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山楂果中提取黄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13444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山楂果中提取黄酮的方法,是由复合酶浸提山楂果得到的山楂果汁经加糖、活性葡萄酒干酵母发酵15-16天,得到山楂制剂,经后酵、沉淀、过滤得到富含黄酮的黄酮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山楂果采收期控制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此时山楂果总黄酮含量控制在77.7mg/㎏-84.5mg/㎏,以该最佳物候期的山楂为主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后浸提,能够将山楂中的有益生物活性物质如类黄酮得到充分提取,采用活性葡萄酒干酵母全汁低温控制发酵,采用分批补糖工艺,得到黄酮制剂,因此保证了产品的总黄酮不受损失,并稳定存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黄酮的提取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又名红果,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山楂酸、柠檬酸、黄酮类等物质,并具有消食化积、健脾散瘀、降低血脂和减轻动脉硬化的疗效,常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以药食两用而著称。山楂的应用历史渊源,早在 《黄帝内经》及《本草纲目》中皆有论述,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山楂富含维生素、蛋白质、17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维生素C的含量是橙的三倍,钙、铁含量更是位列各类水果之首;山楂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强酶的作用,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对于吃肉或油腻物后感到饱胀的人可消食化滞,促进胃液分泌;生物化学家研究发现,山楂果和山楂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30多种黄酮成分(三帖素(抗氧化)、牡荆素(防癌)、解脂酶(消除脂肪)等药物成份),总黄酮含量高达 7.77mg/100g。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其主要生理活性表现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②抗肝脏毒作用③抗炎作用④雌性激素样作用⑤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实验证明山楂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山楂乙醇浸出物静脉给药,能使麻醉兔血压缓慢下降,持续池;山楂总黄酮10mg/kg静注能使高血压下降40%,维持5-lOmin,其总提取物对兔、猫亦有较为明显的中枢降压作用;临床证明山楂总黄酮对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因此利用和开发富含山楂黄酮的制品,具有广阔的前景。关于山楂果在《皇帝内经》就有论述,《本草纲目》中也把山楂作为药材纳入其中, 近些年来我国研究已有若干报道,但是上市的山楂食品中顾此失彼的较多,最大限度地将山楂的总黄酮提取并稳定的保留在特定的环境中是一大难题。经文献检索表明目前国内已有山楂果的食品开发及综合加工方面的专利申请的文献报道,从文献资料来看,如将山楂浸泡得到山楂液,然后加糖再酒精发酵的方法;将山楂加水、加果胶酶酶解、加酵母菌发酵等等,但是忽略了山楂本身高含量黄酮的有效保留及合理利用,忽略了山楂本身高含量有机酸,因而口味尖酸,食用口感较差,应用领域难以拓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最大限度地将山楂果的总黄酮提取并稳定保留的提取黄酮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步骤是⑴山楂果采收期控制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控制在此最佳物候期的山楂果总黄酮含量 77. 7mg/ kg -84. 5mg/ kg ;⑵将最佳物候期的山楂果为原料加入水,果水重量比为1 :1. 5-2 ;采用复合酶法浸提工艺在25°C-45°C下,提取富含生物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山楂果汁,得到的山楂果汁总黄酮为 36mg/L-42mg/L ;⑶将山楂果汁加入50ppm SO2,然后进行糖度调整,具体方法是采用分批补糖工艺第一次在发酵开始调配时在每升山楂果汁中加入糖50-80g,第二次当发酵至无大量气泡产生时再补加糖,使糖度以葡萄糖计到220g/L ;⑷将进行糖度调整的山楂果汁采用活性葡萄酒干酵母0. 75-1. 0 g/L、20°C温度条件下发酵15-16天,制得总酸以柠檬酸计为8-12g/L的山楂制剂;( 将上述山楂制剂经常规后酵、沉淀,采用纸板过滤和0. 22um膜过滤,即得到山楂果的黄酮制剂,该黄酮制剂以标准芦丁计总黄酮含量为45-110 mg/L。而且,所述步骤⑵的复合酶法浸提工艺所采用的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其中各种酶的加入量如下果胶酶0.3 0. 5g /L、纤维素酶0.02 0. 15g/L、 葡萄糖氧化酶为0. 02 0. lg/L。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是将山楂果采收期控制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此时山楂果总黄酮含量控制在77. 7 mg/ kg -84. 5mg/ kg,以该最佳物候期的山楂为主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后浸提, 能够将山楂中的有益生物活性物质如类黄酮得到充分提取,采用活性葡萄酒干酵母全汁低温控制发酵,采用分批补糖工艺,得到黄酮制剂,因此保证了产品的总黄酮不受损失,并稳定存在。2、本专利技术所提取的黄酮产品,能使黄酮能在特定环境中稳定保存,从而为开辟更多黄酮类的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 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活性葡萄酒干酵母为市售酵母,诺维信novozymes果胶酯酶、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也均为市售产品实施例1 ,其步骤如下⑴山楂果采收期控制在每年的9月11日-9月20日,控制在此物候期山楂果总黄酮含量为77. 7mg/ kg左右;⑵将最佳物候期的山楂果为原料加入水,果水比为1 :1.5 (W/W);采用通用的复合酶法浸提工艺,加入果胶酶0. 3g /L、纤维素酶0. 02g/L、葡萄糖氧化酶0. 02g/L,在25°C下浸提 17h,提取富含生物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山楂果汁,得到的山楂果汁总黄酮为36mg/L左右;⑶将山楂果汁加入50ppm SO2,然后进行糖度调整,具体方法是采用分批补糖工艺第一次在发酵开始调配时在每升山楂果汁中加入糖80g,第二次当发酵至无大量气泡产生时再补加糖,并使糖度以葡萄糖计到220g/L ;⑷将进行糖度调整的山楂果汁采用活性葡萄酒干酵母0. 75 g/L、20°C温度条件下发酵 15天,制得总酸(以柠檬酸计)为8g/L的山楂制剂;( 将上述山楂制剂经常规后酵、沉淀,采用纸板过滤和0. 22um膜过滤,即得到山楂果高黄酮制剂。本实施例制备的黄酮制剂,以标准芦丁计总黄酮含量为45 mg/L。实施例2:,其步骤如下⑴山楂果采收期控制在每年的9月20日-9月30日,控制在此物候期山楂果总黄酮含量为80. 6mg/ kg左右;⑵将上述最佳物候期的山楂果为原料加入水,果水比为1 :1.8 (W/W);采用复合酶法浸提工艺,加入果胶酶0. 4g /L、纤维素酶0. 08g/L、葡萄糖氧化酶0. 06g/L,在30°C下浸提 20h,提取富含生物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山楂果汁,得到的山楂果汁总黄酮为40mg/L ;⑶将山楂果汁加入50ppm SO2,然后进行糖度调整,具体方法是采用分批补糖工艺第一次在发酵开始调配时在每升山楂果汁中加入糖60g,第二次当发酵至无大量气泡产生时再补加糖,使糖度以葡萄糖计达到220g/L ;⑷将进行糖度调整的山楂果汁采用活性葡萄酒干酵母1. 0 g/L、20°C发酵15天,制得总酸(以柠檬酸计)为12g/L的山楂制剂;( 将上述山楂制剂经常规后酵、沉淀,采用纸板过滤和0. 22um膜过滤,即得到黄酮制剂,本实施例制备的黄酮制剂,以标准芦丁计总黄酮含量为65mg/L,以柠檬酸计总酸为 10g/L。实施例3:,其步骤如下⑴山楂果采收期控制在每年的10月1日-10月10日,控制在此物候期山楂果总黄酮含量为84. 5mg/ kg左右;⑵将最佳物候期的山楂果为原料加入水,果水比为1 :2(W/W);采用复合酶法浸提工艺, 加入果胶酶0.5g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山楂果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是:⑴山楂果采收期控制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控制在此最佳物候期的山楂果总黄酮含量77.7mg/㎏-84.5mg/㎏;⑵将最佳物候期的山楂果为原料加入水,果水重量比为1:1.5-2;采用复合酶法浸提工艺在25℃-45℃下,提取富含生物有效成分类黄酮的山楂果汁,得到的山楂果汁总黄酮为36mg/L-42mg/L;⑶将山楂果汁加入50ppm SO2,然后进行糖度调整,具体方法是:采用分批补糖工艺:第一次在发酵开始调配时在每升山楂果汁中加入糖50-80g,第二次当发酵至无大量气泡产生时再补加糖,使糖度以葡萄糖计到220g/L;⑷将进行糖度调整的山楂果汁采用活性葡萄酒干酵母0.75-1.0 g/L、20℃温度条件下发酵15-16天,制得总酸以柠檬酸计为8-12g/L的山楂制剂;⑸将上述山楂制剂经常规后酵、沉淀,采用纸板过滤和0.22um膜过滤,即得到山楂果的黄酮制剂,该黄酮制剂以标准芦丁计总黄酮含量为45-110 m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雅刘景鹏刘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桥洲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