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带材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8562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带材轧制方法,包括:测算铝合金带材横向串动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最大临界摩擦力,即第一摩擦力;在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时,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不小于第一摩擦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铝合金带材轧制过程中,提高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铝合金带材发生横向串动,能够使层与层之间的应力分布均匀,避免造成应力集中,因此能够减少或避免卷取粘伤缺陷的产生。该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降低轧制速度,也无需增加铝合金带材表面油膜的厚度,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效率,且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解决铝合金带材轧制过程中产应的卷取粘伤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使用高速轧机轧制铝合金带材时,尤其是轧制一些高强度铝合金带材时,由于铝合金材料变形发热、板材不良或润滑不均等问题,在轧制过程中容易造成铝合金带材横向的串动,导致卷取过程中层与层之间相互交错,产生卷取粘伤缺陷。卷取粘伤缺陷作为铝合金带材轧制中的常见的缺陷,严重的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该缺陷的产生。如图1所示,为铝合金带材在轧制卷取过程中的示意图,在卷取张力的作用下,铝合金带材沿宽度方向的应力分布如图2所示,正常情况下,层与层之间的应力分布均勻,但当铝合金带材在压制过程中发生横向串动时,层与层之间的应力分布不均,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因此产生了卷取粘伤缺陷。为此,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为降低轧制的速率或增加铝合金带材表面油膜的厚度。然而,降低轧制的速率势必会影响生产效率,且增加铝合金带材表面油膜的厚度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因此,现有的解决卷取粘伤缺陷的方案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在不影响生产效率,且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解决铝合金带材轧制过程中产应的卷取粘伤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测算铝合金带材横向串动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最大临界摩擦力,即第一摩擦力;在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时,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不小于第一摩擦力。优选的, 通过提高轧辊表面粗糙度实现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通过提高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算数平均值实现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通过提高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最大高度值实现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过程中,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算数平均值不小于0. 55um。优选的,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过程中,轧制速度不小于每分钟700米。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铝合金带材轧制过程中,提高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铝合金带材发生横向串动,能够使层与层之间的应力分布均勻, 避免造成应力集中,因此能够减少或避免卷取粘伤缺陷的产生。该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降低轧制速度,也无需增加铝合金带材表面油膜的厚度,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效率, 且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解决铝合金带材轧制过程中产应的卷取粘伤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铝合金带材在轧制卷取示意图;图2为铝合金带材在轧制卷取中应力分布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算数平均值计算示意图;图5为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最大高度值计算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铝合金带材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卷取粘伤缺陷,其解决方案为降低轧制的速率或增加铝合金带材表面油膜的厚度。但是, 降低轧制的速率势必会影响生产效率,且增加铝合金带材表面油膜的厚度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因此,现有的解决卷取粘伤缺陷的方案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铝合金带材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卷取粘伤缺陷的原因在于铝合金带材的横向串动,而该横向串动的原因在于轧辊和铝合金带材的摩擦力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算铝合金带材横向串动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最大临界摩擦力,即第一摩擦力;在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时,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不小于第一摩擦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铝合金带材轧制过程中,提高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铝合金带材发生横向串动,能够使层与层之间的应力分布均勻, 避免造成应力集中,因此能够减少或避免卷取粘伤缺陷的产生。该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降低轧制速度,也无需增加铝合金带材表面油膜的厚度,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效率,且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解决铝合金带材轧制过程中产应的卷取粘伤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3所示,为该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测算铝合金带材横向串动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最大临界摩擦力,即第一摩擦力。本步骤中所述第一摩擦力可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实验测算或理论计算确定,即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小于第一摩擦力时,铝合金带材可能会发生横向串动,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第一摩擦力时,铝合金带材不会发生横向串动。步骤S302,在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时,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不小于第一摩擦力。 本步骤中,可以通过提高轧辊表面粗糙度实现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其中,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I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别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本步骤中,具体的,可以通过提高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算数平均值实现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其中,轮廓算数平均值(Ra)为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 取样长度为1,并设取样中线为X轴,纵向倍率方向为Y轴,用Y = f (X)表示粗糙度曲线,此时用下式计算,取值单位为(μπι),可参见图4所示。此外,还可以用轮廓最大高度表示轧辊表面粗糙度,轮廓最大高度(Rz)为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1,并设取样中线为X轴,纵向倍率方向为Y轴,测定粗糙度曲线的峰顶线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此值即为轮廓最大高度(μ m),可参见图5所示。以提高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算数平均值实现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为例,可以设置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轮廓算数平均值不小于0. 55um,在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过程中,轧制速度可以保证在不小于每分钟700米,以保证生产效率。以生产牌号为3104的铝合金为例,当轧制速度不小于700m/min,轧辊表面粗糙度 Ra值为0. 4um时,容易出现卷取粘伤缺陷,根据工业生产中实际的统计数据可知该缺陷产生几率约为5% ;当其他条件不变,轧辊表面粗糙度Ra值提高至不小于0. 55um时,出现卷取粘伤缺陷的几率下降至约0. 2%。该办法对于解决卷取粘伤缺陷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铝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带材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测算铝合金带材横向串动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最大临界摩擦力,即第一摩擦力;在轧辊轧制铝合金带材时,控制轧辊与铝合金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不小于第一摩擦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平李响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