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打圈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60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特别是一种能将线材端头弯折曲挠并形成圈状的打圈机结构,主要机体台板底面设有一载座,模块安装在载座上,载座底面延设一筒轴,筒轴下部设有套筒和滑块,套筒侧面具有凸块,动力单元推动滑块推顶套筒顶持筒轴上部的牵引件和衔接件,利用衔接件推动模块位移,使模块压掣线材端头而成型为圈形;由此可大幅降低现有线材端头打圈机具的购置成本和压缩其体积,并有效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线材端头弯折曲挠并形成圈状的专用打圈机,主要在机体台板上设有若干模块,由动力单元驱动机体内部构件运作,使模块依序压掣线材端头成型为圈形。
技术介绍
一般线材接续,除了最普遍的在线材端头打端连接外,还有需打成圈状,以提供设备或环境的需求,而现有线材端头打圈成型方式,由于市售的机具中并没有专用的打圈机,因此大都以端子机充用,请参照图1所示,以端子机进行线材端头打圈的实施例立体图,其中端子机1具有一可上下位移的冲头11,冲头11底端通过治具12固设若干具不等长度的冲子13,模块14对应设于冲子13下方的座体15上,当冲头11向下冲击,利用冲子13的斜面压掣模块14向内位移,使预设于模块14中的线材端头(图未示)被模块14挤压而形成圈状,前述方式虽可应用,但有下列缺点1.基本上端子机1用于线材端头打端,并不适用打圈用途,而且端子机1体积庞大、笨重且购置成本高,除使用不便利,也不符经济效益。2.端子机1的输出功率和冲击力量大,因此不仅耗电,相对的冲子13和模块14的撞击也会发出高分贝的噪音,以致产生巨大震动而令人不适的感觉,另外,其冲击力量太大,相对于仅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主要于机体上设有一台板,台板上成型有沟槽,载座设于台板底面并对应沟槽成型有滑槽,模块分设在滑槽中,准梢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位于模块内部,载座的底面延设有一筒轴,筒轴下部依序设有套筒和滑块,套筒侧面对应载座滑槽向位的预定高度分设有凸块,滑块设于套筒下方,其侧面具有匣槽,筒轴底端固设在基座的轴孔中,基座设于机体的底板上,及筒轴上部相对于载座的滑槽底面设有凸耳,衔接部和牵引件的凸耳枢设,且衔接部前缘恰可结合在模块后端;牵引件底端位于套筒的凸块上方;动力单元设于底板上,且动力单元激活推顶滑块连动套筒于筒轴上线性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打圈机结构,主要于机体上设有一台板,台板上成型有沟槽,载座设于台板底面并对应沟槽成型有滑槽,模块分设在滑槽中,准梢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位于模块内部,载座的底面延设有一筒轴,筒轴下部依序设有套筒和滑块,套筒侧面对应载座滑槽向位的预定高度分设有凸块,滑块设于套筒下方,其侧面具有匣槽,筒轴底端固设在基座的轴孔中,基座设于机体的底板上,及筒轴上部相对于载座的滑槽底面设有凸耳,衔接部和牵引件的凸耳枢设,且衔接部前缘恰可结合在模块后端;牵引件底端位于套筒的凸块上方;动力单元设于底板上,且动力单元激活推顶滑块连动套筒于筒轴上线性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打圈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单元包括压缸和摇臂,压缸设于底板上并有一推杆,摇臂枢设于基座顶端,摇臂的一端和推杆枢接,摇臂另一端内面设有二顶块,顶块套装于滑块的匣槽中,压缸的推杆伸缩位移,推动摇臂以基座的枢接点往复偏摆,且推动摇臂另一端的顶块推顶滑块连动套筒于筒轴上线性位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打圈机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秋麟
申请(专利权)人:钜纶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