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铁路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对测量小车进行辅助标定的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铁路轨道作为列车运行的地面基础,具有整体性与散体性的特点,是支撑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基础设备之一。然而,随着使用及时间的推移,铁路轨道不可避免发生变形,几何参数逐渐偏离原始状态,平顺性受到影响。因此,铁路轨道在投入运营后的长期检修维护过程中,需要对轨道几何平顺性进行高精度检测,确保轨道几何状态达到高平顺性、高稳定性的技术要求。
2、捣固车作为铁路轨道整正设备,是一种对铁路线进行养护、维修的大型养路机械,是能够同时修复及检测轨道线路参数的专用车辆,以作业效率高,作业精度高而广泛在各大路局使用。测量小车是捣固车检测轨道线路参数的装置,依靠小车车轮的踏面及轮缘在钢轨踏面与轨头内侧面的接触正确测出钢轨的实际位置。测量小车上设置有横向水平传感器(简称横平传感器,又称电子摆),是检测两股钢轨的横向水平偏差的传感器;高低传感器(抄平传感器),是线路纵向高低偏差检测的传感器;矢距传感器(正矢传感器),是线路方向偏差检测的传感器。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是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小车辅助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8)、升降丝杆(12)、螺母座(14)、第一底板(20)、第二底板(21)、第一升降板(22)、第二升降板(23)、顶板(24)、第二支座(30)、第一剪叉支腿(33)、第二剪叉支腿(34)、第三滑块(40)、横移导轴(41)及剪叉支座(44);所述第一底板(20)的底部沿纵向设置有夹爪(9),在进行标定时所述第一底板(20)通过夹爪(9)固定于钢轨(1)上;所述顶板(24)设置于第二升降板(23)上,所述支撑机构(8)的一端与第一底板(20)的底部相连,另一端用于标定时与钢轨(1)的轨底固定;所述升降丝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小车辅助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8)、升降丝杆(12)、螺母座(14)、第一底板(20)、第二底板(21)、第一升降板(22)、第二升降板(23)、顶板(24)、第二支座(30)、第一剪叉支腿(33)、第二剪叉支腿(34)、第三滑块(40)、横移导轴(41)及剪叉支座(44);所述第一底板(20)的底部沿纵向设置有夹爪(9),在进行标定时所述第一底板(20)通过夹爪(9)固定于钢轨(1)上;所述顶板(24)设置于第二升降板(23)上,所述支撑机构(8)的一端与第一底板(20)的底部相连,另一端用于标定时与钢轨(1)的轨底固定;所述升降丝杆(12)的一端与设置于第一底板(20)上的第一升降轴承座(13)可活动地连接,另一端与螺母座(14)可转动地连接,旋转升降丝杆(12)能带动所述螺母座(14)沿横向移动;所述螺母座(1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支座(17),所述第一支座(17)与第二剪叉支腿(3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剪叉支腿(33)与第二剪叉支腿(34)的中部通过连接杆(36)铰接;所述第二剪叉支腿(34)的另一端与剪叉支座(44)铰接,所述剪叉支座(44)固定在第一升降板(22)上;所述第一剪叉支腿(33)的一端与第二支座(30)铰接,所述第二支座(30)固定在第一底板(20)上;所述第一剪叉支腿(33)的另一端与第三滑块(40)铰接,所述第三滑块(40)与横移导轴(41)配合,第三滑块(40)能在横移导轴(41)上沿横向滑动;所述横移导轴(41)固定在第一升降板(22)上,所述第二底板(21)与第一升降板(22)连接,所述第二底板(21)上沿横向设置有第二导轨(32),所述第二升降板(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31),所述第二滑块(31)能在第二导轨(32)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小车辅助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导轴(41)通过第一横移限位座(42)及第二横移限位座(43)固定在第一升降板(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小车辅助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垂向导套(10)及垂向导轴(11),所述垂向导套(10)固定在第一底板(20)上,所述垂向导轴(1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底板(21)上,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垂向导套(10),所述垂向导轴(11)能在垂向导套(10)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小车辅助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30)与第一底板(20)之间还设置有垫片(29)。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测量小车辅助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底板(20)上沿横向设置有第一导轨(19),所述第一滑块(18)能在第一导轨(19)上滑动,实现所述螺母座(14)沿横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小车辅助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所述升降丝杆(12)带动螺母座(14)移动,所述螺母座(14)带动第一支座(17)及第一滑块(18)在第一导轨(19)上移动;所述第二剪叉支腿(34)上升带动第一剪叉支腿(33)上升,所述第一剪叉支腿(33)及第二剪叉支腿(34)上升带动第二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君,朱为亮,王鹏举,邓加,陈亮陪,张雷,晏红文,刘良彬,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