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乌龙茶叶为原料、清澄、可长期保存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通常罐装乌龙茶是将茶提取液经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后,热封到容器中,再经高压杀菌釜110—125℃、15—30分钟杀菌制成(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1—202247)。由于杀菌时间比较长,茶的品质会因长时间高温而变差,生产效率也比较低。另外,为了防止和减少茶饮料存放中产生混浊和沉淀,有的采用酶分解法(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87103320A;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3—280832),有的加入钙化物(如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3—290151)等进行处理;为了防止茶饮料氧化变质,有时要加入异—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钠,在罐装时要充入氮气置换罐内的空气(如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平1—240145),设备复杂,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加入抗坏血酸后,在高温作用下,往往会使茶汤产生一种异味,并且不易完全消除;充氮处理,如氮气纯度不高,反而会加快茶饮料的氧化变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比较简便的装置生产清澄可口、可长期保存的乌龙茶饮料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1.按常法,先将乌龙茶叶磨碎,再用加热的去离子水提取,制得水溶性茶成份的提取液;2.用纳滤技术处理所制得的提取液,把蛋白质等高分子量成份及细菌滤除,得到精制的浓茶汁;3.用纳滤技术,滤除去离子水内的微粒、微生物和细菌后,再以适当比例稀释浓汁后满封装;4.将封装后的茶饮料用巴氏法杀菌后贮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不添加抗氧化剂,改进口味;2.不用充氮,简化了设备;3.不用高压杀菌釜,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品味;4.不用酶和钙化物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装乌龙茶饮料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取水溶性的茶成份提取液,其特征在于还有纳滤提取液制成浓茶汁,纳滤去离子水且以适当比例稀释浓茶汁,将稀释的浓茶汁满封装,对封装的茶饮料进行巴氏杀菌,贮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新根,李民乾,徐耀良,
申请(专利权)人:其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