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受电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4998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从送电线圈接受电力,所述送电线圈从电源接受电力并进行送电,该非接触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110、120),其通过电磁共振接受从送电线圈输送来的电力;整流器(130),其对通过受电线圈(110、120)接受到的电力进行整流;负载(150),其被供给由整流器(130)整流后的电力;和第1继电器(112),其被设置于从受电线圈(110、120)向整流器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受电装置的车辆,特别涉及以非接触的方式从车辆的外部的电源向车辆供给电力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有益于环境的车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电动车辆备受注目。这些车辆搭载产生行驶驱动力的电动机和蓄积向该电动机供给的电力的可再充电的蓄电装置。另外, 混合动力车是作为动力源搭载了电动机并且进而搭载了内燃机的车辆、作为车辆驱动用的直流电源搭载了蓄电装置并且进而搭载了燃料电池的车辆。在混合动力车中,与电动汽车同样,已知有能够从车辆外部的电源对车载的蓄电装置充电的车辆。例如,已知有能够通过充电电缆将设置于家庭的电源插座与设置于车辆的充电口连接、从而从一般家庭的电源对蓄电装置充电的所谓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另一方面,作为送电方法,不使用电源线和送电电缆的无线送电近年来受到瞩目。 作为该无线送电技术,作为有力的技术,已知有使用了电磁感应的送电、使用了电磁波的送电以及利用共振法的送电这三种技术。其中,共振法是使一对共振器(例如一对自谐振线圈)在电磁场(接近场)中共振、经由电磁场送电的非接触的送电技术,能够对数kW(千瓦)的大电力进行比较长距离 (例如数m(米))的送电(参照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25768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320079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第2007/008646号小册子非专利文献 1 :Andre Kurs et al. ,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s,,、[online] >2007 年 7 月 6 日、Science、第 317 卷、 p. 83-86、[2007 年9 月 12 日检索]、因特网 <URL :http://www. sciencemag. org/cgi/ reprint/317/5834/83. pdf>
技术实现思路
在共振法中,只要送电侧的共振器与受电侧的共振器满足进行共振的条件,便输送电力。然而,在受电系统发生了某种故障等情况下等,也存在受电侧不希望接受电力的情况。在故障等的情况下,优选紧急停止供电,保护内部的电路。在将上述的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Resonances”中公开的无线送电技术应用于向车辆供电的供电系统的情况下,在车辆不需要受电的情况下怎样进行停止受电是课题。然而,在上述文献中,对于关于停止受电的具体的结构和/或控制技术没有特别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共振法进行供电时、能够进行可靠的受电停止的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车辆。本专利技术概略而言,是一种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从送电线圈接受电力,所述送电线圈从电源接受电力并进行送电,该非接触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其通过电磁共振接受从送电线圈输送来的电力;整流器,其对通过受电线圈接受到的电力进行整流;负载,其被供给由整流器整流后的电力;和第1继电器,其被设置于从受电线圈向整流器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优选的是,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电压变换部,其为了将由整流器整流后的电力向负载供给而进行电压变换;和第2继电器,其被设置于从电压变换部向负载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更优选的是,负载为蓄电装置。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压检测部,其检测连结电压变换部与第2继电器的送电路径的电压;和控制第2继电器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没有从送电线圈进行送电时通过第2继电器将从电压变换部向负载输送电力的路径切断, 执行基于由第1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判断是否正常进行了第2继电器的切断的切断确认动作。更优选的是,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通信部,该通信部与使用送电线圈进行送电的供电装置进行通信。控制部在切断确认动作的结果是确认为正常进行了第2继电器的切断后,将第1继电器设为连接状态,使用通信部对供电装置要求送电。更优选的是,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压检测部,其检测连结电压变换部与第2继电器的送电路径的电压;第2电压检测部,其检测连结整流器与电压变换部的送电路径的电压;通信部,其与使用送电线圈进行送电的供电装置进行通信;和控制第2继电器的控制部。控制部在使用通信部对供电装置要求了停止送电后将第2继电器控制为切断状态,在由第2电压检测部检测的电压变为了预定值以下时,基于由第1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判断是否正常切断了第2继电器。更优选的是,控制部在判断为正常切断了第2继电器的情况下,将第1继电器控制为切断状态,结束受电。更优选的是,控制部在受电结束时,当正常结束时以第2继电器、第1继电器的顺序使第2继电器、第1继电器切断,当发生了需要修理的故障的异常结束时,先于第2继电器使第1继电器切断。更优选的是,负载为蓄电装置。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压检测部,其检测连结电压变换部与第2继电器的送电路径的电压;和控制第2继电器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没有从送电线圈进行送电时通过第2继电器将从电压变换部向负载输送电力的路径切断, 执行基于由第1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判断是否正常进行了第2继电器的切断的切断确认动作。更优选的是,第1继电器包括分别连接于受电线圈的两端部的继电器对。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通信部,其与使用送电线圈进行送电的供电装置进行通信;和进行第1、 第2继电器的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在切断确认动作的结果是确认为正常进行了第2继电器的切断后,将继电器对的一方设为连接状态,将另一方设为非连接状态,使用通信部对供电装置要求送电,确认是否已将继电器对的另一方正常控制为非连接状态。更优选的是,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压检测部,其检测连结电压变换部与第2继电器的送电路径的电压;和第2电压检测部,其检测连结整流器与电压变换部的送电路径的电压。控制部对供电装置要求送电,如果由第2检测部检测的电压没有上升,则判断为正常进行了继电器对的另一方的切断。更优选的是,控制部在判断为正常进行了继电器对的另一方的切断的情况下,对供电装置要求暂时停止送电,将继电器对的一方控制为非连接状态,将另一方控制为连接状态,再次对供电装置要求送电,确认是否正常进行了继电器对的一方的切断。更优选的是,控制部在确认了继电器对的另一方以及一方都能够正常执行切断后,将第1、第2继电器都控制为连接状态,对供电装置要求送电,对负载执行电力供给。本专利技术根据另一种方式,是一种车辆,该车辆具备从送电线圈接受电力的非接触受电装置,所述送电线圈从电源接受电力并进行送电。非接触受电装置包括受电线圈,其通过电磁共振接受从送电线圈输送来的电力;整流器,其对通过受电线圈接受到的电力进行整流;负载,其被供给由整流器整流后的电力;和第1继电器,其被设置于从受电线圈向整流器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优选的是,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包括电压变换部,其为了将由整流器整流后的电力向负载供给而进行电压变换;和第2继电器,其被设置于从电压变换部向负载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使用共振法进行供电时,能够进行可靠的受电停止。另外,其他的效果是能够适当地进行各种继电器的诊断。附图说明图1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供电系统的整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从送电线圈(240)接受电力,所述送电线圈(240)从电源接受电力并进行送电,该非接触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110、120),其通过电磁共振接受从所述送电线圈(240)输送来的电力;整流器(130),其对通过所述受电线圈(110、120)接受到的电力进行整流;负载(150),其被供给由所述整流器(130)整流后的电力;和第1继电器(112),其被设置于从所述受电线圈(110、120)向所述整流器(130)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从送电线圈(MO)接受电力,所述送电线圈(MO)从电源接受电力并进行送电,该非接触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110、120),其通过电磁共振接受从所述送电线圈(MO)输送来的电力; 整流器(130),其对通过所述受电线圈(110、120)接受到的电力进行整流; 负载(150),其被供给由所述整流器(130)整流后的电力;和第1继电器(112),其被设置于从所述受电线圈(110、120)向所述整流器(130)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中,还具备电压变换部(140),其为了将由所述整流器(130)整流后的电力向所述负载(150)供给而进行电压变换;和第2继电器(SMR2),其被设置于从所述电压变换部(140)向所述负载(150)输送电力的路径上,对电力进行切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负载(150)为蓄电装置,所述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压检测部(191),其检测连结所述电压变换部(140)与所述第2继电器(SMR2) 的送电路径的电压(V2);和控制所述第2继电器(SMM)的控制部(180),所述控制部(180)在没有从所述送电线圈(MO)进行送电时通过所述第2继电器 (SMR2)将从所述电压变换部(140)向所述负载(150)输送电力的路径切断,执行基于由所述第1电压检测部(191)检测出的电压判断是否正常进行了所述第2继电器(SMR2)的切断的切断确认动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中,还具备通信部(190),该通信部(190)与使用所述送电线圈(MO)进行送电的供电装置 (200)进行通信,所述控制部(180)在所述切断确认动作的结果是确认为正常进行了所述第2继电器 (SMR2)的切断后,将所述第1继电器(11 设为连接状态,使用所述通信部(190)对所述供电装置(200)要求送电。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非接触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压检测部(191),其检测连结所述电压变换部(140)与所述第2继电器(SMR2) 的送电路径的电压(V2);第2电压检测部(192),其检测连结所述整流器(130)与所述电压变换部(140)的送电路径的电压(VH);通信部(190),其与使用所述送电线圈(MO)进行送电的供电装置(200)进行通信;和控制所述第2继电器(SMM)的控制部(180),所述控制部(180)在使用所述通信部(190)对所述供电装置(200)要求了停止送电后将所述第2继电器(SMM)控制为切断状态,在由所述第2电压检测部(19 检测的电压变为了预定值以下时,基于由所述第1电压检测部(191)检测出的电压判断是否正常切断了所述第2继电器(SMR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180)在判断为正常切断了所述第2继电器(SMR2)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 继电器(112)控制为切断状态,结束受电。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中,还具备控制所述第1、第2继电器(112、SMR2)的控制部(180),所述控制部(180)在受电结束时,当正常结束时在使所述第2继电器(SMR2)切断后使所述第1继电器(112)切断,当发生了需要修理的故障的异常结束时,先于所述第2继电器使所述第1继电器切断。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真士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