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093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配合物为(8-(4,6-二甲基-2-嘧啶氧基)-3,6-二氧杂-1-辛氧基)酞菁锌,其分子式为:C44H34N10O4Zn。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酞菁锌大环周边引入带有烷氧长链的嘧啶氧基,增加了其两亲性和生物相容性,提高了光动力活性。并且该酞菁锌配合物不易聚集,有利于提高细胞摄取率,光动力活性有所提高;其化合物结构单一,不存在异构体,产品容易提纯;合成方法比较简单,副反应少,产率较高,原料易得,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和金属配位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而言为,更具体涉及0/0-(8-(4,6-二甲基-2-嘧啶氧基)-3,6-二氧杂-1-辛氧基)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酞菁是一类具有良好光物理光化学性质的大环化合物,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其中包括半导体器件、光伏特和太阳能电池、静电复印术、整流器、LB膜、低维导体材料、气体传感器、电催化、除臭剂、杀菌剂、光动力治疗用光敏剂等,其中作为光敏剂极具发展前景。影响光敏剂的光动力活性的因素主要有光物理化学性质、两亲性和细胞的摄取率,专利号为“200410013492.4”,名称为“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的专利,专利号为“200810070879. 1”,名称为“A- (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均为本专利技术人所在课题组长期研究的结果,但是第一个专利是四取代酞菁, 它容易聚集而降低其光动力活性;第二个专利水溶性极差,不利于在体内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在酞菁锌大环周边引入带有烷氧长链的嘧啶氧基,增加了其两亲性和生物相容性,提高了光动力活性,制备方法简单,便于产业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酞菁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为(8-(4,6-二甲基-2-嘧啶氧基)-3,6-二氧杂-1-辛氧基)酞菁锌,其分子式为:C44H34N10O4Z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见永薛金萍孟鲁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