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工业中的蚀刻Etching)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多晶硅层的蚀刻 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材料一般选用多晶硅(Poly silicon)。为了获得良好的器件电 性能,对多晶硅栅的形貌有较高的要求。在一些工艺中,比如B⑶(BipolarCMOS DM0S,一种 在同一块芯片上制造Bipolar、CMOS、DMOS器件的工艺),需要一层多晶硅作为高压MOS的 栅极,另一层多晶硅作为低压MOS的栅极,因此需要淀积多层多晶硅。在制造低压MOS的栅 极时,通常在多晶硅上淀积一层金属硅化物,例如硅化钨(WSI)以获得较低的电阻。然而,在蚀刻第二层或之后层次的多晶硅时,因为硅化钨和多晶硅蚀刻的选择比 较低,会由于各向异性蚀刻,导致硅化钨在前一层次的多晶硅侧壁边缘形成针状残留,如 图7中箭头所指。传统技术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将第一层多晶硅侧壁做倾斜,形成梯形 结构。但这样的多晶硅形貌会影响栅极的电特性,还会改变栅极的关键尺寸(Critical Dimension, CD),增加了工艺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多晶硅侧壁边缘残留的。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层的蚀刻方法,包括:蚀刻第一层多晶硅;淀积第一侧墙;蚀刻第一侧墙;生长栅氧化层;淀积第二层多晶硅;淀积硅化钨层;蚀刻硅化钨层和第二层多晶硅;淀积第二侧墙;蚀刻第二侧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林春,赵志勇,林奕琼,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