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用途。该催化剂涉及含[P,0]双齿配体的第八族过渡金属配合物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该催化剂可以催化乙烯的均聚合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合。茂金属催化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成为学术界和聚烯烃工业中的研究热点。其具有活性中心单一、能产生高度均一的分子结构和组分均勻的聚合物、能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等优点,但是由于茂金属的亲电性强,中心金属离子极易与极性官能团配位而失去活性,难以实现极性单体的聚合或共聚。并且,茂金属催化剂对助催化剂MAO 的用量较大,生产成本高。为了突破茂金属催化剂的局限性,科学家们试图寻找含有0、Ν、Ρ 等配位原子基团的非茂金属催化剂来替代。后过渡金属由于其较弱的亲氧性,所以可以较好地容忍极性单体。部分后过渡催化剂可以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反应,从而为生产新型的聚烯烃材料提供了可能。但是,后过渡金属烷基化合物在催化烯烃聚合过程中的β-H消除反应与链增长相竞争,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只适合烯烃的齐聚反应。Wilheim Keim等人在US Pat. 3 737 475,U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其中:R1是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6-C30芳香烃基,所述的芳香烃基的任意位置可以单独或同时被取代基团取代,所述的取代基团是C1-C5烷基、含1-5个碳的烷氧基、卤素、卤素取代的C1-C5烷基;R2是指能够与金属配位的含氮基团(R4)3N、含膦基团(R5)3P、含硫基团(R6)2S、含氧基团(R7)2O或不存在;其中三个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三个R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两个R6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两个R7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R4、R5、R6、R7各自分别独立地指含C1-C10的烷基或C6-C15芳香烃基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其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结构式如下其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金属前体选自有机或无机镍化合物,其中镍原子的氧化态为0到2。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前体选自下组二溴化镍(II)、二氯化镍(II)、二乙酰丙酮镍(II)、环双辛二烯镍(II)、双丙烯腈镍(II)、溴化-π-烯丙基镍(II)或二环戊二烯基镍(II)。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是由镍金属前体和如下所述的配体制备的,其中配体的结构式如下6.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溶剂中,权利要求3所示的过渡金属前体与权利要求4所示的配体在甲苯中、室温下反应 12-24小时形成所述的过渡金属前体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 10到10 1 ;式中,XjpHR4J与前述权利要求1相同各基团定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于催化烯烃低聚或聚合反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直接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万大维,孙秀丽,李军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