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特别是一种能将线材端头弯折曲挠并形成圈状的打圈机结构,主要机体台板底面设有一载座,模块安装在载座上,载座底面延设一筒轴,筒轴下部设有套筒和滑块,套筒侧面具有凸块,动力单元推动滑块推顶套筒顶持筒轴上部的牵引件和衔接件,利用衔接件推动模块位移,使模块压掣线材端头而成型为圈形;由此可大幅降低现有线材端头打圈机具的购置成本和压缩其体积,并有效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线材端头弯折曲挠并形成圈状的专用打圈机,主要在机体台板上设有若干模块,由动力单元驱动机体内部构件运作,使模块依序压掣线材端头成型为圈形。
技术介绍
一般线材接续,除了最普遍的在线材端头打端连接外,还有需打成圈状,以提供设备或环境的需求,而现有线材端头打圈成型方式,由于市售的机具中并没有专用的打圈机,因此大都以端子机充用,请参照图1所示,以端子机进行线材端头打圈的实施例立体图,其中端子机1具有一可上下位移的冲头11,冲头11底端通过治具12固设若干具不等长度的冲子13,模块14对应设于冲子13下方的座体15上,当冲头11向下冲击,利用冲子13的斜面压掣模块14向内位移,使预设于模块14中的线材端头(图未示)被模块14挤压而形成圈状,前述方式虽可应用,但有下列缺点1.基本上端子机1用于线材端头打端,并不适用打圈用途,而且端子机1体积庞大、笨重且购置成本高,除使用不便利,也不符经济效益。2.端子机1的输出功率和冲击力量大,因此不仅耗电,相对的冲子13和模块14的撞击也会发出高分贝的噪音,以致产生巨大震动而令人不适的感觉,另外,其冲击力量太大,相对于仅简单的将线材弯折曲挠成圈状所需的施工作业而言,显然并不匹配。3.由于端子机1的冲击力量大,冲子11和模块14必需紧密的锁固在治具12和座体15上,因此其作业便利性不好,另外,所述冲子11与模块14的冲压,也有断损的可能。鉴于上述的不足,确实有必要加以改善,为此本技术的设计人不断研究,终于设计出一种可提供线材端头打圈的专用机具,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其中所述打圈机体积小、重量轻且制造成本低,具有轻巧、实用、耗电量低的优点,并能节省使用者的购置成本,特别适用于线材端头打圈的用途,同时符合经济效益。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其中动力单元采用压缸作为动力源最好,不仅具有适当的功率输出和扭力表现,而且动力单元作动和模块挤压线材成型为圈状,所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微小,并能控制在理想的条件,可提供给使用者舒适的作业环境。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其中模块受台板和载座定位于滑槽中,模块受衔接件推顶位移,以压掣线材端头成型圈状,因此不仅模块易于安装定位,同时机具的施力和模块受力均相当小,具有不易断损和经久耐用的使用效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于机体上设有一台板,台板上成型有沟槽,载座设于台板底面并对应沟槽成型有滑槽,模块分设于滑槽中,准梢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位于模块内部,载座的底面延设有一筒轴,筒轴下部依序设有套筒和滑块,套筒侧面对应载座滑槽向位的预定高度分设有凸块,滑块设于套筒下方,其侧面具有匣槽,筒轴底端固设在基座的轴孔中,基座设于机体的底板上,及筒轴上部相对于载座的滑槽底面设有凸耳,衔接部和牵引件与凸耳枢设,且衔接部前缘恰可结合在模块后端;牵引件底端位于套筒的凸块上方;动力单元设于底板上,且动力单元激活推顶滑块连动套筒于筒轴上线性位移。上述解决方案使本技术可以比现有的打圈机构更有效减少所占用的体积,重量轻且更轻巧实用,同时动力源推顶模块挤压线材为圈状,其产生震动、噪音微小,提供使用者舒适环境。又模块受台板和载座定位于滑槽中,位移平顺和易于安装定位,具有不易断损和经久耐用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线材端头打圈的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组合立体图。图4为图4a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组合平视图。图7为动力单元推动套筒位移并推顶牵引件连动衔接部压掣模块于滑槽中位移且将线材端头打圈的动作图。图8为线材端插入模块中抵靠于准梢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模块顺序动作压掣线材端头进行打圈的动作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现有部份1、端子机 11、冲头12、治具13、冲子14、模块15、座体本技术 20、机体21、台板22、沟槽23、穿孔24、底板30、载座32、滑槽33、凹穴34、模块341、较窄部35、顶柱351、准梢40、筒轴41、套筒411、凸块 42、滑块421、匣槽 43、凸耳431、轴孔 44、衔接部441、451、梢孔 45、牵引件46、转轴5、基座51、轴孔6、动力单元61、压缸611、推杆62、摇臂621、顶块7、线材端头 t1、t2、轴套S、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主要在机体20上设有一台板21,台板21上成型有略呈T形的沟槽22和一中心穿孔23,载座30设于台板21底面并对应沟槽22和穿孔23成型有滑槽32和凹穴33,模块34分设于滑槽32中,其顶端的较窄部341穿出沟槽22而伸出一预定高度,使模块34受台板21压持限位在滑槽22中运动,且凹穴33中埋入一顶柱35并锁固,顶柱35顶面的准梢351突出于穿孔23一预定高度而位于模块34内部,载座30的底面延设有一筒轴40,筒轴40下部依序设有套筒41和滑块42,套筒41、滑块42与筒轴40间具有轴套t1、t2,且套筒41侧面对应载座30滑槽22向位的预定高度,分设有斜锥面的凸块411,使各凸块411形成不同高度的位差,滑块42设于套筒41下方,其侧面具有匣槽421,筒轴40底端固设在基座5的轴孔51中,基座5设于机体20的底板24上,及筒轴40上部相对于载座30滑槽32的底面设有凸耳43,衔接部44下缘和牵引件45上缘设有相通的梢孔441、451,转轴46穿越该梢孔441、451而枢设于凸耳43的轴孔431中,且衔接部44前缘恰可结合在模块34后端;牵引件45与筒轴40间设有一弹簧S,其底端位于套筒41的凸块411上方;动力单元6包括压缸61和摇臂62,压缸61设于底板24上并有一推杆611,摇臂62枢设于基座5顶端,摇臂62的一端和推杆611枢接,摇臂62另一端内面设有二顶块621,顶块621套装于滑块42的匣槽421中,压缸61的推杆611伸缩位移(如图6、图7所示),推动摇臂62以基座5的枢接点往复偏摆,且推动摇臂62另一端的顶块621推顶滑块42连动套筒41于筒轴40上线性位移。借助上述构件的组成,使用者将完成剥皮的线材端头7插置于模块34,并靠抵于准梢351一侧(请参照图8、图9),动力单元6的压缸61激活,并驱动推杆611回缩,摇臂62的一端受推杆611带动偏摆,同时连动摇臂62另一端的顶块621推顶滑块42延筒轴40向上推动套筒41,套筒41侧面的各凸块411分别推移其对应的牵引件45底端,使牵引件45上缘牵动衔接部44,依序压掣模块34,使模块34于滑槽32中向准梢351位移,进而将线材端头7成型为圈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主要于机体上设有一台板,台板上成型有沟槽,载座设于台板底面并对应沟槽成型有滑槽,模块分设在滑槽中,准梢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位于模块内部,载座的底面延设有一筒轴,筒轴下部依序设有套筒和滑块,套筒侧面对应载座滑槽向位的预定高度分设有凸块,滑块设于套筒下方,其侧面具有匣槽,筒轴底端固设在基座的轴孔中,基座设于机体的底板上,及筒轴上部相对于载座的滑槽底面设有凸耳,衔接部和牵引件的凸耳枢设,且衔接部前缘恰可结合在模块后端;牵引件底端位于套筒的凸块上方;动力单元设于底板上,且动力单元激活推顶滑块连动套筒于筒轴上线性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主要于机体上设有一台板,台板上成型有沟槽,载座设于台板底面并对应沟槽成型有滑槽,模块分设在滑槽中,准梢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位于模块内部,载座的底面延设有一筒轴,筒轴下部依序设有套筒和滑块,套筒侧面对应载座滑槽向位的预定高度分设有凸块,滑块设于套筒下方,其侧面具有匣槽,筒轴底端固设在基座的轴孔中,基座设于机体的底板上,及筒轴上部相对于载座的滑槽底面设有凸耳,衔接部和牵引件的凸耳枢设,且衔接部前缘恰可结合在模块后端;牵引件底端位于套筒的凸块上方;动力单元设于底板上,且动力单元激活推顶滑块连动套筒于筒轴上线性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打圈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单元包括压缸和摇臂,压缸设于底板上并有一推杆,摇臂枢设于基座顶端,摇臂的一端和推杆枢接,摇臂另一端内面设有二顶块,顶块套装于滑块的匣槽中,压缸的推杆伸缩位移,推动摇臂以基座的枢接点往复偏摆,且推动摇臂另一端的顶块推顶滑块连动套筒于筒轴上线性位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打圈机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秋麟,
申请(专利权)人:钜纶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