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热电元件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376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热电元件的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吸入端口、座椅入口和排出端口,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而从外部被引入到所述壳体中,所述座椅入口向车辆座椅供给空气,一部分从外部被引入的所述空气通过所述排出端口被从所述壳体排出到外部;鼓风机单元,所述鼓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通过第一电机而运行,从而将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到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空气通过所述座椅入口供给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和热电元件,所述热电元件设置在所述吸入端口和所述座椅入口之间,并且对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到所述壳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热电元件的热交换器,更特别地,涉及这样的一种热交换 器,其中使得热交换能够进行的热电元件单元与鼓风机一体地设置。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配备有包括冷却器和加热器的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用于控制车 辆内部的温度。然而,所述空调系统不具有控制车辆座椅的温度的功能。在夏天,即使坐在车 辆座椅上的使用者通过操控冷却器而降低了车辆内部的温度,座椅也只能相对较慢地冷 却下来。此外,使用者可能会在由于身体热量而容易出汗的臀部和后背罹患痱子。在冬天,即使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使用者通过操控加热器而提高了车辆内部的温 度,座椅仍会在加热器使空气变暖之前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状态。因此,使用者可能会 感觉到臀部或后背的寒冷或冰冷。因此,近来,进一步地提出了 一种座椅专用的加热及冷却系统,其设计成控制 座椅的温度。这种车辆座椅加热及冷却系统的实例将通过参考图1进行说明。所述的车辆座椅加热及冷却系统安装在车辆座椅下方,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和就 坐部分。所述加热及冷却系统包括第一管道2,其与所述靠背相联;第二管道4,其与 所述就坐部分相联;以及鼓风机1,其将空气吹入到管道2和4中。热电元件壳体3和 5分别联接到管道2和4的前端上,并且热电元件单元(未示出)分别安装在热电元件壳 体3和5的内部。热电元件壳体3具有两个空气出口 3a和3b。空气出口 3a用于向座椅供给经过 热电元件单元加热或冷却了的空气,空气出口 3b用于从车辆排出空气。热电元件壳体5 也具有两个空气出口 5a和5b,它们的功能基本上与热电元件壳体3的两个空气出口的功 能相同。当热电元件用于对将被供给到座椅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在所述热电元件 的一侧被加热,但在所述热电元件的另一侧被冷却。从而,需要从车辆中排出冷却了的 空气。为此目的,所述热电元件壳体既具有用于将空气供给到座椅中的空气出口 3a或 5a,还具有从车辆中排出空气的出口 3b和5b。此外,出口 5b与排出管道6相连接,该 管道6连通到车辆的外部。然而,因为冷却或加热空气的热电元件分别位于每个管道的前端,所以在上述 的相关技术的车辆座椅加热及冷却系统中需要较多的热电元件。因此,位于所述座椅加 热及冷却系统的多个位置上的昂贵的热电元件提高了该系统的价格,同时使得难于对该系统进行安装。此外,需要电源电压使所述热电元件进行工作。在相关领域的座椅加热及冷却 系统中,这使得用于热电元件的电源线变得复杂,并且降低了设计的自由程度。公开于本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 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具有热电元件的热交换器,其与鼓风机一体地 安装,而不是单独地安装在一个连通到车辆座椅的管道上,从而生产成本能够得以降 低,所述管道的结构可以被简化,并且座椅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可以易于安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所述的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吸 入端口、座椅入口和排出端口,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而从外部被引入到所述壳体中, 所述座椅入口向车辆座椅供给空气,一部分从外部被引入的所述空气通过所述排出端口 被从所述壳体排出到外部;鼓风机单元,所述鼓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 且通过第一电机而运行,从而将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到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空气通过所 述座椅入口供给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和热电元件,所述热电元件设置在所述吸入端口 和所述座椅入口之间,并且对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到所述壳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控制 (heat-control)。所述热电元件可以将所述吸入端口分隔成上流动通道和下流动通道,并且其中 所述鼓风机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流动通道中,所述排出端口形成于所述下流动通道。所述热交换器可以还包括第一散热片,其连接于所述热电元件的上表面,并 且设置在所述上流动通道中;和第二散热片,其连接于所述热电元件的下表面,并且设 置在所述下流动通道中,从而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吸入端口和所述座椅入口相联,所 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吸入端口和所述排出端口相联。所述热交换器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出端口中的风扇单元,其中所述风扇单 元通过所述排出端口将空气排出所述壳体,所述空气通过所述热电元件的所述第二散热 片进行加热控制,其中所述风扇单元被驱动所述鼓风机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轴驱 动,并且其中所述热电元件具有孔,所述旋转轴通过该孔而延伸并且与所述风扇单元连接。设置在所述排出端口中的所述风扇单元可以被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壳体可以包括上壳体、中间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中间壳 体彼此相联以限定第一空间和所述座椅入口,所述鼓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部,其中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彼此相联以限定第二空间和所述吸入端口,所述热 电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内部,并且其中所述排出端口形成于所述热电元件下方的下 壳体中。所述热交换器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第一分隔薄 膜,从而分别限定了形成所述上流动通道的上孔和形成所述下流动通道的下孔,其中所 述第一分隔薄膜防止两部分空气彼此混合,其中一部分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的所述上孔引入到所述第二空间中并且通过所述热电元件的所述第一散热片进行加热控制,另一 部分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的所述下孔引入到所述第二空间中并且通过所述热电元件的 所述第二散热片进行加热控制。所述热电元件单元包括热电元件,所述第一分隔薄膜从所述热电元件延伸出来 以形成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所述热交换器可以还包括将所述第二空间分成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的第二 分隔薄膜,其中所述上输出端口接收通过所述第一散热片进行加热控制的空气,所述下 输出端口接收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片进行加热控制的空气。所述第二分隔薄膜可以从所述热电元件延伸出来以形成所述上输出端口和所述 下输出端口。所述鼓风机单元可以包括多叶式(Sirocco)风扇,并且设置在所述排出端口中的 所述风扇单元包括轴向风扇,其中所述座椅入口包括至少两个座椅入口并且在所述壳体 的圆周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热交换器可以包括上壳体;中间壳体,其中所述 上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彼此相联以限定第一空间和座椅入口,鼓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第 一空间内部;下壳体,其中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彼此相联以限定第二空间和吸入 端口,热电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内部,并且其中所述下壳体在其中限定排出端口, 风扇安装在所述排出端口中;和分隔薄膜,所述分隔薄膜设置在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下 壳体之间,从而将所述吸入端口分成上孔和下孔,其中所述分隔薄膜防止两部分空气彼 此相互混合,其中一部分空气引入到所述第二空间中并且通过所述热电元件进行加热控 制,另一部分空气引入到所述第二空间中并且通过所述热电元件进行加热控制,从而通 过所述上孔引入的空气在与所述热电元件发生热交换后通过所述座椅入口供给到车辆座 椅,并且从而通过所述排出端口引入的空气在与所述热电元件发生热交换后通过所述下 孔排出到外部。在相关领域的加热和冷却系统中,热电元件壳体设置在管道的前端,并且热电 元件是单独地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相反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案,具有热电元 件的热交换器具有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吸入端口,空气通过该吸入端口而从外部被引入到所述壳体中;座椅入口,所述座椅入口向车辆座椅供给空气;和排出端口,一部分从外部被引入的所述空气通过该排出端口被从所述壳体排出到外部;鼓风机单元,所述鼓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通过第一电机而运行,从而将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到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空气通过所述座椅入口供给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和热电元件,所述热电元件设置在所述吸入端口和所述座椅入口之间,并且对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到所述壳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丈秀吴万周田德财郑旭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穆丹韩国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