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晶片的裂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47101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导体晶片的裂片方法。涉及半导体晶片裂片方法。在裂片后能轻松、快捷地将不良品剔除。晶片正面具有相互交叉的分裂槽,使晶片上形成若干相互连接的芯片,其中不良芯片通过检测后,标记上色点,按以下步骤将晶片分裂:1)配制粘连液;2)在膜一上均匀涂覆所述粘连液,接着将晶片正面朝下地贴合于所述膜一上;3)再往晶片背面均匀涂覆粘连液,再贴合膜二,使晶片处于两膜之间;4)利用滚压轮在膜二上,沿晶片正面的分裂槽的槽沿进行滚压,分裂槽断裂使晶片分裂为若干芯片;5)将整体翻转,使膜一朝上,揭去膜一,从仍粘附在膜二上已经分裂的若干芯片中剔除带有色点的芯片,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无损高效剔除不良芯片的裂片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芯片制程中,为提高检测的效率,对晶片切割时不把晶片切割穿透,在仍处于连接状态时,即进行检测,对于其中的不良品,进行标记(比如,点上红墨水点)。这样能大大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因此,在检测后的晶片还需要采用裂片的方式将芯片沿分裂槽分离开,形成若干小的芯片。但是裂片时一般均为非切割面向上裂片,而芯片正面向下。每片晶片的合格率不可能都为100%,其中的不良品需要挑选出来,然而测试时不良品的标记是作于芯片正面的,要将不良品挑出来,必须将裂片后的晶片翻转,将晶片正面向上。目前,由于缺乏高效的手段,分裂后,芯片无法处于一种相对固定的位置,随机散落,需从散落的若干小芯片中人工挑出不良品,挑选的劳动强度较大,稍有不慎,难以完全剔除其中不良品,造成少量不良品混入合格品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结合进裂片工序中,在裂片后能轻松、快捷地将不良品剔除的半导体晶片的裂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晶片正面具有相互交叉的分裂槽,使晶片上形成若干相互连接的芯片,其中不良芯片通过检测后,标记上色点,按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晶片的裂片方法,所述晶片正面具有相互交叉的分裂槽,使晶片上形成若干相互连接的芯片,其中不良芯片通过检测后,标记上色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将晶片分裂:1)、配制粘连液,将异丙醇和水按体积比1∶1.5-2.5均匀混合,待用;2)、在膜一上均匀涂覆所述粘连液,接着将所述晶片正面朝下地贴合于所述膜一上;3)、再往所述晶片背面均匀涂覆粘连液,再贴合膜二,使晶片处于所述两膜之间;4)、利用滚压轮在所述膜二上,沿所述晶片正面的分裂槽的槽沿进行滚压,分裂槽断裂使晶片分裂为若干芯片;5)、将整体翻转,使膜一朝上,揭去膜一,从仍粘附在膜二上已经分裂的若干芯片中剔除带有色点的芯片,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良恩裘立强魏兴政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杰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