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5-(3-吡啶)_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5-(3-吡啶)-间苯二甲酸,英文名 5-(3-Pyridyl)-isophthalic acid,作为一禾中的多齿、多点配位有机配体,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具有光谱学、药物学和生物无机学研究价值的新型配合物材料的合成与研究,它是一个灵活多变的配体,具有多种配位方式,它能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诸如立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磁性、光谱学研究以及反应机理等科学领域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地研究含 5-(3-吡啶)_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不仅能在配位化学领域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新颖的结构模型,更能在光学元件开发、仿生技术、生物无机和药物研制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5-(3-吡啶)_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廉、化合物合成的产率较高,纯度也很高以及重复性好,使得其适合扩大化生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秋菊,代顺臣,杨海兵,官文婷,邹建平,张龙珠,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