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和系统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753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和系统及其方法,装置包括:惯性滤清器和百叶窗,惯性滤清器包括集尘槽、排尘风机、排尘口和排尘风道,百叶窗包括V型槽和百叶片,百叶片设置在V型槽的两侧,V型槽的底部设置有集尘槽,车体内的通风机工作时,车体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空气通过百叶窗的V型槽的相对前端进入,杂质在惯性作用下经过V型槽相对底部的集尘槽被设置在排尘风道内的排尘风机排出排尘口,而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百叶窗的百叶片进入车体的内部,实现空气和杂质的分离。两台装置在车体侧墙相对设置组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车体内空气清洁度和电气设备散热的要求,以及人员在车体内工作环境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工程领域的通风装置和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大型轨道工程养路车辆-电传动钢轨打磨车的通风装置和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轨打磨车采用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和电源,加之作业环境恶劣,作业过程中伴随产生大量的粉尘,导致车体内部的工作环境非常差。现有钢轨打磨车采用仅在车体两侧设置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方式,对冷却通风和除尘的效果十分有限。通风装置一般主要由通风机、进排风道及空气滤清装置组成。在电传动机车上,必须利用通风装置对电气设备进行冷却通风,以强制性通风的方式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现有机车的通风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立通风,即设置专用风道,便于集中去尘;另一种是车体通风,即风由侧墙集中吸入车内,再自行分配进入各风道。目前在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领域,普遍采用的是内燃动力,因此还没有将机车通风装置应用到采用电传动技术的大型养路机械上的先例在通风方式上还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而钢轨打磨车现有的自然通风方式一是无法保证车体内部空气的清洁度;二是不能满足电传动打磨车中电气设备的散热要求;三是人员在安装电传动系统的车体内部工作环境较差。随着电传动技术在钢轨打磨车上的应用,接触网供电技术提供的电力成为打磨车新的动力来源。在电传动技术应用到钢轨打磨车后,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电气设备的散热要求,对车体内部工作环境的清洁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研制开发一种适用于电传动钢轨打磨车的新型通风系统,以满足车载电气设备的散热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装置和系统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通风装置、系统及其方法无法保证车体内部空气的清洁度,不能满足电传动打磨车中电气设备的散热要求,以及人员在安装电传动系统的车体内部工作环境较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包括惯性滤清器和百叶窗,惯性滤清器包括集尘槽、排尘风机、排尘口和排尘风道,百叶窗包括V型槽和百叶片,百叶片设置在V型槽的两侧,V型槽的底部设置有集尘槽,车体内的通风机工作时,车体的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空气通过百叶窗的V型槽的相对前端进入,杂质在惯性作用下经过V型槽相对底部的集尘槽, 并被设置在排尘风道内的排尘风机排出排尘口,而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百叶窗的百叶片进入车体的内部,实现空气和杂质的分离。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设置有两台,分别设置在车体的侧墙的相对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百叶窗的百叶片与外部空气进入V型槽的进风方向呈θ为110度至150度的夹角。作为一种更加优选技术方案,百叶窗的百叶片与外部空气进入V型槽的进风方向呈θ为135度的夹角。本专利技术还另外具体提供了一种由上述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组成的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包括两台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两台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分别设置在车体前部侧墙的相对两侧,通风系统还包括两台牵引电机通风机,外部空气自车体外由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吸入车体内,一部分过滤后的空气经过两台牵引电机通风机,分别被送到四台牵引电动机,然后由牵引电机通风机的排风口排出;主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主变压器分别由各自独立的进风口从车体内吸入过滤的空气,然后经过各自的风道后再由各自独立的排风口排出车体外。本专利技术还另外具体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进行通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电传动钢轨打磨车运行时,车体两侧的端门关闭,车体被完全封闭; 当电传动钢轨打磨车上的通风机工作时,车体的内部形成负压力,外部空气通过百叶窗的V 型槽的前端进入,对车体内的空气进行补充;杂质在惯性作用下经过V型槽底部的集尘槽, 并被设置在排尘风道内的排尘风机排出排尘口,而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百叶窗的百叶片进入车体的内部,实现空气和杂质的分离。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方法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百叶窗的百叶片,沿着与外部空气进入V型槽的方向呈θ为110度至150度的夹角急转弯进入车体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方法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百叶窗的百叶片,沿着与外部空气进入V型槽的方向呈θ为135度的夹角急转弯进入车体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方法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传动钢轨打磨车上包括牵引电动机、主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主变压器在内所有设备的通风机均是采用从车体内部吸风的方式。通过实施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车体的通风装置首次应用在大型养路机械领域;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电传动钢轨打磨车电气设备散热和车厢内清洁除尘的技术问题, 保证了电传动技术在大型养路机械领域的成功运用;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技术人员在安装电传动系统的车体内部工作环境较差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在整车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附图2中H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空气流向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附图6中的A向视图;图中1-惯性滤清器,2-百叶窗,3-第一牵引电机通风机,4-车体,5-侧墙,6_卫生间,7-集尘器,8-主变压器,9-辅助隔离变压器,10-开关柜,11-辅助变流器,12-第二牵引电机通风机,13-第一隔离变压器,14-第二隔离变压器,15-主变流器,16-制动机组装区,17-水箱,18-牵引电机,19-端门,101-集尘槽,102-排尘风机,103-排尘口,104-排尘风道,201-V型槽,202-百叶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7中所示,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第一牵引电机通风机3、车体4、侧墙5、卫生间6、集尘器7、主变压器8、辅助隔离变压器9、开关柜10、辅助变流器11、第二牵引电机通风机12、第一隔离变压器13、第二隔离变压器14、主变流器15、制动机组装区16、水箱17、牵引电机18和端门19,其各部分的设置位置如附图中所示。其中,如附图2、4和5所示的一种电传动钢轨打磨车通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惯性滤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昌余佳芫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