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酰基-2-烯-甘草次酸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2044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酰基-2-烯-甘草次酸及其合成方法,将10.0g甘草次酸溶于35mL四氢呋喃,冰浴上滴加15mL琼斯试剂,溶液搅拌1h后加入100mL水;过滤烘干后得9.85g3-氧-甘草次酸;将500mg?3-氧-甘草次酸和81mg对甲苯磺酸溶于25mL异丙烯基乙酯中,回流5h;反应液去二氯甲烷溶解,有机相分别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得棕色固体3-乙酰基-2-烯-甘草次酸,340mg。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对修饰后的衍生物进行了人白血病细胞HL60和K562、肝癌细胞BEL-7404、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试。结果显示,受试化合物对四种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并且活性均强于母核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化学修饰及其活性研究领域,主要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3-酰基-2-烯-甘草次酸及其合成方法。18β-甘草次酸(18 β -Glycyrrhetinic acid, GA)是中药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除以游离态存在外,还常与两分子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甘草酸 (glycyrrhizin)而存在。研究表明,18 β -甘草次酸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溃疡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发现,18 β -甘草次酸可以选择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有文献报道18 β-甘草次酸对人肺癌细胞PGCL3和髓系白血病细胞系Κ562的IC50值分别为145. 3 μ mol/L和93. 1 μ mol/ L。为了进一步寻找活性强的18 β -甘草次酸衍生物,目前对18 β -甘草次酸A环的修饰主要集中在2位取代,3位羟基氧化、酯化、糖苷化和A环的开环等。因此,我们充分考虑主要活性功能团的关键结构部分以及可能的构效关系,利用 18 β -甘草次酸作为母核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进行结构修饰及改造和衍生物制备,通过生物活性筛选和构效关系研究,开发结构骨架更为简单、活性更好且易于制备的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18 β -甘草次酸的生理活性,对18 β -甘草次酸的A环作进一步的结构改造,从而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更显著的候选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酰基-2-烯-甘草次酸,该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以下化学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酰基-2-烯-甘草次酸,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以下化学结构:其中R选自CH3CO-,CH3CH2CO-,PhCO-,PhCH2CO-,PhCH=CHCO-,HO2CCH2CH2CO-。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14 CN 201110093424.31.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酰基-2-烯-甘草次酸,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以下化学结构2.一种合成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酰基-2-烯-甘草次酸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10. Og甘草次酸溶于35mL四氢呋喃,冰浴上滴加15mL琼斯试剂,溶液搅拌 Ih后加入IOOmL水;过滤烘干后得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传莲巨勇高振北胡君康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