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及其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1514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其包括两端封闭的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并行排列的两端封闭的第二风道、并排架接于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之间的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的进风道,其中,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以及进风道内部连通,且在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背向汽车座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其包括的汽车本体的座垫部与/或背靠部内置入了上述的类“H”型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当所述汽车座椅空调风道的进风道连接至空调时,能使得当驾乘者长时间坐于该汽车座椅之上时,能感受到较大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空调风道以及与其 相应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汽车领域人们对与汽车乘坐的舒适性也 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汽车内的制冷、取暖、通风设计是构成该汽车舒适性的非常重 要的一部分。目前,汽车座椅表面大部分是采用棉布、真皮或人造革来包裹的,且座椅的内 腔一般都是采用封闭设计,其不具有透气性,当夏季来临时,人体与汽车座椅直接接触 的部分,例如人体的臀部、腿部、背部就会因为该汽车座椅的不透气性而使得温度升 高,以致人体发汗,甚至发闷,以致使驾乘者感觉极其的不舒服,更甚者会导致其情绪 不佳,影响驾乘的安全性。当冬天到来时,人体与座椅接触的部分也由于没有受到相应 的加热设计,也会使得驾乘者因冷而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座椅采用封闭设计,其舒适性较低的缺陷,本 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装于汽车座椅内部的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其能 够使得该汽车座椅能够引入汽车空调的冷/暖空气,以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其包括两端封闭的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并行排 列的两端封闭的第二风道、并排架接于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之间的第三风道以及第四 风道,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的进风道,其中,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 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以及进风道内部连通,且在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 道以及第四风道背向汽车座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的 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的长度为IOcm 40cm,所述第三风道以 及第四风道的长度为5cm 30cm。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优选地,所述椭圆形的短轴的长度为3cm 4cm,长轴的长度为4cm 7cm。、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的壁厚为0.3cm 0.8cm。优选地,所述出风孔的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棱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单个出风孔的面积为0.3cm2 1.0cm2。3本技术提供的该类“H”型汽车座椅空调风道能够安装于汽车座椅的座垫 部分与/或背靠部分,并且通过将其进风道连接至汽车空调的出风口,当驾乘者坐于其 上时,能使得该汽车座椅的整体舒适性得到大的提升。且由于该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呈类“H”型设计,因此当该汽车座椅空调风道被 灌入来自汽车空调的冷/暖空气时,其能够大面积的均勻的到达驾乘者的臀部与/或背 部,因此可以缓解驾乘者因长时间坐于该汽车座椅之上时造成的臀部与/或背部的不舒 适感甚至疲劳感。除此之外,本技术提供的该类“H”型汽车座椅空调风道结构, 符合人体与汽车座椅接触时的接触面,因而具有很好的散热和透气效果。同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垫部以及背靠部,其中, 还包括置于所述座椅本体座垫部与/或背靠部内的汽车座椅空调风道。优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涡轮风机、制冷制热模块、控制器、温度检测模 块,其中,所述汽车座椅空调风道连接至所述涡轮风机的第一出风口,所述涡轮风机的 第二出风口连接至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无用风室,所述涡轮风机的进风口连接至所述制 冷制热模块的有用风室,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被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空调风道的出风孔附 近,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涡轮风 机的电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电输入端。本技术提供的该汽车座椅由于在其包括的汽车本体的座垫部与/或背靠部 内置入了上述的类“H”型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当所述汽车座椅空调风道的进风道连接 至空调时,能使得当驾乘者长时间坐于该汽车座椅之上时,能感受到较大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空调风道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空调风道的一种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 空调风道100,其包括两端封闭的第一风道10、与所述第一风道10并行排列的两端封闭 的第二风道20、并排架接于第一风道10以及第二风道20之间的第三风道30以及第四风 道40,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三风道30以及第四风道40的进风道50,其中,所述第一风道 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第四风道40以及进风道50内部连通,且在所述第一风 道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以及第四风道40背向汽车座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出风 孔60。优选地,对于普通的汽车座椅,其高度一般会大于其宽度,为了使得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汽车座椅空调风道100安装于汽车座椅之后,能够最大面积的作用于人体,例 如人体的背部或臀部,所述第一风道10以及第二风道2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风道30以 及第四风道的长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道10以及第二风道20的 长度为IOcm 40cm,所述第三风道30以及第四风道的长度为5cm 30cm。当然, 对于不同类别的汽车座椅,其大小尺寸会有所不同,因此其相应的汽车座椅空调风道100 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尺寸更改,这里不对各种具体的实施情况作详细的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以及第四风道40的横截 面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短轴的长度为3cm 4cm,长轴的长度为4cm 7cm。优 选地,所述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以及第四风道40的壁厚为0.3cm 0.8cm。整体而言,该汽车座椅空调风道100呈扁状,此种结构设计,可以使该汽车座椅 空调风道100在布置入汽车座椅内部时,该汽车座椅空调风道100与人体接触的面积增 加,因此当冷/暖风通过该风道散发出来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作用于人体,因此可以提 高冷/暖风的利用率,增加人体的舒适感。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以及第四风道40背向 汽车座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出风孔60,所述出风孔6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半圆形、 棱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单个所述出风孔60的面积为0.3cm2 1.0cm2。 在具体制作时,所述出风孔60的排布可结合实际的汽车座椅的形状而定,出风孔60的数 量以及出风孔60的面积大小也可以综合汽车座椅的形状以及汽车空调的实际情况而定。所述进风道50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汽车空调的涡轮风机 出风口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横截面的 形状为矩形,且该进风道50在进风口位置的内径和涡轮风机的外径相同,以便使得该进 风道50的进风口与涡轮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端封闭的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并行排列的两端封闭的第二风道、并排架接于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之间的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的进风道,其中,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以及进风道内部连通,且在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背向汽车座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娅鹏陈学刚杜晓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