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combination),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一方面包括已知的2’-氰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苯胺,另一方面包括其它已知的具有杀昆虫活性的化合物,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非常适用于防治植物致病真菌。已知2’-氰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苯胺具有杀真菌性能(参看WO 99-024 413)。该物质活性良好,然而,当用药量低时,有时并不令人满意。此外,已知有多种灭虫碱类物(neonicotinyl)、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苯基吡唑可用于防治昆虫(参见EP-A 0 192 060、EP-A 0580 553,Pesticide Manual,第11版(1997),No.109、110、172、323和376以及DE-A 196 53 417)。这些物质的杀昆虫活性良好,但不具有显著的杀真菌活性。现已发现含有下述物质的新型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优良的杀真菌性能,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包括式(I)的2’-氰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苯胺 以及(1)灭虫碱类,如下式所示 (吡虫啉) (噻虫啉(thiacloprid)) (噻虫 ...
【技术保护点】
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组合物包括一种由下列各项组成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以及填料和/或表面活性剂:式(Ⅰ)的2’-氰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苯胺***(Ⅰ)以及(1)灭虫碱类,如下式所示: ***(吡虫啉)(Ⅱ-a),***(噻虫啉)(Ⅱ-b),***(噻虫嗪)(Ⅱ-c),***(可尼丁)(Ⅱ-d),***(硝胺烯啶)(Ⅱ-e),***(呋虫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3-7-23 10333371.11.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组合物包括一种由下列各项组成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以及填料和/或表面活性剂式(I)的2’-氰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苯胺 以及(1)灭虫碱类,如下式所示 (吡虫啉) (噻虫啉) (噻虫嗪) (可尼丁) (硝胺烯啶) (呋虫胺)或者 (吡虫清)和/或(2)氨基甲酸酯,如下式所示 其中基团R1和R2的定义如下 R2=CH3(丙硫克百威) R2=CH3(呋线威)(III-c)R1=CH3R2=H(克百威)或者(III-d)R1=-S-N[-(CH2)3-CH3]2R2=-CH3(丁硫克百威)和/或(3)苯基吡唑衍生物,如下式所示 其中基团R3的定义如下(IV-a)R3=-CF3(锐劲特)或者(IV-b)R3=C2H5(乙虫清)和/或(4)拟除虫菊酯,如下式所示 (乙氰菊酯)和/或(5)拟除虫菊酯衍生物,如下式所示 (醚菊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达门,U瓦克亨多夫诺伊曼,R蓬茨恩,W安德施,L阿斯曼,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