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6990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系统,包括:输入件(20),其可转动方式与驱动源(1)连接;轴件(60),其与输入件共轴布置,并且与变速器(6)连接;第一离合部(23);第二离合部(24);包括孔(250)的离合鼓轮(22);活塞(32),其可滑动方式适配至离合鼓轮;偏置件(33),其布置在活塞与离合鼓轮之间,并且使活塞朝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偏置;加压室(34),其限定在离合鼓轮与活塞的第一轴向端面(325)之间;以及,弹簧室(38),其限定在离合鼓轮与活塞的第二轴向端面之间,借助于供至加压室的机油液压,使活塞与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分离,通过孔(250),将供给至弹簧室的机油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JP2009-101730A、JP2006-137406A 和 JP2010-6190A (下文称为专利文献 1、2 和3)中各自披露了周知的用于车辆的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来自发动机输出轴的发动机驱动力传送至该变速器)以及布置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的离合机构。根据专利文献1、2和3各自所披露的驱动系统,离合机构包括布置于发动机输出轴处的第一离合部、以及布置在变速器输入轴处的第二离合部。离合机构可在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连接状态下,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互相接合,从而将发动机驱动力传送至变速器,而在分离状态下,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彼此分离,从而阻断发动机驱动力向变速器传送。根据专利文献1、2和3各自所披露的驱动系统,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动的条件下, 当使离合机构进入连接状态或者进入分离状态时,由于转动的离心力所导致的液压(下文中由于转动的离心力所导致的液压称为离心液压),会影响离合机构在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时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结果,会限制离合机构操作响应性的改善。另外,由于转动所致的离心液压会受到输入轴转动速度的影响。据此,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会受到车辆移动速度的影响,从而限制离合机构操作响应性的改善。因此,对用于车辆的驱动系统存在一种需求,当离合机构在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时,减小由于转动的离心力对离合机构操作响应性的影响,并且改善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系统,包括输入件,其可转动方式与驱动源连接;轴件,其沿输入件的旋转轴与输入件共轴布置,并且与变速器连接;第一离合部,其沿旋转轴与输入件和轴件中的一个可移动方式接合;第二离合部,其与第一离合部交替方式布置,并且可与第一离合部接合以及可与第一离合部分离,第二离合部沿旋转轴与输入件和轴件中的另一个可移动方式接合;离合鼓轮,其由输入件或轴件支撑,并且包括在径向按预定长度偏离旋转轴布置的孔,离合鼓轮经由该孔与外侧相连通;活塞,其沿旋转轴可滑动方式适配至离合鼓轮,并且包括压迫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的压迫部;偏置件,其布置在活塞与离合鼓轮之间,并且使活塞朝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偏置,经由压迫部,偏置件使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互相牢固地压贴;加压室,其限定在离合鼓轮与活塞的第一轴向端面之间;以及,弹簧室,其限定在离合鼓轮与活塞的第二轴向端面之间,借助于供给至加压室的机油液压,抵抗偏置件的偏置力以使活塞与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分离, 通过离合鼓轮的孔,将供给至弹簧室的机油排向弹簧室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驱动系统的上述构造,在弹簧室中布置偏置件,偏置件在使第一离合4部与第二离合部互相接合的方向施加偏置力。例如,在变速器的轴件转动的状态下,将机油供给至弹簧室。因此,弹簧室的液压和偏置件的机械偏置力可以作为驱动力,用于使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进入接合状态。结果,使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迅速地互相接合,所以,提高了在离合机构从分离状态切换至连接状态时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例如,在机油余留在加压室和弹簧室的任意一个之中的情况下,由轴件转动所导致的离心力可能影响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和操作控制性。特别地,在轴件以高速转动的条件下,离心力增大。据此,在以高速驱动车辆的情况下,离心力可能进一步影响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和操作控制性。根据本专利技术驱动系统的构造,在轴件转动的状态下,允许弹簧室的机油余留在其中,同时通过孔排向弹簧室外侧。据此,由弹簧室中所留机油导致的离心力所产生的离心液压,会与由加压室中所留机油导致的离心力所产生的离心液压起反作用。特别地,这两种离心液压作用在彼此相反的方向。据此,在这两种离心液压彼此相等的情况下,这两种离心液压互相抵消。另一方面,在两种离心液压彼此不等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两种离心液压作用在彼此相反的方向。据此,可以减小离心液压对离合机构操作控制性的影响。因此,布置在弹簧室中的偏置件的偏置力的影响大于离心液压的影响。所以,使离心液压的影响最小化,从而改进离合机构在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时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此外,离心液压随着轴件转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如上所述,离心液压作用在彼此相反的方向并且互相抵消或消减。据此,即使轴件以高速转动时,也可以保证离合机构具有适当的操作响应性和操作控制性。另外,在构成加压室一部分的壁处可以布置止回阀,用于从加压室中排出余留在其中的机油。然而,止回阀的操作不稳定;所以,可能无法可靠地获得离合机构的操作控制性。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在弹簧室中可以产生与加压室的离心液压起反作用的离心液压。据此,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中,在加压室的壁处不需要布置止回阀。此外,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适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情况下,在例如由电动机再生电力时,提高了离合机构从连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时离合机构的操作响应性。结果,使驱动源与变速器迅速分离,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电力再生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弹簧室具有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以及,在离合鼓轮的径向上,上述孔布置在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驱动系统的上述构造,允许弹簧室的机油余留在其中,同时通过孔排向弹簧室外侧。据此,在弹簧室中可以获得离心液压。因此,由加压室中所留机油导致的离心力所产生的离心液压,可以被弹簧室中的离心液压所抵消或消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离合鼓轮包括适配至轴件外周部的固定筒部、自固定筒部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形成为沿旋转轴延伸的径向内筒部、自径向内筒部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以及形成为沿旋转轴延伸的径向外筒部。径向内筒部、第二延伸部、 以及径向外筒部形成鼓轮室,在鼓轮室中容纳偏置件和活塞。如上所述,活塞、偏置件等容纳在离合鼓轮的鼓轮室中,从而,减小了驱动系统在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驱动电动机起到驱动车辆的作用并且作为发电机,该驱动电动机布置在连接离合机构与变速器的传动系中,驱动电动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相对于定子转动并且输出旋转力,旋转力传送至变速器的轴件。定子和转子彼此共轴方式布置在离合机构的外周侧。如上所述,起到驱动车辆的作用并且用作发电机的驱动电动机布置在连接离合机构与变速器的传动系中。据此,即使在离合机构从连接状态切换至阻断驱动源驱动力向变速器传送的分离状态的情况下,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送至变速器的轴件,从而,使轴件转动。结果,在停止驱动源运转的状态下,可以由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使车辆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偏置件在弹簧室中面对上述孔。据此,弹簧室中偏置件附近的机油通过孔排向弹簧室外侧;从而,避免由余留在弹簧室中的机油影响偏置件的操作。因此,可以提高离合机构的操作控制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驱动系统进一步包括发动机,其具有输出轴并且输出驱动力,驱动力从输出轴通过变速器的轴件传送至车辆的驱动轮;离合机构,其可在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连接状态下,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互相接合以向变速器传送发动机驱动力,以及,在分离状态下,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彼此分离以阻断发动机驱动力向变速器传送;以及,离合操作机构,通过向离合机构供给机油以及从离合机构排出机油,离合操作机构使离合机构在连接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实伊藤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