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变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5942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3:01
提供:惯性行驶中,电动机进行再生动作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执行惯性行驶时的自动变速器的降档,使得燃料经济性提高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自动变速控制装置。混合动力控制单元86,在惯性行驶中,执行由第二电动机M2进行再生的所述再生控制,有级变速控制单元82在惯性行驶中,以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VCD进行自动变速部20的降档。进一步的,惯性降档变速点变更单元92,对应于惯性行驶中的第二电动机再生功率PM2R变更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VCD。因此,能够以第二电动机再生功率PM2R为参数设定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VCD使得,再生尽可能多的电气能量。作为此结果,能够执行自动变速部20的惯性降档变速,使得提高燃料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提高具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料经济性的技术。
技术介绍
包含通过控制连接到差动机构的差动用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差动机构的差动状态的电气式差动部、连接为能够向从电气式差动部到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传递动力的行驶用电动机、构成为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变速器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广为所知的。例如,在特许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就是此。此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包含具有行星齿轮装置、连接到此行星齿轮装置的太阳轮的第一电动机(差动用电动机) 和连结到齿圈的第二电动机(行驶用电动机)的电气式差动部;连结到此电气式差动部的输出侧(齿圈),通过接合元件的交替接合释放执行变速的有级式自动变速部,构成为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从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架输入的来自发动机的输入转速、和作为输出部件的齿圈的输出转速的差动状态。然后,此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变速控制装置,预先存储在惯性行驶时(加速关闭的惯性行驶时)车辆的驱动力大约为0也就是使车辆的减速度大约为0的基准车速,在实际的车速为此基准车速的时候,执行有级式自动变速部的惯性降档。通过如此的变速,抑制惯性降档时的减速度的中断。现有技术文献特许文献特许文献1 特开2008-290582号公报特许文献2 特开平9-94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此处,如特许文献1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那样的电动机连接到动力传递路径的车辆中,公知的是在惯性行驶时,此电动机进行变换来自驱动轮的逆驱动力为电气能量的再生动作。例如,特许文献1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行驶用电动机在惯性行驶中进行再生。通过此行驶用电动机的再生动作能够提高车辆全体的燃料经济性。然后,此时,再生量大越大,对提高燃料经济性的贡献越大。但是,所述基准车速,因为不是以降低车辆全体的动力损失等,使所述行驶用电动机再生动作为目的设定的,所以特许文献1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变速控制装置,不一定进行有级式自动变速部的降档使得在惯性行驶时提高燃料经济性。并且,此问题是未公知的。本专利技术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产生的,作为其目的,是提供在惯性行驶中电动机再生动作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执行惯性行驶时的自动变速器的降档使得提高燃料经济性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变速控制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所述目的的方式1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a)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变速控制装置,在包含行驶用电动机和构成该行驶用电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有级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在惯性行驶过程中由所述行驶用电动机进行再生并且以预定的惯性降档变速车速进行所述自动变速器的降档,(b)根据所述行驶用电动机的再生功率变更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并且,作为方式2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a)在惯性行驶过程中,所述行驶用电动机在比预定的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高的高车速侧进行再生动作,另一方面,在比该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低的低车速侧产生驱动转矩,(b)所述行驶用电动机的所述再生功率越大,则使得用于进行所述自动变速器向最低车速侧变速档降档的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和所述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越低。并且,作为方式3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在惯性行驶过程中进行的向所述最低车速侧变速档的降档中,在该降档过程中释放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释放侧接合元件以及接合侧接合元件的状态下,由所述行驶用电动机使该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速与所述降档后的转速同步,接合所述接合侧接合元件。并且,作为方式4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在惯性行驶过程中在所述降档后由所述行驶用电动机进行再生的情况下,以所述再生转矩为预定转矩以上为条件进行该降档。并且,作为方式5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电气式差动部,该电气式差动部具有在发动机和所述自动变速器之间连接的差动机构以及与该差动机构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的差动用电动机,通过控制该差动用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差动机构的差动状态。并且,作为方式6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a)所述差动机构是具有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第三旋转元件的行星齿轮装置,(b)所述第一旋转元件连接到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连接到所述差动用电动机,所述第三旋转元件连接到所述行驶用电动机以及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旋转部件。并且,作为方式7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a)设置有由所述行驶用电动机的所述再生功率充电的蓄电装置,(b)所述行驶用电动机、所述差动用电动机、所述蓄电装置能够相互进行电力授受。并且,作为方式8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速器,通过从具有相互不同的变速比、预先机械设定的多个变速档中的一个变速档切换到其他变速档来进行变速。并且,作为方式9的专利技术的要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速器,通过其具有的接合元件的交替接合释放来进行变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方式1的专利技术,此专利技术的变速控制装置,(a)在惯性行驶中,通过所述行驶用电动机进行再生并且以预定的惯性降档变速车速进行所述自动变速器的降档,(b)根据所述行驶用电动机的再生功率变更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所以能够将再生功率作为参数设定此惯性降档变速车速,使得再生尽可能多的电气能量。此结果是,比较此惯性降档变速车速为常值的情况,能够执行惯性行驶时的自动变速器的降档使得提高燃料经济性。并且,在所述自动变速器是具有3个以上的变速档的多级变速器的情况下,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是对惯性行驶中进行的自动变速器的各个降档分别设定的值。此处,优选的,所述变速控制装置,对应于所述行驶用电动机的再生功率向降低惯性行驶中的车辆全体的能量损失(总损失)的方向,变更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并且,根据方式2的专利技术,(a)在惯性行驶过程中,所述行驶用电动机在比预定的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高的高车速侧进行再生动作,另一方面,在比该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低的低车速侧产生驱动转矩,(b)所述行驶用电动机的所述再生功率越大,则用于进行所述自动变速器向最低车速侧变速档降档的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和所述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越低。如此,能够在所述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以下的车速时以所述驱动转矩(慢行转矩)微速行驶,并且,对应于所述再生功率,直到更低车速为止,能够由所述行驶用电动机再生。作为此结果,能够执行向最低车速侧变速档的降档使得提高惯性行驶过程中的燃料经济性。此处,优选的,用于进行向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最低车速侧变速档的降档的所述惯性降档变速车速,设定为与所述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同样或者大约相同的车速。并且,根据方式3的专利技术,因为此专利技术的变速控制装置,在惯性行驶过程中进行的向所述最低车速侧变速档的降档中,在该降档过程中释放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释放侧接合元件以及接合侧接合元件的状态下,由所述行驶用电动机使该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速与所述降档后的转速同步,接合所述接合侧接合元件,所以,能够在此降档中减少变速冲击,可以实现提高驾驶性能。并且,如此进行惯性行驶中的向所述最低车速侧变速档的降档的情况时,通过如方式2的专利技术那样,决定所述降档变速车速和所述驱动被驱动切换车速,能够抑制向所述最低车速侧变速档的降档中产生的减速度的中断。此处,优选的,所述自动变速器相互相邻的变速档间的变速比的差(齿轮比等级),设定为使得此变速档越是在低车速侧越大。并且,根据一般的低转矩高转速的时候比高转矩低转速损失小的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崎健太松原亨田端淳今村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