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包含复数收纳盒及一以上的夹合件,其中,收纳盒包含一底座、一盒盖、二支撑板及一置物盒,底座于顶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一凹卡缘,盒盖于底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复数凹卡槽,凹卡槽两侧并开设有复数组接孔,支撑板于上下缘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复数的上嵌卡柱及复数的下嵌卡柱,该上嵌卡柱嵌于盒盖的组接孔,该下嵌卡柱嵌于底座的组设孔,置物盒滑设于底座及盒盖之间,夹合件呈一匚字型,夹合件于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勾部,再于夹合件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压扣端,以此得到一种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尤其指上、下层收纳盒中底座及盒盖的末端通过夹合件加以固定,以避免收纳盒于重心移转时产生位移、翘起的情况,进而达成提高收纳盒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介绍
按,由于收纳盒具有存放物品及分类物品的功能,也因此广受欢迎,而常见一种抽屉式收纳盒为一框架状的盒体,并于中央滑设有抽屉,若多数个收纳盒配合使用时,其收纳盒仅能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并采用直接以迭加方法迭高,也因此当使用者抽取抽屉时,将连带地牵动盒体而产生滑动,进而导致收纳盒发生倾倒的缺失。逐渐发展出的一种具限位功能的收纳盒结构,多如图6及图7所示,主要是由承置底座30、盖体40、支柱50、置物盒60 及所组成,其中,承置底座30的顶面于两侧皆突出有复数连接柱31,该连接柱31于顶部开设有一组设孔32,该承置底座30的底面于各角隅处皆枢设有脚轮33,再于邻近脚轮33处突设有限位凸柱34,盖体40的顶面开设有卡合凹框41,并于邻近卡合凹框41各角隅处凹设有凹卡槽42,该盖体40再于底面开设有嵌合孔43,支柱50于两端分别设有上榫部51及下榫部52,上榫部51嵌于盖体40的嵌合孔43,下榫部52嵌于承置底座30的组设孔32,置物盒60滑设于承置底座30及盖体40之间,其结构的组合,先以一收纳盒作为下层以供另一收纳盒迭设,再以所述另一收纳盒的脚轮33设置于下层收纳盒的凹卡槽42,并将所述另一收纳盒的限位凸柱34挡止于下层收纳盒的卡合凹框41,即能一层一层地推迭上去。详观上述公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当使用者将置物盒60向外抽拉,而呈一半开放状,以此便于供使用者取物,此时,将使得置物盒60的重量瞬间集中于收纳盒的前端,造成收纳盒的末段产生翘起,而容易发生倾倒的情况,形成有使用上的缺失;二)由于各支柱50须逐次组设于承置底座30的组设孔32,造成组装步骤过于繁琐,而不易于组装。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本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其包含复数收纳盒,收纳盒包含一底座、一盒盖、二支撑板及一置物盒,底座于顶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一凹卡缘,该底座再于底面两侧枢设有复数脚轮,盒盖于顶面两侧开设有复数凹卡弧,该盒盖再于底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复数凹卡槽,凹卡槽两侧并开设有复数组接孔,支撑板于上下缘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复数的上嵌卡柱及复数的下嵌卡柱,该上嵌卡柱嵌3于盒盖的组接孔,该下嵌卡柱嵌于底座的组设孔,置物盒滑设于底座及盒盖之间;一以上的夹合件,夹合件呈一匚字型,夹合件于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勾部,再于夹合件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压扣端;由上述结构,主要是以一收纳盒作为下层以供另一收纳盒迭置于上层,而得以一层一层地向上堆栈,其中,先令上层收纳盒中底座的脚轮贴于下层收纳盒中盒盖的凹卡弧, 继而将夹合件的勾部勾设于下层收纳盒中盒盖的凹卡槽,并将该夹合件的压扣端略微向上弯折,而使得压扣端得以越过上层收纳盒中底座的末端,再令压扣端复位并扣设于上层收纳盒中底座的凹卡缘。所述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其中底座的顶面于两侧开设有相对的滑移轨道,两滑移轨道外侧并开设有相对的复数组设孔,又两滑移轨道之间枢设有复数顶撑滑轮,置物盒于底面两侧枢设有二助滑轮,该助滑轮滑设于底座的滑移轨道,该置物盒的底面并与底座的顶撑滑轮相切。所述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其中盒盖于凹卡弧之间开设有复数结合孔,底座于各脚轮之间设有若干凸柱,该凸柱开设有一嵌合孔,该嵌合孔并可提供一限位件嵌设,该限位件并于一侧依序延伸形成有一挡缘及一组接段,挡缘挡止于上层收纳盒中底座的嵌合孔端缘,组接段嵌设于下层收纳盒中盒盖的结合孔。所述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其中该置物盒于一端面斜凸形成有抽取面,且该抽取面的底端凹设有握持槽,并于抽取面两侧边凸设有挡止部,又该挡止部受支撑板的抵挡而形成单向限位状。本技术对照公知技术惟有的功效一)本技术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由于上、下层收纳盒中底座及盒盖的末端是通过夹合件加以固定,以避免收纳盒于重心移转时产生位移、翘起的情况,进而达成提高收纳盒使用的稳定性。二)本技术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由于底座及盒盖之间是通过两支撑板即可形成结合,而毋需如公知的技术,须将各支柱逐次组设,达成精简组装步骤的功能。三)本技术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由于置物盒于底面两侧枢设有二助滑轮,而底座于两滑移轨道之间枢设有复数顶撑滑轮,以降低置物盒的摩擦阻力,而使得置物盒的抽取更为平顺、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收纳盒的立体分解图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剖视示意图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公知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公知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技术部份收纳盒10 ;底座11 ;滑移轨道111 ;组设孔112 ;顶撑滑轮113 ;凹卡缘114 ;脚轮 115 ;凸柱116 ;嵌合孔117 ;限位件118 ;挡缘1181 ;组接段1182 ;盒盖12 ;凹卡弧121 ;结合孔122 ;凹卡槽123 ;组接孔124 ;支撑板13 ;上嵌卡柱131 ;下嵌卡柱132 ;置物盒14 ;抽取面141 ;握持槽142 ;挡止部143 ;助滑轮144 ;夹合件20 ;勾部21 ;压扣端22。公知部份承置底座30 ;连接柱31 ;组设孔32 ;脚轮33 ;限位凸柱34 ;盖体40 ;卡合凹框41 ; 凹卡槽42 ;嵌合孔43 ;支柱50 ;上榫部51 ;下榫部52 ;置物盒6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包含复数收纳盒及一以上的夹合件,其中,收纳盒包含一底座、一盒盖、二支撑板及一置物盒,底座于顶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一凹卡缘,该底座再于底面两侧枢设有复数脚轮,盒盖于顶面两侧开设有复数凹卡弧,该盒盖再于底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复数凹卡槽,凹卡槽两侧并开设有复数组接孔,支撑板于上下缘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复数的上嵌卡柱及复数的下嵌卡柱,该上嵌卡柱嵌于盒盖的组接孔,该下嵌卡柱嵌于底座的组设孔,置物盒滑设于底座及盒盖之间,夹合件呈一匚字型,夹合件于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勾部,再于夹合件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压扣端,由此得到一种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为能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先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其包含复数收纳盒10 及一以上的夹合件20,其中,收纳盒10包含一底座11、一盒盖12、二支撑板13及一置物盒 14,底座11的顶面于两侧开设有相对的滑移轨道111,两滑移轨道111外侧并开设有相对的复数组设孔112,又两滑移轨道111之间枢设有复数顶撑滑轮113,并于顶撑滑轮113反向处凹设有一凹卡缘114,该底座11再于底面两侧枢设有复数脚轮115,并于各脚轮115之间设有若干凸柱116,凸柱116是开设有一嵌合孔117,该嵌合孔117并可提供一限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盒组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收纳盒,收纳盒包含一底座、一盒盖、二支撑板及一置物盒,底座于顶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一凹卡缘,该底座再于底面两侧枢设有复数脚轮,盒盖于顶面两侧开设有复数凹卡弧,该盒盖再于底面邻近末端处凹设有复数凹卡槽,凹卡槽两侧并开设有复数组接孔,支撑板于上下缘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复数的上嵌卡柱及复数的下嵌卡柱,该上嵌卡柱嵌于盒盖的组接孔,该下嵌卡柱嵌于底座的组设孔,置物盒滑设于底座及盒盖之间;一以上的夹合件,夹合件呈一匚字型,夹合件于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勾部,再于夹合件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压扣端;以一收纳盒作为下层,另一收纳盒迭置于上层,其中,上层收纳盒中底座的脚轮贴于下层收纳盒中盒盖的凹卡弧,夹合件的勾部勾设于下层收纳盒中盒盖的凹卡槽,该夹合件的压扣端略微向上弯折越过上层收纳盒中底座的末端,压扣端复位并扣设于上层收纳盒中底座的凹卡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坤,
申请(专利权)人:嘉峰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