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耐热性和口感的可可脂替代脂及包含其的巧克力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544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巧克力和烘烤的可可脂替代脂,其是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对植物脂进行分馏;通过将所述经过分馏的植物脂与脂肪酸衍生物混合来制备原料脂;以及使所述原料脂进行酶促转酯化反应。所述可可脂替代脂的POP含量以所述可可脂替代脂的总重量计为10重量%或更少且三酸甘油酯中的POS/SOS含量比为1.0到1.5。所述可可脂替代脂因POP含量较低而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因具有与可可脂的三酸甘油酯组合物中类似的高POS含量而迅速地熔化,且可替代具有松软质地的可可脂。因此,所述可可脂替代脂将替代天然可可脂用于巧克力或烘烤涂层,进而提供质量与使用可可脂的巧克力相同的巧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巧克力的可可脂替代脂,且更明确地说,涉及一种可可脂替代脂,其是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对植物脂进行分馏,通过将经过分馏的植物脂与脂肪酸衍生物混合来制备原料脂,以及使原料脂进行酶促转酯化反应;且其具有以可可脂替代脂的总重量计10重量%或更少的POP含量,以及P0S/S0S含量比为1. 0到1. 5的三酸甘油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可可脂替代脂的巧克力组合物。
技术介绍
1.可可月旨(cocoa butter)巧克力一般含有50%或更少的糖、30%到50%的可可块(cocoa mass)和约30% 的包含乳脂(milk fat)的脂肪。巧克力脂中可可脂的含量根据巧克力的种类而变化,但一般为约60%。可可脂(可可豆脂)是从可可树(theobroma cacao)果实的种子(可可豆,脂肪含量48%到49%)获得的脂肪。可可脂由98%三酸甘油酯、游离脂肪酸、0.5%单酸甘油酯或双酸甘油酯、0. 2%固醇和150ppm到250ppm生育酚组成。可可脂中的三酸甘油酯具有75%或更多的对称结构,其中油酸(oleic acid)位于sn_2位且棕榈酸(palmitic acid) 和硬脂酸(stearic acid)分别位于sn_l位和sn_3位。可可脂包含34%到49% P0S,23% 到30% SOS和13%到17% Ρ0Ρ,这主要形成对称的脂肪。本文中,术语“POP”指代油酸位于sn-2位且棕榈酸位于sn_l位和sn-3位的三酸甘油酯。术语“P0S”指代油酸位于sn-2位且棕榈酸和硬脂酸或硬脂酸和棕榈酸分别位于 sn-Ι位和sn-3位的三酸甘油酯。术语“S0S”指代油酸位于sn-2位且硬脂酸位于sn-Ι位和sn-3位的三酸甘油酯。除非另作定义,否则单位“%”和“份数”分别表示“重量% (wt% ) ”和“重量份”。可可脂的熔点为32°C到:35°C且在约20°C室温下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 SFC)为71%到88%,其在30°C到32°C开始熔化且在32°C到实质上熔化。由于可可脂在30°C左右迅速熔化,故可可脂在室温下为固体,而其在口中迅速熔化且因此提供清爽和纯正的口感(mouth-feel)。可可脂的此类熔化特性是归因于对称的脂肪。视原产地而定,可可脂具有不同的组成和三酸甘油酯含量,这将造成性质的差异, 例如坚硬度、凝固速度等。举例来说,对于油酸在sn-2位的对称脂肪组合物,马来西亚的可可脂具有47 %的POS含量和30 %的SOS含量,而巴西的可可脂具有40 %的POS含量和22 % 的SOS含量,且加纳的可可脂具有43%的POS含量和的SOS含量。这三种可可脂具有类似的POP含量,范围为13%到15%。就坚硬度来说,马来西亚的可可脂是最硬的,巴西的可可脂是最软的,而加纳可可脂的坚硬度处于中间水平。另外,凝固速度的差异与坚硬度的3次序相同,马来西亚可可脂的凝固速度为78士 10分钟,巴西可可脂的凝固速度为300士51 分钟,且加纳可可脂的凝固速度为95士 14分钟。2.可可脂替代脂由于可可脂是从天然植物获得,故其供应将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另外,因为可可脂较昂贵,所以将植物脂作为可可脂的代用品用于巧克力。此类代用脂包含硬化的棕榈仁油和椰子油,这些都不与可可脂相容。视生产方法和成分而定,可可脂的代用脂和代用油被分类成仿可可脂和增量剂(cocoa butter equivalent and extender,CBE)、可可脂替代品(cocoa butter replacer, CBR)禾口可可月旨代用品(cocoa butter substitute, CBS)。CBE与可可脂相容,具有与可可脂类似的三酸甘油酯组成,且需要调温 (tempering)。CBE的实例包含棕榈中间馏分(palm middle fraction,PMF)、娑罗双树脂 (Sal fat)、婆罗洲脂(Borneo tallow)、烛果油(Kokum)、牛油树脂(Shea butter)和其脂肪馏分。已知将可可脂与棕榈中间馏分和具有较高SOS含量的脂肪混合来制备类似于可可脂的脂肪。CBR是一种凝固的脂,其是通过使在室温下呈液态或呈液固混合态的豆油 (soybean oil)、菜籽油(canola oil)、棕榈油(palm oil)等硬化而获得。CBR在某种程度上可替代可可脂且不需要调温。归因于熔点和SFC的增加,CBR具有较陡的SFC曲线斜率和较高的氧化稳定性。然而,由于CBR是使用部分硬化的方式制备,故其具有较高的反式酸 (trans acid)含量且因此缺乏营养。CBS是通过使某种植物油和植物脂硬化来获得,其不与可可脂相容,具有较高的月桂酸(lauric acid)含量,且不需要调温。CBS在烘烤领域中常用于涂挂,且一般通过使棕榈仁油和椰子油硬化或转酯化,且(必要时)与其它类型的硬化植物油混合来制备。然而, 在存在湿气时,具有较高月桂酸含量的脂肪和油会因霉菌(mold)作用而水解,发出异常的气味,且因月桂酸而缺乏营养。由于CBR和CBS缺乏营养,且具有与质地相关联的减弱的功能,例如其在口中迅速熔化,使得越来越多地使用CBE。CBE主要是通过将经由酶促酯化反应合成的富含SOS的脂肪与通过棕榈油分馏所获得的棕榈中间馏分(PMF)以约1 1混合来制备。CBE —般具有由30%到35% POP、10%到15% POS和30%到35% SOS组成的三酸甘油酯组合物,与加纳可可脂中的三酸甘油酯组合物(POP :17%,P0S :43%,SOS )相比较,CBE具有较高的 POP和SOS含量及较低的POS含量。脂肪的物理性质是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来鉴别。在20°C与 25°C之间的SFC表示脂肪的硬度,在25°C与30°C之间的SFC表示耐热性,且在35°C或更高温度下的SFC表示蜡质(waxiness),蜡质是指脂肪保持不迅速熔化的程度。当用于巧克力的可可脂或可可脂替代脂的SFC在30°C或更低温度下较高、在30°C或更高温度下急剧减少且在35°C或更高温度下非常低时,S卩,当SFC形成陡曲线时,其被认为具有良好的质量。将可可脂的SFC与CBE的SFC相比较,具有较高SOS含量的CBE在30°C或更低温度下具有比可可脂低的SFC。然而,具有较高SOS含量的CBE在30°C或更高温度下具有比可可脂高的SFC,且因此具有坚硬感并在口中留下相当大的余味。如上文所描述,可可脂与 CBE之间SFC的差异(S卩,性质差异)归因于可可脂与CBE之间三酸甘油酯组成的差异。CBE 具有较高的POP和SOS含量,而可可脂具有高POS含量。POS和POP的熔点在35°C左右,而SOS的熔点为41°C。具有高SOS含量的脂肪在30°C或更高温度下相对较硬(亚历山德拉·托比查(Aleksandra Torbica)等人,欧洲食品研究与技术(Eur. Food Res iTechnol.), 2006 年,222 :385-391)。近来,存在朝向软而非硬且在口中迅速熔化、纯正而不留下余味的巧克力发展的趋势。因此,开发出具有较低SOS含量和较高PMF含量的软CBE。软CBE中的三酸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可脂替代脂,其特征在于,是通过酶促转酯化反应制备,以替代可可脂,且具有以所述可可脂替代脂的总重量计10重量%或更少的POP含量以及1.0到1.5的POS/SOS含量比的三酸甘油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澈进李旼铉姜智贤李胤姃林春善
申请(专利权)人: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