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7145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包括由磷脂、胆固醇形成的脂质体和包载于所述脂质体中的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比为3∶1至7∶1,优选的是5∶1;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2至1∶8,优选的是1∶4。所述磷脂选自卵磷脂、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磷脂胆酰碱,优选的是大豆磷脂或蛋黄磷脂。该制剂可以延长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黏膜的接触时间。所述脂质体制剂装入鼻用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通过鼻腔给药有效地提高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在脑组织的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脂质体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包载了桅子苷或桅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
技术介绍
缺血性脑损伤疾病占脑血管病80%左右,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变性、坏死或功能丧失。脑动脉一旦闭塞,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发生缺血、缺氧,也就开始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生理、病理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功能的缺损。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桅子苷及桅子总环烯醚萜苷在脑缺血级联反应病理过程多个环节的主要靶点,发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使邪去络通而收醒神之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朱晓磊,张娜,李澎涛等.桅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探讨.中国中药杂志,2004,四(11) :1065-1068.)。多篇专利文献都详细报道了桅子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作用。如公开号1437973、1437974、1539444、1602893、 1460483、1546507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桅子苷、桅子总环烯醚萜苷以及以桅子苷为主要有效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磷脂、胆固醇形成的脂质体和包载于所述脂质体中的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比为3∶1至7∶1,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2至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张海燕汪建民刘昊赵成城郑琴岳鹏飞芦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