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血脂康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7847 阅读:5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心血脂康胶囊,它是由原料药人参400重量份、何首乌1080重量份、三七300重量份、山楂720重量份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首先将人参、三七和山楂粉碎后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的浓缩液备用;滤出的药渣再与何首乌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后与上述乙醇浓缩液合并,喷雾干燥,混匀后装入胶囊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的优点在于具有补益心气,活血化瘀,降脂止痛的功效,通过临床应用,也表现出其对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西药,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益心血脂康胶囊
技术介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动脉粥样硬化为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特殊的细胞和分子反应,炎症刺激血管平滑肌的迁移和增生,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内皮自身平衡失调,使血管重塑、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血管腔的狭窄。大约99%的冠心病病人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近年来死亡率逐年呈递增趋势,全球每年有720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2/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死亡人数为发达国家的两倍, 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药物治疗、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比较确切的方法。PCI及CABG治疗后能解决局部血管的狭窄和供血问题,但不能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手术后仍需要药物治疗的配合。与PCI及CABG相比,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明显改善预后,药物治疗的价格便宜,对实施环境和技术条件的依赖较小,因而更容易推广实施。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单纯西药治疗可转复,但存在着易复发的危险性,且长期单纯使用西药,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副作用小、 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优势,其优势表现以下两个方面多种中药既有抗凝又有抗血小板作用,在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纤维化、抗炎与促进血管新生方面,有明确的作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进行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是多种微量单体对众多环节的微调,长期的微效累积,作用于多靶点、多系统和多环节,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与预防冠心病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 治疗应标本兼治、益气活血。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已日趋广泛。现代研究亦表明益气活血法可以通过调节血脂紊乱和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抑制或延缓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缓解冠脉痉挛,保护缺血心肌,从而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益心血脂康胶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益心血脂康胶囊,它是由原料药人参400重量份、何首乌1080重量份、三七300重量份、山楂720重量份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首先将人参、三七和山楂粉碎后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 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 1-1. 2 (80°C测)的浓缩液备用;滤出的药渣再与何首乌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1-1. 2 (80°C测)后与上述乙醇浓缩液合并,喷雾干燥,混勻后装入胶囊即可。为保证中药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析出,人参、三七和山楂粉碎成10目以下的粗粉。所述乙醇的的浓度为60-95%,最佳浓度为70%,既能保证药物有效成分尽可能的溶解,又避免了过高的生产成本。用乙醇溶液提取人参、三七和山楂,可充分的将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提取出来,药渣再与何首乌混合进行煎煮,提取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通过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减少有效成分的受热时间,保持提取物的原有色泽和气味,保证药物的临床功效。本专利技术制剂的优点在于具有补益心气,活血化瘀,降脂止痛的功效,通过临床应用,也表现出其对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西药,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灵枢·经脉》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又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运血者,气也血不自行,随气而行”。心主血脉,赖心气以推动,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脉运行,则血流缓慢,血脉瘀阻, 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本专利技术君药人参大补元气,气行则血行,正如《本草经疏》云“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其主治也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疏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邪气之所以久留而不去者,无他,真气虚则不能敌,故留连而不解,此得补而真气充实,则邪不能容”;何首乌苦甘温,可助君坚肾补肝益血,收敛精气,添精益髓,时珍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之上”,《开宝本草》云何首乌能“止心痛、益血气”,此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佐以三七甘苦微温散血定痛,山楂酸甘微温,入脾、 胃、肝化血块、气块、活血,与人参、何首乌配伍增加其益气通脉之功,如此则血脉畅通,胸痹心痛自除。全方标本兼治,通补结合。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益心血脂康胶囊,是由原料药人参400g、何首乌1080g、三七300g、 山楂720g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首先将人参、三七和山楂用万能粉碎机粉碎成10目以下的粗颗粒后,置多功能提取罐中,用70%-95%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1小时,然后将两次提取液合并、过滤后,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1. 2 (80°C测)的浓缩液后备用;将滤出的人参、三七和山楂药渣再与何首乌合并,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3次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 1-1.2 (80°C测)后与上述所得的乙醇浓缩液合并,(乙醇提取和药液的减压浓缩均为多功能提取罐中完成)用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成细粉,加适量淀粉调整装量,混勻后分装入1000 粒胶囊中即可。由于中药汤剂的日服量较大,本专利技术选用胶囊剂,方便服用和携带,贮存也更加方便。研究表明,人参中皂苷类成分具有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何首乌及乙醇提取物具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胆固醇酯及三酰甘油含量等降血脂作用,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三七总皂苷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镇痛镇静等相关作用;山楂总黄酮可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作用,从而具有降低血脂、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专利技术根据所用原料药的主要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人参和三七系贵重药材,主要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山楂中含有较多的黄酮和有机酸成分,脂溶性较好,何首乌中含有较多的二苯乙烯苷类成分,水溶性较好),制备时采用醇提和水煎相结合的提取方式。同时按照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乙醇提取条件(根据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总黄酮的含量等指标优选出最佳乙醇提取条件,最佳乙醇提取条件包括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等,最佳提取的确定是为了充分将药材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同时还要考虑到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提取时间)和煎煮条件(根据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葡萄糖苷的含量优选出最佳煎煮条件,包括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和加水量等工艺参数,以充分的提取出药材中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同时控制生产成本、节约时间),同时确定了减压浓缩(采用减压浓缩的方式,可提高浓缩效率,降低浓缩温度,减少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心血脂康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原料药人参400重量份、何首乌1080重量份、三七300重量份、山楂720重量份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首先将人参、三七和山楂粉碎后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的浓缩液备用;滤出的药渣再与何首乌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后与上述乙醇浓缩液合并,喷雾干燥,混匀后装入胶囊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记王守富屠万倩周继春李向阳李振国蔡洲侯惠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