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信博专利>正文

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297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包括挂在车头的纵梁前端、用于承载重量的与纵梁前端设置于不同水平面的纵梁后端、以及连接纵梁前端与纵梁后端的梁颈部,其特点是纵梁为一次性铸造成型的。采用一次性铸造成型的工艺加工而成,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运输车的半挂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挂车一体化纵 MTTC。
技术介绍
半挂车车架是半挂车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 目前,半挂车车架一般都由两根纵梁和设在两根纵梁之间的若干根横梁制造而成,其中两 根纵梁一般都使用三块长条形钢板焊接而成横截面为“工”字形的大梁,纵梁的这种制造程 序繁琐、尺寸精度差、工艺麻烦、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特别是在三块长条形钢板焊接时 候,需要焊接四道,易变形扭曲,且钢板较厚,重量较大,增加了车架的整体重量,无形中加 大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 重量轻、不易变形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包括挂在车头的 纵梁前端、用于承载重量的与纵梁前端设置于不同水平面的纵梁后端、以及连接纵梁前端 与纵梁后端的梁颈部,所述纵梁为一次性铸造成型的。根据需要纵梁后端的上边缘与纵梁 前端的上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纵梁后端的下边缘比纵梁前端的下边缘更低。还可以设置 纵梁后端为曲线型。上述纵梁的横截面可以是工字形;也可以是L字形;还可以是U字形。由于本技术采用一次性铸造成型的工艺加工而成,使本技术具有加工工 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横截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横截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一种一次性铸造成型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横截面是U字形,包括挂在车头的纵梁前端1、用于承载重量的与纵梁前端1设置于不同水平面的纵梁后端3、 以及连接纵梁前端1与纵梁后端3的梁颈部2。实施例2:参照图3、图4,一种一次性铸造成型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横截面是工字形,包 括挂在车头的纵梁前端1、用于承载重量的纵梁后端3、以及连接纵梁前端1与纵梁后端3 的梁颈部2,其中纵梁后端3的上边缘与纵梁前端1的上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纵梁后端3 的下边缘比纵梁前端1的下边缘更低。实施例3:参照图5、图6,一种一次性铸造成型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横截面是L字形,包 括挂在车头的纵梁前端1、用于承载重量的纵梁后端3、以及连接纵梁前端1与纵梁后端3 的梁颈部2,其中纵梁后端3为中间凹陷的曲线型。以上是对本技术半挂车一体化纵梁的结构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 新型,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技术原理下 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包括挂在车头的纵梁前端、用于承载重量的与纵梁前端设置于不同水平面的纵梁后端、以及连接纵梁前端与纵梁后端的梁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为一次性铸造成型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端的上边缘与 纵梁前端的上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纵梁后端的下边缘比纵梁前端的下边缘更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端为曲线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横截面 为工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横截面 为L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横截面 为U字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包括挂在车头的纵梁前端、用于承载重量的与纵梁前端设置于不同水平面的纵梁后端、以及连接纵梁前端与纵梁后端的梁颈部,其特点是纵梁为一次性铸造成型的。采用一次性铸造成型的工艺加工而成,使本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疲劳性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文档编号B62D21/20GK201665250SQ20102015325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信博 申请人:信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挂车一体化纵梁,包括挂在车头的纵梁前端、用于承载重量的与纵梁前端设置于不同水平面的纵梁后端、以及连接纵梁前端与纵梁后端的梁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为一次性铸造成型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博
申请(专利权)人:信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