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拜尔公司专利>正文

杀真菌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1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含有右述成分的新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真菌性能:A)如右式的8-叔丁基-2-(N-乙基-N-正丙基氨基)-甲基-1,4-二噁螺[5.4]癸烷和B)右式的1-(4-氯苯基)-4,4-二甲基-3-(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C)右式的三唑衍生物X=CH(OH)(=三唑醇)(Ⅲa)X=CO(=三唑酮)(Ⅲb)。(*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其中包括已知的8-叔丁 基-2- (N-乙基-N-正丙基氨基)-甲基-1,4-二嗜螺[5. 4]癸烷 和两种其它已知三唑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特别适合防治真菌。
技术介绍
已知8-叔丁基-2- (N-乙基-N-正丙基氨基)-曱基-1,4 -二-恶螺[5. 4]癸烷,1- (4-氯笨基)-4,4-二甲基-3- (1,2,4-三唑-1-基-曱基)-戊-3-醇(=戊唑醇),1 - ( 4 -氯苯氧基) -3,3-二甲基-l- ( 1,2,4-三唑-1-基)-丁-2-醇(=三唑醇)和1- (4-氯 苯氧基)-3,3 -二甲基-1 - ( 1,2,4-三唑-l-基)-丁-2 - g同(=三 唑酮)具有杀真菌性能(参考EP-A 0 281 842, EP-A 0 040 345, DE - A 2 324 010和DE - A 2 210 063 )。还已知下述化合物的混合物8-叔丁基-2- (N-乙基-N-正丙基氨基)-曱基-1,4-二喝螺[5. 4]癸烷和戊哇醇, 或8-叔丁基-2- (N-乙基-N-正丙基氨基)-曱基-1,4-二喵螺[5. 4]癸烷和三哇醇或三哇酮, 或戊峻醇和三哇醇或三唾酮可用来防治真菌(参考EP-A 0 627 163和EP-A 0 316 970)。 单独成分的活性和已知的每一情况下的两种活性成分混合物的活性都 是很好的。可是,如果使用很低的量,在一些情况下杀真菌的效力还 留有某些缺憾。
技术实现思路
现已发现新的下述活性化合物组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真菌活性 A)如下式的8-叔丁基-2- (N-乙基-N-正丙基氨基)-曱基-1,4-二 喝螺[5. 4]癸烷<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和B)下式的1- (4-氯苯基)-4,4-二曱基-3- (1,2,4-三唑 -1-基-甲基)_戊-3-醇<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和C) 下式的三唑衍生物<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X=CH(OH) (-三唑醇) (Ilia) 或X=C0 (-三唑酮) (IIIb)。令人惊奇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三种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杀真菌 活性比单独成分的活性或已知的每一情况下的两种活性成分组合物的 活性高出许多。不可预见的是,存在确实的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互补作用。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活性化合物组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及上述成分中每两种活性化合物的可能的组合物都是已知的(参考EP-A 0 281 842, EP-A 0 040 345, DE-A 2 324 010, DE-A 2 201 063, EP-A 0 316 970 和EP-A 0 627 163 )。如果在本专利技术活性化合物组合物中活性化合物以一定的重量比例 存在,则其增效作用特别明显。可是,在活性化合物组合物中活性化 合物的重量比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化。通常,对每重量份的式U) 活性化合物,配合O.l至1.5重量份,优选0.1至1.0重量份的式(II) 活性化合物和0.1至1.5重量份,优选0.1至1.0重量份的式(III)化 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真菌活性,并可用来防 治植物致病真菌,如根肿病菌纲,印菌纲,壶菌纲,结合菌纲,子嚢 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等。以属名给出的上述的一些真菌和细菌病害微生物致病可以提到的 有例如如下所述,但并不仅限于此 黄杆单胞菌属如稻白叶枯病; ,支单孢菌属如黄瓜角斑病; 欧氏4直病杆菌属如梨火疫病欧氏杆菌; 腐霉属,例如甘薯斑腐病;疫病属,例如马铃薯晚疫病;假霜霉属,例如釋草假霜霉或生姜腐败病;单轴霉属,例如葡萄霜霉病;霜霉菌属,例如豌豆霜霉病或大白茱霜霉病;白粉菌属,例如麦类白粉病;球壳霉属,例如黄瓜白粉病;柄球霉属,例如苹果白粉病;黑星菌属,例如苹果黑星病;核腔菌属,例如大麦网斑病或大麦条紋病(分生孢子型眼斑点病。 同物异名大麦网斑霉);旋孢霉素属,例如稻胡麻斑病(分生孢子型眼斑点病。同物异名 大麦网斑霉);单孢锈菌属,例如菜豆锈病; 双孢锈菌属,例如小麦叶锈病; 腥黑粉菌属,例如小麦网腥黑穗病; 黑粉菌属,例如棵黑粉菌或燕麦散黑穗病; 薄膜霉属,例如稻紋枯病; 梨孢霉属,例如稻痘病; 镰刀霉属,例如禾杆镰孢菌; 葡萄孢属,例如灰葡萄孢; 壳针孢霉属,例如小麦颖枯病; 细球壳菌属,例如小麦白叶斑病; 尾孢霉属,例如小豆褐斑病; 交链孢属,例如甘蓝黑斑病和々i尾小孑包属,例长口 柔毛4艮小尾孑包 (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特别适合防治谷物病害,如大麦网斑 病,麦尖白粉病,大麦云紋病,小麦颖枯病,小麦叶枯病和小麦叶锈病o在消灭植物病害所需的浓度下,植物对活性化合物组合有良好的 耐受性,这使得用其处理植物的地上部分、植物的繁殖原种和种子, 以及植物生长的土壤成为可能。本活性化合物可被转化成为常规的制剂,如液剂,乳剂,悬浮剂, 粉剂,泡沫剂,糊剂,颗粒剂,气雾剂,用活性化合物浸渍的天然和 合成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微细胶囊和种子包衣组合物,用于燃烧设备 的制剂,如熏蒸筒、熏蒸罐和熏蒸盘巻等,以及超低容量冷弥雾剂和 热弥雾剂。这些制剂是以已知方法生产的,例如,通过将活性成分与填充剂, 即液体溶剂,加压液化气体和/或固体载体混合而生产,制剂中可任选使用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和/或分散剂和/或成泡剂。在使用水作为 填充剂的情况下,例如,也可^f吏用有才几溶剂作助溶剂。适当的液体溶剂主要有芳香烃类,如二甲笨,曱苯或烷基萘,氯代芳烃类或氯代 脂肪烃类,如氯苯,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脂肪烃类,如环己烷或石 蜡,例如矿物油馏份,醇类,如丁醇或乙二醇及其醚和酯类,酮类,如丙酮,曱基乙基酮,曱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强极性溶剂,如二甲 基曱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以及水。液化气体填充剂或载体意为在室温 下和常压下是气体的加压液体,例如气雾推进剂,如卣代烃类以及丁烷,丙烷,氮和二氧化碳。适当的固体栽体有例如,研碎的天然矿 物,如高岭土,粘土,滑石,白垩,石英,硅镁土,蒙脱土或硅藻土, 和研碎的合成矿物,如高分散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硅酸盐。适合颗粒 剂的固体载体有例如,粉碎和分级的天然岩石,如方解石,大理石, 浮石,海泡石和白云石,以及无机和有机粉末的合成颗粒,和有机材 料的颗粒如锯末,坚果壳,玉米穗茎和烟草茎。适当的乳化剂和/或成 泡剂有例如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 烯脂肪醇醚,例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 芳基磺酸盐以及白蛋白水解产物。适合的分散剂有例如木质素亚疏 酸废液和曱基纤维素。在制剂中还可使用粘着剂如羧甲基纤维素和粉末、颗粒或胶乳状 合成聚合物,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和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磷 脂如脑磷脂和卵磷脂,和合成磷脂。其它的粘着剂可以是矿物油和植物油。可能使用的着色剂如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    A)如下式的8-叔丁基-2-(N-乙基-N-正丙基氨基)-甲基-1,4-二噁螺[5,4]癸烷    ***  (Ⅰ)    和    B)下式的1-(4-氯苯基)-4,4-二甲基-3-(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    Cl-*-CH↓[2]-CH↓[2]-*-C(CH↓[3])↓[3]  (Ⅱ)    和    C)下式的三唑衍生物    Cl-*-O-*H-X-C(CH↓[3])↓[3]  (Ⅲ)    X=CH(OH)  (=三唑醇)(Ⅲa)    或    X=CO  (=三唑酮)(Ⅲb),    其中,式(Ⅰ)活性化合物与式(Ⅱ)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0.1和1∶1.5之间,与式(Ⅲ)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0.1和1∶1.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5-5-30 19519710.01.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A)如下式的8-叔丁基-2-(N-乙基-N-正丙基氨基)-甲基-1,4-二螺[5,4]癸烷(I)和B)下式的1-(4-氯苯基)-4,4-二甲基-3-(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II)和C)下式的三唑衍生物(III)X=CH(OH)(=三唑醇) (IIIa)或X=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杜茨曼K斯藤泽尔R诗堡W雷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