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机车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2873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车体的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力机车顶盖,包括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在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之间的泡沫材料,各设备安装座或预埋在绝缘复合材料中间或粘贴在绝缘复合材料里层的下部,在最下面的绝缘复合材料层下表面设置有消除静电或电晕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能在特殊环境下(如高海拔地区、污染地区)使用,扩大了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的应用区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车体的顶盖。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顶盖所用材料都是金属材料,不绝缘。受流系流是通过绝缘子安装在顶盖上,通常情况下,按照目前的顶盖与受流系统之间的距离,受流系统上的绝缘子能够满足绝缘要求。但是,对于某种特殊环境,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绝缘性能变差,原有的设计就不能保障绝缘性能。在此情况下的使用,通常要增大受流系流与顶盖间的绝缘距离。但由于机车车辆限界的限制,采用的办法是压缩顶盖距轨面间的距离, 或是改进受流系统。但在某些情况下,压缩顶盖距轨面间的距离会导致车体空间减小,门框的净空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或出现一些其它影响机车运行的因素(如机车的通风等);而改进受流系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不能增加其绝缘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机车顶盖,解决机车或动车组在限界制约的前提下,安装在项盖上的受流系流与顶盖的绝缘距离不足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力机车顶盖,包括至少两层绝缘复合材料层,在绝缘复合材料层之间夹泡沫材料,各设备安装座或预埋在绝缘复合材料中间或粘贴在绝缘复合材料里层的下部,在最下面的绝缘复合材料层外设置有消除静电或电晕层。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说的消除静电或电晕层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方式。一种是在绝缘复合材料层外涂导电油漆;另一种方式是在绝缘复合材料层下表面粘贴一层钢丝网。如涂导电油漆或粘贴不锈钢钢丝网则通过导电油漆或不锈钢钢丝网与安装顶盖的不锈钢导轨接触形成接地,消除在绝缘层下部可能产生的静电或电晕;如粘贴钢丝网,则引出接地线形成接地,消除在绝缘层下表面可能产生的静电或电晕。绝缘顶盖无毒、无味;耐低温、抗高温蠕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极高的强度,可在-50°C 80°C的范围内和强紫外线条件下长期使用,抗老化性能良好;拉伸强度为170 MPa 500MPa,弯曲强度为220 MPa 400 MPa,但比重只有钢的1/4 1/3;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15mm厚的绝缘层其工频击穿电压大于75kV;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是金属材料的l/100(Tl/100,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氧指数彡32。绝缘复合材料可以是满足上述条件的聚脂玻璃钢或其它绝缘材料。本技术使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能在特殊环境下(如高海拔地区、污染地区) 使用,扩大了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的应用区域。在高速机车或动车组中,轻量化设计是车体(或车辆)设计的一个难点,本技术也为高速机车或动车组的顶盖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及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车顶盖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受电弓安装座,2绝缘复合材料,3钢丝网,4泡沫夹心层,5顶盖起吊座,6、7、8设备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机车顶盖,包括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2,在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之间的泡沫材料4,受电弓安装座1和各设备安装座6、7、 8等,在下面的绝缘复合材料层的下表面设置导电油漆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力机车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2),在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之间的泡沫材料(4),各设备安装座(1、6、7、8)或预埋在绝缘复合材料(2)中间或粘贴在绝缘复合材料(2)里层的下表面,在里层的绝缘复合材料层(2)的下表面设置有消除静电或电晕层。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机车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2),在双层绝缘复合材料层之间的泡沫材料(4),各设备安装座(1、6、7、8)或预埋在绝缘复合材料(2)中间或粘贴在绝缘复合材料(2)里层的下表面,在里层的绝缘复合材料层(2)的下表面设置有消除静电或电晕层。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运新闵阳春黄学君何清和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