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313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包括竖直导向轴(5)、耐磨铜套(6)、固定架(8)、支撑架(9)、水平导向轴(10)、耐磨铜套(12)、运动架(13)、气缸(17)、压盘(18)、压盘(19)、压紧滚轮组和底连接板(33),竖直导向轴(5)通过两端的固定块(1)与固定架(8)连接,固定架(8)安装在支撑架(9)上,水平导向轴(10)两端通过螺母固定有滑座(27),耐磨铜套(6)安装在滑座(27)内的上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采用将棒料的回转运动分解成竖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再分别由竖直弹簧4与水平弹簧11产生缓冲力,以削弱棒料自身的回转惯性力对车削加工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尤其涉及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所用支撑装置,只是利用支撑架上的两滚轮支撑棒料,当 所车削滚子要求改变时,即直径加大,转速升高时,车床后端悬出的部分棒料便产生极高的 惯性力,加之支撑架跨距小,从而造成棒料对支撑机构的简谐撞击、噪声大、支撑架左右摇 摆进而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针对直径在一定范围内且转速高的棒料减振支 撑,操作方便,提高了产品质量的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 装置,竖直导向轴(5)、耐磨铜套(6)、固定架(8)、支撑架(9)、水平导向轴(10)、耐磨铜套 (12)、运动架(13)、气缸(17)、压盘(18)、压盘(19)、压紧滚轮组和底连接板(33),竖直导向 轴(5)通过两端的固定块(1)与固定架(8)连接,固定架(8)安装在支撑架(9)上,水平导 向轴(10)两端通过螺母固定有滑座(27),耐磨铜套(6)安装在滑座(27)内的上下端,耐磨 铜套(12)安装在运动架(13)内左右两边,气缸(17)安装在运动架(13)上,气缸活塞杆与 压盘(18)相连,压紧滚轮组安装在压盘(19)上,支撑架(9)固定在底连接板(33)上,支撑 架(9)上安装有用于导料的导桥(23)。所述支撑架(9)为4个,每两个之间跨距长为1100mm。所述压紧滚轮组包括背紧螺母(14)、方头紧定螺钉(15)、滚轮调整座(16)、固定 螺栓(20),滚轮轴(21)和滚轮(22)。所述竖直导向轴(5)上安装有树脂垫(2)、弹簧压盖C3)和竖直弹簧(4)。所述水平导向轴(10)为两个,水平导向轴(10)上安装有水平弹簧(11)、树脂垫 (24),调整螺母(25)、背紧螺母(26)和弹簧压盖(29)。所述运动架(13)内左右两边的耐磨铜套(12)跨距为340mm。所述耐磨铜套(12)与水平导向轴(10)间隙配合。所述耐磨铜套(6)与竖直导向轴(5)间隙配合。所述气缸(17)为4个。本专利技术的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采用将棒料的回转运动分解成竖直运 动和水平运动,再分别由竖直弹簧4与水平弹簧11产生缓冲力,以削弱棒料自身的回转惯 性力对车削加工的影响,可实现针对直径在一定范围内且转速高的棒料减振支撑,操作方 便,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侧视图。图中1、固定块;2、树脂垫;3、弹簧压盖;4、竖直弹簧;5、竖直导向轴;6、耐磨铜 套;7、联接桥;8、固定架;9、支撑架;10、水平导向轴;11、水平弹簧;12、耐磨铜套;13、运动 架;14、背紧螺母;15、方头紧定螺钉;16、滚轮调整座;17、气缸;18、压盘;19、压盘;20、固 定螺栓;21、滚轮轴;22、滚轮;23、导桥;24、树脂垫;25、调整螺母;26、背紧螺母;27、滑座; 观、螺栓;29、弹簧压盖;30、螺钉;31、气缸导杆;32、导套;33、底连接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包括竖直导向轴5、 耐磨铜套6、固定架8、支撑架9、水平导向轴10、耐磨铜套12、运动架13、气缸17、压盘18、 压盘19、压紧滚轮组和底连接板33,竖直导向轴5通过两端的固定块1与固定架8连接,固 定架8安装在支撑架9上,水平导向轴10两端通过螺母固定有滑座27,耐磨铜套6安装在 滑座27内的上下端,耐磨铜套12安装在运动架13内左右两边,气缸17安装在运动架13 上,气缸活塞杆与压盘18相连,压紧滚轮组安装在压盘19上,支撑架9固定在底连接板33 上,支撑架9上安装有用于导料的导桥23,支撑架9共4个,固定在底连接板33上,跨距长 1100mm,重量大且底部插入螺钉30由上下两六角螺母背紧,实现整台装置高度调整,也可 换成地脚螺栓与地面联接,来抵抗数值更大的带有一定频率的力矩,气缸17固定安装在运 动架13上,而气缸活塞杆与压盘18相联,气缸导杆31与导套32滑动配合,保证压紧力不会 压偏,同时防止气缸活塞杆受倾斜力矩,压紧滚轮组包括背紧螺母14、方头紧定螺钉15、滚 轮调整座16、固定螺栓20、滚轮轴21及滚轮22,压紧滚轮组固定安装在压盘19上,减振上 料装置中在每个支撑点上压紧滚轮组共8个,上端4个固定在压盘19上前后端面各两个, 两端面滚轮22跨距为400mm,每端面压紧滚轮组彼此皆与棒料中心呈45°角布置,可根据 不同棒料直径进行调整,调整好后由背紧螺母14、方头紧定螺钉15及固定螺栓20共同完成 刚性联接,下端4个则是安装在运动架13上,位置、布置、调整固定与上端皆同,同时上端压 紧滚轮组随活塞杆一起动作。在运动架13内左右两边各装配有耐磨铜套12两个,且前后跨距为340mm,左右保 证一定同轴度与前后两个水平导向轴10间隙配合安装在一起,耐磨铜套12轴肩与弹簧压 盖四、树脂垫对、调整螺母25及背紧螺母沈共同压缩水平弹簧11,左右两边各两件,实现 水平方向上的左右往复减振缓冲作用。两个水平导向轴10与两端的滑座27通过螺母固定夹持一起,滑座27内上下端同 样安装有耐磨铜套6且与竖直导向轴5呈间隙配合,竖直导向轴5通过两端的固定块1与 安装在支撑架9上的固定架8联接在一起,同样耐磨铜套6与弹簧压盖3、树脂垫2共同压 缩竖直弹簧4,从而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上下往复减振缓冲作用。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中共4个支撑点,彼此之间前后对称中心跨距 1100mm,也可稍做调整,调整后由两段联接桥7通过螺栓28螺母固定在一起,气缸17共4 个,须同时动作即车削加工时滚轮22压紧棒料,非车削加工时,脱离归为原为。权利要求1.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导向轴(5)、耐磨铜套 (6)、固定架(8)、支撑架(9)、水平导向轴(10)、耐磨铜套(12)、运动架(13)、气缸(17)、压 盘(18)、压盘(19)、压紧滚轮组和底连接板(33),竖直导向轴(5)通过两端的固定块(1)与 固定架(8)连接,固定架(8)安装在支撑架(9)上,水平导向轴(10)两端通过螺母固定有滑 座(27),耐磨铜套(6)安装在滑座(27)内的上下端,耐磨铜套(12)安装在运动架(13)内 左右两边,气缸(17)安装在运动架(13)上,气缸活塞杆与压盘(18)相连,压紧滚轮组安装 在压盘(19)上,支撑架(9)固定在底连接板(33)上,支撑架(9)上安装有用于导料的导桥 (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撑架(9)为4个,每两个之间跨距长为1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 紧滚轮组包括背紧螺母(14)、方头紧定螺钉(15)、滚轮调整座(16)、固定螺栓(20)、滚轮轴 (21)和滚轮(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 直导向轴(5)上安装有树脂垫(2)、弹簧压盖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料数控滚子车床减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导向轴(5)、耐磨铜套(6)、固定架(8)、支撑架(9)、水平导向轴(10)、耐磨铜套(12)、运动架(13)、气缸(17)、压盘(18)、压盘(19)、压紧滚轮组和底连接板(33),竖直导向轴(5)通过两端的固定块(1)与固定架(8)连接,固定架(8)安装在支撑架(9)上,水平导向轴(10)两端通过螺母固定有滑座(27),耐磨铜套(6)安装在滑座(27)内的上下端,耐磨铜套(12)安装在运动架(13)内左右两边,气缸(17)安装在运动架(13)上,气缸活塞杆与压盘(18)相连,压紧滚轮组安装在压盘(19)上,支撑架(9)固定在底连接板(33)上,支撑架(9)上安装有用于导料的导桥(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文曲圣贤马文何春艳张庆德张石银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瓦轴集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