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9073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装置,包括:输入轴(20),其具有在其轴向延伸的孔部(20a);定子轴(18、22、24、25、26、27),其形成为圆筒形状,并设置成围绕输入轴的外周面;以及,套筒(11a),其形成为圆筒形状,并设置成围绕定子轴的外周面,其中:定子轴包括内部油路(18d、22b、22c、24d、24e、24f、25e、25f、25g、25h、26c、26d、26f、26g、26h、27e、27f、27g、27i、27j、27k),形成在套筒内周面与定子轴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一油路(31、32),内部油路作为第二油路(32、31),形成在定子轴内周面与输入轴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三油路(33),以及,输入轴的孔部作为第四油路(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油路的离合器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具有自动变速器装置的机动车设置有变矩器,变矩器作为离合器装置,设置 在内燃机与变速器装置之间的动力传送路径上。变矩器构造成,在使变矩器从失速状态 (stalled state)变换至直接连接状态时,连续传送内燃机所产生的转矩。现有一种具有锁 止离合器的变矩器,其构造成,当泵轮与涡轮之间的转动差相对较小时,为了吸收泵轮与涡 轮之间的转动差(转速差),该变矩器直接连接泵轮与涡轮,由此改善燃油消耗状况。具有 锁止离合器的变矩器构造成包括三个油路。更具体地,具有锁止离合器的变矩器设置有供 给油路,其用于在泵轮与涡轮之间供给液压油;排放油路,其用于排出存在于泵轮和涡轮之 间的液压油;以及,锁止离合器作动油路,其用于供给液压油,以作动锁止离合器。JP 2003-028271A中披露了一种具有三个油路的变矩器(离合器装置)的示例。 JP 2003-028271A中披露的变矩器构造成,第一油路(其与锁止离合器作动油路相对应)包 括管件的空心部,该管件以同心方式设置在输入轴空心部内;第二油路(其与排放油路相 对应)包括形成在管件外周部与输入轴内周部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三油路(其与供给油路 相对应)包括形成在输入轴外周部与面向输入轴外周部的定子轴内周部之间的间隙。现有一种变矩器,其具有采用上述结构的锁止离合器,此外还具有一种机构(泵 轮离合器),该机构构造成使泵轮与内燃机分离,以减小涡轮与泵轮之间所产生的流体阻 力,其目的在于降低内燃机处于怠速状态时的油耗。具有锁止离合器和泵轮离合器的变矩 器一般需要四个油路,更具体地,供给油路、排放油路、锁止离合器作动油路、以及泵轮离合 器操作油路,后者用于供给液压油以便作动泵轮离合器。JP 2003-028271A中所披露的变矩器油路结构可以进行如下改动,以使其包括四 个油路。例如,第一油路(其与锁止离合器作动油路相对应)可以包括第二管件的空心部, 第二管件以同心方式设置于管件空心部内;第二油路(其与排放油路相对应)可以包括,在 以同心方式设置于输入轴空心部内的管件内周部、与第二管件外周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第三油路(其与供给油路相对应)可以包括形成在管件外周部与输入轴内周部之间的间 隙;以及,第四油路(其与泵轮离合器作动油路相对应)可以包括形成在输入轴外周部、与 面向输入轴外周部的定子轴内周部之间的间隙。然而,根据JP 2003-028271A中所披露的变矩器,将管件布置在输入轴空心部 内,可能据此而扩大输入轴直径。此外,如上所述,为了在变矩器内形成四个油路,在对JP 2003-028271A中所披露的变矩器进行改动、以便将第二管件布置在管件空心部内的情况 下,进一步扩大了输入轴的直径。此外,为了形成四个油路,在对JP 2003-028271A中所披露的变矩器进行改动、以 便将第二管件设置在管件空心部内的情况下,还需要在输入轴处形成附加通道孔。各通道 孔需要这样形成于输入轴,使其在输入轴轴向彼此错开。所以,在输入轴上设置附加通道孔,能导致输入轴在轴向长度的加长。此外,在输入轴上形成有附加通道孔的情况下,需要 在相邻通道孔之间设置附加密封件,这会导致输入轴在轴向长度的进一步加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离合器装置,其构造成具有四个油路,同时避免输入轴直径和 长度的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一种离合器装置,包括输入轴,其具有孔部,孔部自输入轴端 部在其轴向延伸;定子轴,其形成为圆筒形状,并设置成围绕输入轴外周面;以及,套筒,其 形成为圆筒形状,并设置成围绕定子轴外周面,其中,定子轴包括内部油路,形成在套筒内 周面与定子轴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一油路,内部油路作为第二油路,形成在定子轴内 周面与输入轴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三油路,以及,形成于输入轴的孔部作为第四油路。据此,因为作为第二油路一部分的内部油路形成于定子轴,可以实现具有四个油 路的离合器装置而不用改变输入轴形状,这同样适用于周知的具有三个油路的离合器装 置。结果,与周知的具有四个油路的离合器装置相比时,能以较低制造成本实现具有四个油 路的离合器装置。此外,因为第二油路不包括形成于输入轴的孔部,可以避免输入轴在径向 以及在轴向尺寸的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离合器装置构造作为变矩 器,其具有泵轮,内燃机的转 动力输入至泵轮;涡轮,其经由液压油接收从泵轮输出的转动力,并将转动力传送至输入 轴;定子,其设置在泵轮与涡轮之间,以使其位于泵轮和涡轮的径向内侧,并且经由单向离 合器可使定子与定子轴相连接;泵轮离合器,其构造成建立及中断从内燃机到泵轮的转动 力传送;以及,锁止离合器,其构造成建立及中断从内燃机到涡轮的转动力传送。第一油路 作为泵轮离合器作动油路的一部分,通过其供给液压油,以便作动泵轮离合器。第二油路作 为供给油路的一部分,通过其在泵轮与涡轮之间供给液压油。第三油路作为排放油路的一 部分,通过其排出泵轮与涡轮之间的液压油。第四油路作为锁止离合器作动油路的一部分, 通过其供给液压油,以便作动锁止离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定子轴一体方式构造成,将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封套密接 固定于轴本体外周面。轴本体在外周面的一部分处包括槽部,将封套设置于轴本体的外周 面,以盖住槽部除其端部之外的部分。内部油路包括轴本体的槽部与封套之间所形成的间 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将轴本体的一部分和封套的一部分密接固定于泵盖的内 周面,泵盖设置在变矩器与变速器装置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将轴本体的一部分密接固定于泵盖的内周面,泵盖设置 在变矩器与变速器装置之间。将密封件设置在封套的端部与泵盖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离合器装置进一步包括泵盖,泵盖设置在构造为变矩器 的离合器装置与变速器装置之间,其中,泵盖整体方式包括封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通过利用钻孔装置在定子轴上形成孔而形成内部油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定子轴一体方式构造成,将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封套密接 固定于轴本体内周面。轴本体包括在内周面的一部分处的槽部、以及在轴本体内的孔部。使 槽部与孔部相连接,以在二者之间建立连通。将封套设置于轴本体内周面以盖住整个槽部。内部油路包括槽部与封套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以及轴本体的孔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离合器装置进一步包括密封件,以使密封件密封定子轴 与套筒之间所形成间隙的方式,密封件使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分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定子轴的内部油路包括第一内部油路和第二内部油路, 它们彼此分开且独立。第二内部油路连接套筒内周面与定子轴外周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以与之建立连通。第一油路包括套筒内周面与定子轴外周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以及第二 内部油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离合器装置包括泵轮,内燃机的转动力输入至泵轮;涡 轮,其经由液压油接收来自泵轮的转动力,并将转动力传送至输入轴;定子,其设置在泵轮 与涡轮之间,位于泵轮与涡轮的径向内侧,且经由单向离合器可使定子与定子轴相连接;泵 轮离合器,其构造成建立及中断从内燃机到泵轮的转动力传送;以及,锁止离合器,其构造 成建立及中断从内燃机到涡轮的转动力传送。第一油路作为供给油路的一部分,通过其在 泵轮与涡轮之间供给液压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装置,包括:  输入轴(20),其具有孔部(20a),所述孔部(20a)自所述输入轴(20)的端部在其轴向延伸;  定子轴(18、22、24、25、26、27),其形成为圆筒形状,并设置成围绕所述输入轴(20)的外周面;以及  套筒(11a),其形成为圆筒形状,并设置成围绕所述定子轴(18、22、24、25、26、27)的外周面,其中  所述定子轴(18、22、24、25、26、27)包括内部油路(18d、22b、22c、24d、24e、24f、25e、25f、25g、25h、26c、26d、26f、26g、26h、27e、27f、27g、27i、27j、27k),  形成于所述套筒(11a)的内周面与所述定子轴(18、22、24、25、26、27)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一油路(31、32),  所述内部油路(18d、22b、22c、24d、24e、24f、25e、25f、25g、25h、26c、26d、26f、26g、26h、27e、27f、27g、27i、27j、27k)作为第二油路(32、31),  形成于所述定子轴(18、22、24、25、26、27)的内周面与所述输入轴(2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三油路(33),以及  形成于所述输入轴(20)的所述孔部(20a)作为第四油路(3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忍富田正广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