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997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10)设有:多个肋状接地部(110)、肋状接地部(210)、肋状接地部(240),其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11、12、21、22)划分而成;以及共振器,其朝向轮胎径向内侧凹陷,并通过肋状接地部(110)与路面的接触来形成预定的空间,并与上述周向槽相连通;共振器包括:第1共振器,其沿轮胎周向设有多个;以及第2共振器,其位于比第1共振器靠车辆安装时内侧的位置,并沿轮胎周向设有多个;第2共振器的数量多于第1共振器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朝向轮胎径向内侧凹陷、通过肋状接地部与路面的接触来形成预定的空间、并与周向槽相连通的共振器的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在安装在轿车等上的轮胎中,实现了减少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与路面形成的空间所引起的气柱共鸣声的各种方法。例如,公知有在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肋状接地部上设有干涉(side branch)型共振器的轮胎,该干涉型共振器通过胎面与路面的接触来形成预定的空间,并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纵槽、以及与纵槽及周向槽相连通并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槽(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302898号公报(第3 4页、图1)但是,近年来,在轿车等中,随着车辆噪声(风摩擦声、机械声音等)的降低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环境的进一步保护,轮胎噪声的降低化的需求也比以前更加高涨。在轮胎噪声中,由气柱共鸣声引发的通过噪声等成为车外噪声。另外,在悬架、车身等中传递而传播到车内的路面噪声等成为车内噪声。通常,车外噪声具有IkHz左右的音量等级的峰值,车内噪声具有比车外噪声低频率的峰值。即,在具有上述干涉型共鸣器的轮胎的情况下,即使能够有效地降低车外噪声,但在车内噪声的降低方面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崇明木胁幸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