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包括由磷脂、胆固醇形成的脂质体和包载于所述脂质体中的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比为3∶1至7∶1,优选的是5∶1;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2至1∶8,优选的是1∶4。所述磷脂选自卵磷脂、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磷脂胆酰碱,优选的是大豆磷脂或蛋黄磷脂。该制剂可以延长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黏膜的接触时间。所述脂质体制剂装入鼻用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通过鼻腔给药有效地提高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在脑组织的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脂质体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包载了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
技术介绍
缺血性脑损伤疾病占脑血管病80%左右,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变性、坏死或功能丧失。脑动脉一旦闭塞,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发生缺血、缺氧,也就开始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生理、病理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功能的缺损。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桅子苷及桅子总环烯醚萜苷在脑缺血级联反应病理过程多个环节的主要靶点,发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使邪去络通而收醒神之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朱晓磊,张娜,李澎涛等.桅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探讨.中国中药杂志,2004,四(11) :1065-1068.)。多篇专利文献都详细报道了桅子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作用。如公开号1437973、1437974、1539444、1602893、 1460483、1546507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桅子苷、桅子总环烯醚萜苷以及以桅子苷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脑栓塞、脑出血等疾病上的应用;公开号101385796、 101361831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还公开了桅子苷或以桅子苷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清开灵制剂在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的作用。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要发挥上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作用,必须使损伤脑区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但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简称BBB)的存在, 使得经胃肠道、肌肉注射等给药途径的制剂无法使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在损伤脑区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如何使有效浓度的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通过血脑屏障,顺利到达脑组织内从而发挥作用,成为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是否能够成功开发出治疗上述脑部疾病新药的关键。鼻腔与颅腔在解剖生理上有着独特的联系。嗅神经上皮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与外界直接相接触的唯一组织。被鼻纤毛覆盖的嗅神经感觉神经元的轴突形成束,能够穿过筛板进入颅腔,并且与脑内嗅球的僧帽细胞和从细胞(mitral and tufted cells)而形成突触连接,这是药物从鼻腔吸收人脑的嗅黏膜上皮通路。鼻腔给药后药物分子滞留于嗅部黏膜而易吸收进人脑脊液,因而可绕过BBB进入CNS,发挥治疗作用。由于上述嗅神经通路和嗅黏膜上皮通路的存在,使得鼻腔已成为向脑内非侵袭性输送药物的有效途径。但是桅子苷及桅子总环烯醚萜苷易溶于水,其本身穿透黏膜的能力差;如果以溶液剂形式直接滴鼻或喷雾入鼻腔,很容易被鼻腔中的酶降解和被鼻纤毛清除,因此,有必要开发出能够延长桅子苷及桅子总环烯醚萜苷与鼻粘膜接触的时间,提高药物穿透黏膜的能力的鼻腔给药制剂,从而提高桅子苷及桅子总环烯醚萜苷在脑组织中的浓度,减少桅子苷及桅子总环烯醚萜苷的流失。脂质体公认为是潜在的有价值的药物载体,常作为不溶性药物的无毒性载体,更有价值的是应用于药物的释放或定位,以避开或达到特定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该制剂可以延长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与黏膜的接触时间,通过鼻腔给药有效地提高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在脑组织的分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的用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包括山磷脂、胆固醇形成的脂质体和包载于所述脂质体中的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比为3 1 至7 1,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 2至1 6。优选的是,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比为5 1 ;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 4。本专利技术所述磷脂选自卵磷脂、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磷脂胆酰碱,优选的是大豆磷脂或蛋黄磷脂。本专利技术所述桅子总环烯醚萜苷中桅子苷的含量不得少于25%,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桅子粗粉,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钟,滤过,合并煎煮液,浓缩至每Iml相当Ig药材的稠膏状,加入乙醇至含醇量40%,放置M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再浓缩至每Iml相当2g药材的稠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80%,放置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 相对密度为1. 05 1. 10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脂质体制剂,还包括防腐剂和/或等渗剂。所述防腐剂选自本领域常用的具有防腐作用的化合物,如苯扎氯胺、苯扎溴铵、度米酚、三氯叔丁醇、苯甲酸、桂皮醛、 山梨酸、山梨酸钾、尼泊金类、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钠、苯甲酚、氯甲酚、紫苏油、硫柳汞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等渗剂常选择氯化钠。在临床使用时,可以将本专利技术所述脂质体制剂装入鼻用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脂质体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中的应用。所述缺血性脑损伤疾病包括缺血性中风及其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等。专利技术人通过下述实验例证明对于大鼠脑缺血模型,鼻腔给药的治疗效果好于灌胃给药,与静脉注射相当。因此,非侵入性的鼻腔给药对于缺血性脑损伤疾病的治疗是一条有效的给药途径,尤其对于缺血性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等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实验例1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比较本研究以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根据临床上常用的iv、im、ig、nS四种不同给药途径给予桅子苷,检测其脑含水量、脑梗死而积、血清中S0D、N0S及MDA的含量,比较其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脑缺血损伤的药效优势。1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L1.1 动物雄性大鼠90只,每组15只,体重060士20) g,由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SCXK(赣)2005-0001,实验期间饲以固体饲料,自由饮水。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 1.2药物及试剂桅子苷(四川双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6. 2%,批号syz090911);鱼线 (4-0号,自购于渔具商店);SOD、MDA、NOS试剂盒(购于南昌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水合氯醛(上海品纯试剂有限公司);肝索钠(Solarbio试剂公司);TTC 氯化2,4,5-三苯基四氮唑(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批号20030325);多聚甲醛(色谱纯,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甲醛溶液(油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分析纯,市售);双蒸水(自制)。1.1.3 仪器SIGMA3-18K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厦门精艺兴业科技有限公司);722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WH-2微型旋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漩涡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恒温水浴箱(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超声清洗器 (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超纯净水发生器(美国Miliipore公司);微量移液器。2实验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分别ig、iv、im、ns给予(25mg/mL)桅子苷溶液,选用脑含水量及脑梗死而积、SOD、MDA、NOS为评价指标,比较其药效,从而筛选合适的给药途径。2. 1分组及给药动物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桅子苷ig、iv、im、ns组、每组大鼠给三次药,分别是手术前给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磷脂、胆固醇形成的脂质体和包载于所述脂质体中的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比为3∶1至7∶1,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2至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张海燕,汪建民,刘昊,赵成城,郑琴,岳鹏飞,芦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