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上具有沿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安装在汽车上的充气轮胎,特别是对于安装在翻斗车等建筑工程车辆上的重载用的充气轮胎,为了抑制建筑工程车辆的行驶带来的胎侧部的温度上升,使用在胎侧部设置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片状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沿胎侧部流动的空气越过湍流产生用突起,流动被扰乱了的空气再次附着到胎侧部上,由此促进胎侧部的散热。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032405号小册子(第6-7页,第2图)可是,与一般的充气轮胎相比,上述那种重载用的充气轮胎的尺寸极大,因此沿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长度也要与庞大的胎侧部相对应地变长。此外,在行驶在非平整地面、较脏的路面的机会较多的建筑工程车辆的情况下,会发生如下情况:从重复剧烈的往复运动的撑杆(strut)式减振器渗出来的油成分、路上的油成分飞散,附着到胎侧部。一旦这种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4.28 JP 2009-1091501.一种充气轮胎,在位于胎面与胎圈之间的胎侧部具有沿
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
当将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径向的长度设为L、将
用于形成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形成材料的杨氏模量设为E、
将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与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延伸方向正交的
截面上的截面惯性矩设为I时,
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满足L2≤3.5×E×I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至少包括第1突起以及独立于上述第
1突起的第2突起,
上述第2突起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上述第1突起不
同的位置上,
上述第1突起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轮胎径向上与上述
第2突起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