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2490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缠绕效率的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包括相隔距离依次设置的钢丝导开装置、钢丝除污装置、钢丝电加热装置、挤出机、扩口导丝装置、储料装置、与弯曲装置以及缠绕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的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其缠绕机的缠绕模块上具有六个缠丝槽,通过精确加工,使两个缠丝槽的间距缩小,在不增大缠绕模盘体积及其他附属机械体积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部件间位置设置,可以同时进行六工位缠绕钢丝圈,相比于两圈或四圈缠绕将生产效率提高至少50%以上,提高了缠绕机及整个生产线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
技术介绍
在汽车产业中,子午线轮胎是汽车工业轮胎的发展趋势。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和带束层作为主要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周期性的拉伸、弯曲、剪切等极为复杂的作用力,是轮胎的受力骨架层。胎体帘布和带束层帘布的品质将直接影响轮胎的性能和品质,用以保证轮胎具有必要的强度及尺寸稳定性,支撑轮胎各部件,具有耐负荷,耐冲击,耐内压的作用。其所具有的强度和弹性,使轮胎使用时可复杂承受应力和多次变形,并缓和外来路面的振动和冲击,其性能决定了轮胎的品质和使用性能。钢丝圈是汽车轮胎上起承载和安全作用的一个重要部件,通常根据其断面形状进行分类,其中六角形钢丝圈主要用于载重轮胎及工程轮胎。已有技术的六角形钢丝圈生产线主要包括相隔距离依次设置的钢丝导开装置、钢丝除污装置、钢丝电加热装置、挤出机以及缠绕机。该六角形钢丝圈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为单工位或者双工位缠绕,缠绕效率低,空间利用不高,整个生产线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缠绕效率的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包括相隔距离依次设置的钢丝导开装置、钢丝除污装置、钢丝电加热装置、挤出机以及缠绕机,所述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挤出机后面的扩口导丝装置,该扩口导丝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扩口轮组,扩口轮组包括六个单槽导丝轮,其每个单槽导丝轮都通过各自对应的斜套、隔套以及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下部的支承轴上;所述每个单槽导丝轮所对应的斜套和隔套,二者同轴配合,相互紧密接触,组成一轴向与支承轴的轴向相倾斜一定角度的套筒,该套筒的内圈套在支承轴上,并且其上下两个端面与支承轴相垂直;所述斜套与隔套相接触端面与套筒轴向相垂直,斜套上安装有轴承,轴承与套筒同轴,单槽导丝轮安装在轴承上;所述六个套筒首尾相连套在支承轴上,由设置在支承轴外端的端盖将其压紧;所述支承轴与套筒之间设置有键,能够使支承轴与套筒之间周向固定;所述六个单槽导丝轮各自轴向分别与支承轴成一定角度排列,组成扩口轮组,该扩口轮组在支承轴的水平两侧边缘部分分别为进丝端和出丝端;在进丝端的所述六个单槽导丝轮边缘间距小于出丝端六个单槽导丝轮边缘间距。所述扩口导丝装置还包括分别由六个单槽导丝轮同轴并列组成的第一导丝轮组和第二导丝轮组;所述第一导丝轮组位于扩口轮组进丝端的上方,其单槽导丝轮上的导丝槽间距与扩口轮组进丝端的边缘间距相等;第二导丝轮组位于扩口轮组出丝端的上方,其单槽导丝轮上的导丝槽间距与扩口轮组出丝端的边缘间距相等。所述第一导丝轮组与扩口轮组之间、第二导丝轮组与扩口轮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压丝轮组与第二压丝轮组;该第一、第二压丝轮组分别由六个单槽导丝轮同轴并列组成。所述扩口导丝装置前端进丝方向处设置有光信号发射装置、光信号接收装置以及遮光轮组;遮光轮组由通过连杆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六个单槽导丝轮构成,六条钢丝分别经过该六个单槽导丝轮进入扩口导丝装置内;当钢丝松弛时,该松弛的钢丝所对应的单槽导丝轮能够将光信号发射装置的信号通道遮挡。所述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扩口导丝装置后面的储料装置,该储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储料装置的两端的架丝机构以及并排纵向设置的三组牵引储存机构;所述架丝机构顶部安装有第三导丝轮组;所述每组牵引储存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支架顶部安装有第四导丝轮组,支架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导丝轮组以及辊筒;两个无杆汽缸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两侧端面上,并且对应连接一移动导丝轮组;所述移动导丝轮组位于固定导丝轮组的下方并且能够在无杆汽缸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做往返运动;所述固定导丝轮组和移动导丝轮组分别由多个单槽导丝轮同轴并列组成。所述储料装置前端进丝方向处以及末端出丝方向处分别设置有汽缸,汽缸臂上安装有夹紧机构,能够将钢丝夹紧以及松开。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其缠绕机的缠绕模块上具有六个缠丝槽,通过精确加工,使两个缠丝槽的间距缩小,在不增大缠绕模盘体积及其他附属机械体积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部件间位置设置,可以同时进行六工位缠绕钢丝圈,相比于两圈或四圈缠绕将生产效率提高至少50%以上,提高了缠绕机及整个生产线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在挤出机后设置扩口导丝装置,使钢丝在扩口轮组的进丝端进入,在扩口轮组的出丝端导出,将钢丝之间的间距扩大至适当尺寸,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该扩口导丝装置,通过六个套在支承轴上并由斜套和隔套组成的套筒,有效实现了扩口轮组中的各个单槽导丝轮与支承轴之间的角度恒定,从而使进丝端和出丝端的各个单槽导丝轮边缘距离恒定。本专利技术在扩口导丝装置后设置储料装置,将钢丝在进入缠绕机之前进行缓存。当需要对缠绕机的送丝速度需要调整的时候,可以同时通过无杆汽缸对移动导丝轮组进行上下控制,调整储料装置中的钢丝量,配合缠绕机的正常工作进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扩口导丝装置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扩口导丝装置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储料装置主视4图8为图7中的牵引储存机构主视图;图9为图7中C部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储料装置的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缠绕机的侧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局部俯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缠绕机缠绕装置的截面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缠绕模盘结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3所示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夹丝模块截面示意图;图17为图16所示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包括相隔距离依次设置的钢丝导开装置1、钢丝除污装置2、钢丝电加热装置3、挤出机4、扩口导丝装置5、 储料装置6、与弯曲装置7以及缠绕机8。钢丝首先经导开装置1导开,导开后的六条钢丝进入除污装置2进行表面污物和锈迹的清除,然后进行电加热并进入挤出机进行刮胶。在挤出机中导出的六条钢丝,其间距小,扩口导丝装置5能够将其间距扩大至适当尺寸,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如图3至6所示,该扩口导丝装置5包括支撑架501、扩口轮组502以及分别由六个单槽导丝轮同轴并列组成的第一导丝轮组503和第二导丝轮组504 ;扩口轮组502包括六个单槽导丝轮,其每个单槽导丝轮都通过各自对应的斜套508、隔套509以及轴承510安装在支撑架501下部的支承轴511上;所述每个单槽导丝轮507所对应的斜套508和隔套509,二者在同一轴线上相互配合,紧密接触,组成一轴向与支承轴511的轴向相倾斜一定角度的套筒,该套筒的内圈套在支承轴511上,并且其上下两个端面与支承轴511相垂直;所述斜套508与隔套509相互接触的端面与二者组成的套筒的轴向相垂直,斜套508上安装有轴承510,轴承510与套筒同轴,单槽导丝轮507安装在轴承510上;将套筒分成斜套508和隔套509结构,并将轴承 510安装在斜套508上,有利于扩口轮组502的安装。所述六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包括相隔距离依次设置的钢丝导开装置、钢丝除污装置、钢丝电加热装置、挤出机以及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工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挤出机后面的扩口导丝装置,该扩口导丝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扩口轮组,扩口轮组包括六个单槽导丝轮,其每个单槽导丝轮都通过各自对应的斜套、隔套以及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下部的支承轴上;所述每个单槽导丝轮所对应的斜套和隔套,二者同轴配合,相互紧密接触,组成一轴向与支承轴的轴向相倾斜一定角度的套筒,该套筒的内圈套在支承轴上,并且其上下两个端面与支承轴相垂直;所述斜套与隔套相接触端面与套筒轴向相垂直,斜套上安装有轴承,轴承与套筒同轴,单槽导丝轮安装在轴承上;所述六个套筒首尾相连套在支承轴上,由设置在支承轴外端的端盖将其压紧;所述支承轴与套筒之间设置有键,能够使支承轴与套筒之间周向固定;所述六个单槽导丝轮各自轴向分别与支承轴成一定角度排列,组成扩口轮组,该扩口轮组在支承轴的水平两侧边缘部分分别为进丝端和出丝端;在进丝端的所述六个单槽导丝轮边缘间距小于出丝端六个单槽导丝轮边缘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芝泉张建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