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792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镁屑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它包括夹持工作端(1)及顶推工作端(2);所述顶推工作端上设有圆孔(3);所述顶推工作端(2)与夹持工作端(1)的夹角60°≤a≤100°;在所述顶推工作端(2)上设有凹型座(4);在所述顶推工作端(2)的端部设有弹簧座(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端对镁锭的握紧力增强,加工后剩余残料的厚度减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镁屑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
技术介绍
镁屑机是完成切削镁锭的主要设备。液压站为镁屑机压料、进给提供动力;配电柜及配套电器承担刀辊旋转、油泵开停、液压阀换向等各种设定功能的自动控制工作。现有镁屑机在进行镁锭切削时所采用的机械手由于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其工作端对镁锭的握紧力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机械手施力位置前移,握紧力的物理参数又不能满足控制镁锭状态的底线指标,这就造成加工后剩余残料的厚度增多,从而导致镁锭二次加工等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端对镁锭的握紧力增强,加工后剩余残料的厚度减少的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它包括夹持工作端及顶推工作端;所述顶推工作端上设有圆孔;所述顶推工作端与夹持工作端的夹角60°≤a≤10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在所述顶推工作端上可设有凹型座。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在所述顶推工作端的端部设有弹簧座。本技术结构简单,由于采用后续滑杆顶推凹型座的方式,再加之推力弹簧对弹簧座的作用,使机械手工作端对镁锭的握紧力显著增强,加工后剩余残料的厚度显著减少,从而有效避免了镁锭二次加工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夹持工作端;2为顶推工作端;3为圆孔;4为凹型座5为弹簧座。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它包括夹持工作端1及顶推工作端2;所述顶推工作端上设有圆孔3,用以装配销轴;所述顶推工作端2与夹持工作端1的夹角a为89°。为使滑杆更好地与顶推工作端2相吻合,本技术在所述顶推工作端2上设有凹型座4。为装配推力弹簧,本技术在所述顶推工作端2的端部设有弹簧座5。-->本技术在使用时,镁屑机用机械手上的推杆连同与其固定相接的卡盘一起推动镁锭进入切削区。当切削工序接近尾声时,镁锭前端受力并顶推滑杆;在滑杆的作用下,本技术夹具周向向内摆动,夹持工作端1逐渐收紧,与此同时,推力弹簧通过弹簧座5对夹具进一步作用,这种叠加力距使机械手工作端对镁锭的握紧力显著增强,加工后剩余残料的厚度得到显著减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工作端(1)及顶推工作端(2);所述顶推工作端上设有圆孔(3);所述顶推工作端(2)与夹持工作端(1)的夹角60°≤a≤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屑机用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工作端(1)及顶推工作端(2);所述顶推工作端上设有圆孔(3);所述顶推工作端(2)与夹持工作端(1)的夹角60°≤a≤100°。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林辉陈学新项瑞清陈树村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东邦冶金设备耐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