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472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1),包括壳体、可移位地安装在壳体内的按钮(2)、线性制导惯性体(3)、以及枢转安装至壳体的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通过臂(4a)联结至所述惯性体(3),并利用另一个臂(4b)以打开方向的相反方向支撑所述按钮(2),其中,吸音弹性层(11)设置在所述传动杆(4)与惯性体(3)之间,至少覆盖接触面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其包括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
技术介绍
通常所知,用于机动车的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优选地配合座椅安全带预紧器使用,所述座椅安全带预紧器通过拉绳接合在座椅安全带搭扣上,并且具有拉动可能存在的安全带的松弛部分的功能,以由此优选地尽早使乘坐者联合于机动车的减速运动。例如,根据WO 2006/114204A1可知一种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包括通过传动杆连接至按钮的惯性体。在收紧过程中,作用于惯性体的加速力以与作用于按钮的加速力相同的方向作用,并且通过传动杆逆着按钮的打开方向传输至按钮。由此防止按钮在安全带收紧期间在受到其自身惯性力时以打开方向运动,并由此意外地释放座椅安全带搭扣。由于惯性体自身产生所需惯性力的功能,惯性体必须具有一定的自身重量,并且传动杆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用于升起力的传输的稳定性,惯性体及传动杆优选地都是由金属制成。并且,需要在线性制导的惯性体与执行转动的传动杆之间设置较小的间隙,因此运动路径可以不通过夹合完成。该间隙,尤其是在惯性体的无惯性力作用的位置,导致了不希望的金属噪声 (咔嗒声,rattling)。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上述类型的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使其即使处于未操作状态,也不会产生不希望的“咔嗒”噪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可以至少在接触面区域在传动杆与惯性体之间设置吸音弹性层。通过所述吸音弹性层,能够防止传动杆与惯性体的直接撞击,由此避免了不希望的“咔嗒”噪声。并且,由于吸音层弹性地设置,在质量平衡期间的运动路径不被扰乱,并由此调整以适应所述运动。本专利技术的特别简单并且可靠的实施例为,吸音弹性层由围绕惯性体的橡胶环构成。所述橡胶环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橡胶环作为大量生产的商品能够以很低的价格购买; 以及,由于橡胶环本身附接至惯性体,能够省略任何的紧固、特定的工作过程例如注模成型或类似过程。橡胶环的紧固优选地由惯性体实现,所述惯性体包括凹槽,其中设置有所述橡胶环,并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橡胶环的厚度。橡胶环由所述凹槽紧固,以防止偏移至一边, 并且由于凹槽的尺寸,橡胶环超出惯性体的外形伸出,使得联结的传动杆不管怎样首先与橡胶环接触,而不与惯性体接触。还可以使橡胶环所处平面与传动杆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由此,可以使用非常小的橡胶环并且仍然将其紧固,使得在转动运动的整个执行期间,传动杆通过橡胶环联结至惯性体。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优选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出座椅安全带搭扣,其中按钮被按下;图2示出处于非操作状态的座椅安全带搭扣;图3示出在质量平衡运动结束时的座椅安全带搭扣;图4示出带有橡胶环的惯性体;图5为带有橡胶环的惯性体的底视图;图6为带有惯性体的座椅安全带搭扣的倾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惯性体3的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倾斜视图。按钮2可移位地制导在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框架22上,使得能够通过按压并移位按钮2的方式,释放座椅安全带搭扣1。并且,在开口 21中,传动杆4枢转安装至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框架 22,所述传动杆利用一端如联结至惯性体3,并且利用另一端4b联结至按钮2。在按钮2 的打开运动期间,惯性体3以相反方向移动,而按钮2的移位运动通过传动杆4传递至惯性体3。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机械部分所定义的,可以认为,框架22安装机械机构并且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壳体封闭所述机械机构,使得传动杆4、惯性体3、甚至是按钮2能够单独地或联合地安装至或制导在框架22上,并直接安装至或制导在壳体上,这并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概念。惯性体3设有凹进处8和9,其中接合有按钮2的引导件6以及框架22的部件,使得惯性体3关于按钮2和框架22被制导。图1至图3示出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机构,其中传动杆4和惯性体3处于不同的位置。图1示出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位置,其中按钮2被按下,惯性体3被以按钮2的方向移动并且停靠在按钮2上。图2示出收紧运动开始之前(即处于其非操作状态)的座椅安全带搭扣1。该位置适于插入安全带锁舌以及未插入安全带锁舌。最后,图3示出处于质量平衡运动的结束位置的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1。详细示出按钮2以及惯性体3,它们安装至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框架22。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壳体未示出,因为本专利技术未对其作出修改,而且将其示出只会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可见性。传动杆4设置在按钮2与惯性体3之间,所述传动杆枢转安装至座椅安全带搭扣 1的框架22。惯性体3平行于插入方向线性地制导在按钮2上的引导件6上,使得作用在惯性体3上以及作用在按钮2上的加速力以相同的方向作用。惯性体3还设有凹进处5,传动杆 4利用其臂如接合在所述凹进处5中。为了没有夹合风险地实现传动杆4与惯性体3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臂如与惯性体3之间设置间隙20。并且,在臂如与惯性体3之间设置采用橡胶环形式的吸音弹性层11。如果座椅安全带搭扣1在该位置受到震动,所述层11防止惯性体3和传动杆4碰撞并产生金属噪声(“咔嗒”声)。传动杆4的另一臂4b朝向按钮2, 并且位于按钮2的伸出部7之下。如果座椅安全带搭扣1通过收紧过程而突然以方向“A”加速、以及一旦完成收紧运动突然减速(对应于“S”方向的负加速),由于突然减速,按钮2与惯性体3都受到“A” 方向的惯性力。通过作用惯性力,以箭头方向“A”移动惯性体3,并且通过臂如接合在凹进处5中,传动杆4以箭头方向“B”从图2所示位置向图3所示位置逆时针转动。由于转动运动,臂4b能够附接至伸出部7,并由此支撑按钮2,使得按钮2不能以箭头方向“A”运动,并且不会释放座椅安全带搭扣。实际上,通过惯性体3沿箭头方向“A” 的运动,按钮2以与其打开方向相反的方向由传动杆4移动。在传动杆4转动至图3所示位置期间,采用弹性橡胶环形式的层11被推入凹进处5,也就是说,由于层11本身被弹性地压缩,因此不会影响所述传动杆4转动至图3所示位置的运动。为了在任何情况下,惯性体 3而不是按钮2沿箭头方向“A”运动,其质量可以下列方式特别设定,使施加在传动杆4上的扭力至少相当于由按钮2施加的扭力。图3示出质量平衡结束状态下的运动。如图所示,传动杆4的转动轴线“Z”从所示平面伸出并垂直于层11 (相应地为橡胶环)所处平面,层11所处平面相当于所示平面。 由此,层11可使用低成本橡胶环,并且被紧固,使得在传动杆4的整个转动运动期间,吸音弹性层11处于传动杆4与惯性体3之间。图4和图5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其上设置有橡胶环作为吸音层11的惯性体3。惯性体3包括侧向处于其底部的凹进处8和9,通过所述凹进处,惯性体3平行于按钮的插入方向被线性地制导在框架22上和/或未示出的座椅安全带搭扣1的壳体上的按钮2上。在惯性体3的大约中心位置设有凹槽10,其中设有作为吸音层11的橡胶环。凹槽10的深度小于橡胶环的厚度,使得橡胶环超出惯性体3的外轮廓伸出。在惯性体3的后面,可以看到凹进处5,传动杆4的臂如接合在所述凹进处5中。此外,凸缘12、13、14和15 侧向地设置至凹进处5,通过所述凸缘,基于臂如的接合的覆盖被进一步增强,因此传动杆 4和惯性体3在整个运动路径中不能分离。由于凹进处5,臂如能够推入橡胶环,并且由于所述橡胶环持久附接至臂如,所述橡胶环施加给臂如预应力,使得所有的部件不会相互作用而产生咔嗒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震座椅安全带搭扣(1),包括壳体、可移位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按钮(2)、线性制导惯性体(3)、以及枢转安装至所述壳体的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通过臂(4a)联结至所述惯性体(3),并利用另一个臂(4b)以打开方向的相反方向支撑所述按钮(2),其特征在于,吸音弹性层(11)至少在接触面区域设置在所述传动杆(4)与惯性体(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蒂厄·卢韦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