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647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相互平行的多根第一滑接端子。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滑接部,所述滑接部与第一电路板相对设置,其与第一电路板相对的表面具有多根第二滑接端子,多根第二滑接端子与多根第一滑接端子一一对应,每根第二滑接端子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接端子相互信号导通并可在所述多根第一滑接端子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接端子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路板模组可以应用于滑盖式电子装置,并能够有效避免滑盖式电子装置在滑动过程中,电路板反复弯折产生的挠折应力对电路板线路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滑盖式电子装置的电路板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印刷电路板在电子领域得到的广泛的应用。关于电路板的Takahashi, A. Ooki, N. Nagai, Α. Akahoshi, H. Mukoh, Α. Wajima, Μ. Res. Lab, High density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HITAC M-880, IEEE Trans. on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1992,15(4) :418_425。现有技术中,滑盖式电子装置通常包括本体和滑盖。本体和滑盖之间通过设置滑动结构使得滑盖可以相对于本体进行滑动。现有的滑盖式电子装置的本体和滑盖之间连接一个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本体中的元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滑盖中的元件相互连接,从而实现本体和滑盖之间的电信号连接。然而,随着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及薄型化的要求,本体与滑盖之间用于收容电路板的区域变小,这样就使得电路板在滑动过程中产生“死折”现象,即柔性电路板在弯折时,电路板与本体连接的部分及电路板与滑盖连接的部分相互接触,这样在电子装置进行滑动过程中,使得柔性电路板弯折处应力增加,使得柔性电路板的导电线路断裂,使得柔性电路板的寿命变短,进而影响滑盖式电子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路板模组,能够有效防止滑盖式电子装置滑动过程中造成电路板模组的导电线路断裂。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电路板模组。一种电路板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相互平行的多根第一滑接端子。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滑接部,所述滑接部与第一电路板相对设置,其与第一电路板相对的表面具有多根第二滑接端子,多根第二滑接端子与多根第一滑接端子一一对应,每根第二滑接端子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接端子相互信号导通并可在所述多根第一滑接端子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接端子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路板模组,其包括相互对应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具有多个第一滑接端子,第二电路板具有与多个第一滑接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滑接端子。当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对应应用于滑盖式电子装置的主体部分和滑盖部分时,通过多个第一滑接端子与多个第二滑接端子对应滑动接触,从而实现滑盖式电子装置的主体部分与滑盖部分信号导通。也就是说,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路板模组通过设置相互分离的电路板之间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两电路板之间的信号导通,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电路板连接于主体部分与滑盖部分之间在滑动过程中,电路板反复弯折产生的挠折应力对电路板线路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模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沿III-III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路板模组100第一电路板110第一绝缘层111第一表面1111第二表面1112第一导电层112第一滑接端子1121第一端部1122第二端部1123第一补强片113第一连接器114第二电路板120第二绝缘层121第三表面1211第四表面1212第二导电层122连接线路1221第二滑接端子1222连接部1223弯折部12 滑接部1225覆盖层12 第二连接器123支撑元件124第二补强片1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多个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路板模组及包括该电路板模组的滑盖式电子装置进一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模组100,电路板模组100包括第一电路板110和第二电路板120。第一电路板110用于滑盖式电子装置的主体部分。第一电路板110可以为多层电路板,即第一电路板110内包括有多层导电线路。第一电路板110也可以为双面或者单面电路板。第一电路板110可以硬质电路板,其也可以为柔性电路板。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10为柔性电路板,且为长方形的单面电路板,其包括第一绝缘层111、第一导电层112、第一补强片113及第一连接器114。第一绝缘层11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11和第二表面1112。第一绝缘层111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或者聚酯等。第一表面1111用于贴合并固定于滑盖式电子装置的主体部分的其他元件。第一导电层112包括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每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材料为铜。可以理解的是,为增加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化学稳定性,也可以在每个第一滑接端子 1121的表面形成金层。本实施例中,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每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均沿着第一电路板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宽度均与相邻的两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间距相等。每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长度应大于滑盖式电子装置欲进行滑动的长度S。每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122 和第二端部1123。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宽度也可以不等。第一连接器114安装于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第二端部1123的一侧,并与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均相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4为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其用于将多个第一滑接端子1121与滑盖式电子装置主体部分的其他元件相互信号导通。当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长度大于滑盖式电子装置需要滑行的长度S时,可以在除至第一端部1122长度为S的部分的其他外露的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表面形成覆盖膜,使得第一滑接端子1121不需要与外界连通的部分与外界绝缘。第一补强片113形成于第一绝缘层111的第一表面1111。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电路板110为柔性电路板,其机械强度较小,且与第一表面1111配合的滑盖式电子装置的主体部分的其他元件表面不平滑时,第一补强片113可以增加第一电路板110的机械强度, 防止第一电路板110贴装于上述不平滑的表面后产生褶皱。第一补强片113的材料可以与第一绝缘层111的材料相邻,保证在第一电路板110温度升高时,第一补强片113与第一绝缘层111具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以防止第一补强片113与第一绝缘层111因热膨胀形变不同而产生相互分离。第二电路板120应用于滑盖电子装置的滑盖部分,其包括第二绝缘层121、第二导电层122、第二连接器123、支撑元件IM及第二补强片125。第二电路板120为柔性电路板,其可以为多层电路板,也可以为单面电路板。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电路板120为单面电路板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绝缘层121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1211和第四表面1212。第二导电层122形成于第四表面1212。第二导电层122包括多根相互绝缘的连接线路1221和多根相互绝缘的第二滑接端子1222,多根连接线路1221用于传递信号,多根第二滑接端子1222用于与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 —一对应滑动接触,从而进行第一电路板110和第二电路板120只之间的信号传递。多根连接线路1221的设置方式与多根第一滑接端子1121的设置方式相互对应。 本实施例中,多根连接线路1221相互平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相互平行的多根第一滑接端子;及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滑接部,所述滑接部与第一电路板相对设置,其与第一电路板相对的表面具有多根第二滑接端子,多根第二滑接端子与多根第一滑接端子一一对应,每根第二滑接端子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接端子相互信号导通并可在所述多根第一滑接端子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接端子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邦
申请(专利权)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