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5619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5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胎侧部的外表面上的凹凸状变形,从而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包括胎体成形工序,通过将多枚长条帘布片沿轮胎周向依次粘贴到刚性型芯体上,来形成环状的胎体,其中长条帘布片是将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利用贴胶覆盖而成。胎体在胎面部使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侧缘部彼此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地配置,并且在胎侧部具有上述侧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将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模量设为小于配置在该外胎体帘线的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胎体成形工序的,该胎体成形工序是通过将长条片状的帘布片沿轮胎周向依次粘贴到刚性型芯体上,将环状的胎体成形的工序。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提高轮胎的均勻性,例如提案有如下所述的制造方法,即,使用具有与成品轮胎的轮胎内腔形状相近的外形的刚性型芯体,通过将包括内衬胶、胎体帘布等各种轮胎构成部件依次粘贴到该刚性型芯体上由此形成未硫化轮胎,并且将该未硫化轮胎连同上述刚性型芯体一起放入硫化模具内,从而将轮胎在作为内模具的刚性型芯体与作为外模具的硫化模具之间进行硫化成形。在这种制造方法的情况下,构成未硫化轮胎的骨架的胎体D通过如下所述的方式形成,即,例如如图6(A)、(B)所示,使用将在轮胎轴向上对齐的胎体帘线Al的排列体A用贴胶覆盖且轮胎周向宽度Ll小的长条片状的多枚长条帘布片B,并将该长条帘布片B沿轮胎周向依次粘贴到上述刚性型芯体C上而形成(参照专利文献1)。此时,为了提高轮胎的均勻性,将上述长条帘布片B配置成使在轮胎周向相邻的长条帘布片B的侧缘部Be、Be彼此在胎面部Ta上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因此,在胎侧部Tb上必然形成上述侧缘部Be、Be 彼此重叠的三角形状的重叠部J,并且在该重叠部J中,如图7 (A)所示,在上述排列体A上位于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Ala、Ala彼此也重叠,所以造成帘线密度增加。其中,图中的标号 E为配置在胎体D的内侧的内衬胶。另一方面,在对未硫化轮胎进行硫化成形的情况下,胎体帘线由于硫化热而发生热收缩,尤其在帘线密度增加的上述重叠部J,收缩力局部增大。因此,如图7(B)所示,上述重叠部J的一部分推开上述内衬胶E而露出到轮胎内腔面,因此发生轮胎的气密性降低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2549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以使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上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热收缩率,小于配置在该外胎体帘线的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热收缩率为基本,能够抑制长条帘布片的重叠部推开内衬胶而露出到轮胎内腔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该充气轮胎具有从胎面部经过胎侧部而到达两侧的胎圈部的胎体,该的特征在于,包括胎体成形工序,该胎体成形工序使用刚性型芯体,将多枚长条帘布片在上述刚性型芯体上沿轮胎周向依次粘贴,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其中长条帘布片是将在轮胎轴向上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利用贴胶覆盖且轮胎周向宽度较小的长条片状的帘布,而且上述胎体在上述胎面部使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侧缘部彼此接近或3相接而不重叠地配置,并且在胎侧部具有上述侧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并且,上述胎体帘线的排列体包括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和配置在该外胎体帘线的内侧的内胎体帘线,并且将上述外胎体帘线在温度180°C时的热收缩率Ka设为小于内胎体帘线在温度180°C时的热收缩率Kb。此外,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胎体帘线的热收缩率Ka为内胎体帘线的热收缩率Kb的0. 9倍以下。此外,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内胎体帘线的热收缩率Kb为 3. 0% 6. 0%。上述“热收缩率”表示依照JIS-L1017的8. 10(b)项的“加热后干热收缩率(B 法)”,将帘线在无负载的状态下以180°C的温度加热30分钟后的加热后干热收缩率。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将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中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热收缩率设定为小于内胎体帘线的热收缩率。从而能够抑制在帘线密度增加的长条帘布片间的重叠部中收缩力局部升高,能够抑制上述重叠部的一部分推开内衬胶而露出到轮胎内腔面从而损害轮胎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所形成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表示未硫化轮胎形成工序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硫化工序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长条帘布片的立体图。图5(A)、(B)为表示胎体成形工序的说明图。图6(A)、⑶为表示使用了刚性型芯体的现有的的说明图。图7(A)、(B)为表示说明其问题的长条帘布片间的重叠部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2...胎面部;3...胎侧部;4...胎圈部;6...胎体;13...长条帘布片;13e. · ·侧缘部;20. · ·刚性型芯体;30. · ·胎体帘线;30a. · ·外胎体帘线;30b. · ·内胎体帘线;31...排列体;32...贴胶J...重叠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所形成的充气轮胎1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上述充气轮胎1具有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到达两侧的胎圈部4、4的胎体6、和配置在胎体6的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部的带束层7。上述胎体6由将有机纤维胎体帘线沿径向排列的一层以上的胎体帘布体形成,在本例中是由一层胎体帘布体6A形成。该胎体帘布体6A形成横跨上述胎圈部4、4间的环状, 并且在本例子中其两端不是绕着配置于各胎圈部4的胎圈芯5折返而是被夹持并卡止在该胎圈芯5内。具体而言,上述胎圈芯5由轮胎轴向内外芯片5i、5o构成,在该内外芯片5i、 5o之间夹持着上述胎体帘布体6A的两端部。上述内外芯片5i、5o是通过将非伸长性的胎圈金属丝如沿轮胎周向卷绕多次而形成的。此时,优选为,外芯片5ο的胎圈金属丝fe的卷绕次数比内芯片5i大例如1. 2 2.0倍左右,从而使刚性大于内芯片5i。由此,能够限制胎圈金属丝fe的总卷绕次数,并且相对地提高胎圈部4的弯曲刚性,有助于提高操纵稳定性等。其中,图中的标号8是由橡胶硬度例如80 100度的硬质橡胶构成的胎圈三角胶,从各芯片5i、5o开始以尖细状立起, 提高胎圈刚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橡胶硬度表示基于JIS-K6253并利用A型橡胶硬度计在23°C的环境下测定的硬度计A硬度。此外,上述带束层7由两枚以上、在本例中由两枚带束层帘布7A、7B形成,其中带束层帘布是将钢帘线等高弹性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以10 35°左右的角度排列而成。带束层7通过各带束层帘线在帘布间相互交叉来提高带束层刚性,使胎面部2的大致全宽具有卡箍效应来牢固地进行加强。在本例中,以提高高速耐久性为目的,而在该带束层7的径向外侧设有束带层9,该束带层9例如是将尼龙帘线等束带层帘线相对于周向以 5度以下的角度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作为该束带层9,可以将只覆盖上述带束层7的轮胎轴向外端部的左右一对端束带层帘布、以及覆盖带束层7的大致全宽的全束带层帘布单独使用或者适当地组合使用。在本例中,例示出束带层9由一枚全束带层帘布构成的例子。此外,在胎体6的内侧配置有形成轮胎内腔面的较薄的内衬层10。该内衬层10例如由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非透气性的橡胶构成,气密地保持填充到轮胎内腔内的填充空气。此外,在上述胎体6的外侧配置有性成胎侧部3的外表面的胎侧橡胶11,并且在束带层9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形成胎面部2的外表面的胎面橡胶12。接着,对上述充气轮胎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未硫化轮胎形成工序Si,如图2中大致表示的那样,使用具有与上述充气轮胎1的轮胎内腔形状实质上一致的外形的环状的刚性型芯体20,在该刚性型芯体20的外表面依次粘贴未硫化的轮胎构成部件,由此形成未硫化轮胎IN ;硫化工序S2,如图3中大致表示的那样,将上述未硫化轮胎IN连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典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