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信博专利>正文

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800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由一次性热轧成型的横截面为“H”形的条钢的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中部的中梁构成,所述中梁后端连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中梁前端平割为与上板连接与下板分隔的平条,所述中梁中端斜割为连接中梁前端与中梁后端的斜条,所述下板的中端和前端顺斜条和平条折叠并焊接在斜条和平条的下方。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次性热轧成型的“H”形条钢加工而成,整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其与多组件焊接的纵梁相比,工业化程度高,便于机械制造、集约化生产,产品精度高、残余应力低、外观整洁美观、质量易于保证,并且相同的强度要求下重量更轻,能明显地减少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消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车车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半挂式平板运输车车架的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
技术介绍
车架是半挂式运输车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 目前,车架一般都由两根纵梁和设在两根纵梁之间的若干根横梁制造而成,其中两根纵梁一般都使用三块长条形钢板焊接而成横截面为“H”字形的大梁,纵梁的这种制造程序繁琐、 尺寸精度差、工艺麻烦、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特别是在三块长条形钢板焊接时候,需要焊接四道,易变形扭曲,且钢板较厚,重量较大,增加了车架的整体重量,无形中加大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的半挂式运输车一体化纵梁。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由一次性热轧成型的横截面为“H”形的条钢的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中部的中梁构成,所述中梁后端连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中梁前端平割为与上板连接与下板分隔的平条,所述中梁中端斜割为连接中梁前端与中梁后端的斜条,所述下板的中端和前端顺斜条和平条折叠并焊接在斜条和平条的下方。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梁前端的中下部平割出与上板和下板分隔的平条缺口,中梁中端斜割出连接中梁前端与中梁后端的斜条缺口,所述下板的中梁中端和前端顺斜条缺口和平条缺口折叠并焊接在上板的中梁中端和前端。具体的,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宽度都为120 160mm,上板和下板的厚度加上中梁后端的高度为450 550mm。更具体的,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宽度都为140mm,上板和下板的厚度加上中梁后端的高度为500mm。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梁中端斜割为连续的二条斜率不同的斜条。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板厚度为上板厚度的105%至130%。由于本技术采用一次性热轧成型的“H”形的条钢加工而成,整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其加工的纵梁与多组件焊接的纵梁相比,工业化程度高,便于机械制造、集约化生产,产品精度高、残余应力低、外观整洁美观、质量易于保证,并且相同的强度要求下重量更轻,能明显地减少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消耗。本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梁已切割、下板未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梁已切割、下板未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梁已切割、未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由一次性热轧成型的横截面为“H”形的宽度为140mm厚度为12mm的上板1、宽度为140mm厚度为12mm下板2和连接上板1、下板2中部的厚度为6mm的中梁3构成。中梁3后端连接在上板1和下板2之间, 上板1和下板2的厚度加上中梁3后端的高度为500mm ;中梁3前端平割为与上板1连接与下板2分隔的平条301 ;中梁3中端斜割为连接中梁3前端与中梁3后端的斜条302,下板2的中端202和前端201顺斜条302和平条301折叠并焊接在斜条302和平条301的下方。实施例2参照图3、图4、图5,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斜条 302为中梁3中端斜割成的连续的不同斜率的二条。且下板2厚度为12mm,上板1厚度为 IOmm0实施例3参照图3、图6、图7,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中梁 3前端的中下部平割出与上板1和下板2分隔的平条缺口 4,中梁3中端斜割出连接中梁3 前端与中梁3后端的斜条缺口 5,连接在下板2的中梁3的中端和前端顺斜条缺口 5和平条缺口 4折叠并焊接在连接上板1的中梁3的中端和前端。以上是对本技术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及其结构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技术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由一次性热轧成型的横截面为“H”形的条钢的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中部的中梁构成,所述中梁后端连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中梁前端平割为与上板连接与下板分隔的平条,所述中梁中端斜割为连接中梁前端与中梁后端的斜条,所述下板的中端和前端顺斜条和平条折叠并焊接在斜条和平条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前端的中下部平割出与上板和下板分隔的平条缺口,中梁中端斜割出连接中梁前端与中梁后端的斜条缺口,所述下板的中梁中端和前端顺斜条缺口和平条缺口折叠并焊接在上板的中梁中端禾口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宽度都为120 160mm,上板和下板的厚度加上中梁后端的高度为450 55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宽度都为140mm,上板和下板的厚度加上中梁后端的高度为5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中端斜割为连续的二条斜率不同的斜条。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厚度为上板厚度的105%至13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由一次性热轧成型的横截面为“H”形的条钢的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中部的中梁构成,所述中梁后端连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中梁前端平割为与上板连接与下板分隔的平条,所述中梁中端斜割为连接中梁前端与中梁后端的斜条,所述下板的中端和前端顺斜条和平条折叠并焊接在斜条和平条的下方。由于本技术采用一次性热轧成型的“H”形条钢加工而成,整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其与多组件焊接的纵梁相比,工业化程度高,便于机械制造、集约化生产,产品精度高、残余应力低、外观整洁美观、质量易于保证,并且相同的强度要求下重量更轻,能明显地减少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消耗。本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文档编号B62D21/10GK202046367SQ201020658979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信博 申请人:信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式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由一次性热轧成型的横截面为“H”形的条钢的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中部的中梁构成,所述中梁后端连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中梁前端平割为与上板连接与下板分隔的平条,所述中梁中端斜割为连接中梁前端与中梁后端的斜条,所述下板的中端和前端顺斜条和平条折叠并焊接在斜条和平条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博
申请(专利权)人:信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