18),上面设右框架上顶梁(38),在右后立柱(21)和右框架上顶梁(38)之间设斜支撑(32)和连接支撑装置(4),在上顶梁(31)上面设V型支撑梁(12),在上顶梁(31)上面装天轮(11),下面装升降滑套(9),升降滑套(9)下面装防坠落装置(10),在右底梁(22)上装行走装置的前、后从动轮组(27、24)和前、后绳轮组件(25、26),在左框架上横梁(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苗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广东盈佳智能设备实业有限公司阜新昊海矿业液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