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及用其制备的挠性覆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7841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及用其制备的挠性覆铜板,该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柔性苯并噁嗪树脂、含硅环氧树脂、合成橡胶、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氮系阻燃剂、芳香胺类固化剂、咪唑类固化促进剂、抗氧剂、离子捕捉剂、无机填料、及溶剂。使用该组合物制备的挠性覆铜板包括聚酰亚胺绝缘膜、涂覆于聚酰亚胺绝缘膜上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涂层、以及压合于该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涂层上的铜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无卤无磷,具有优异的柔软性,用该组合物制备的挠性覆铜板具备优异的柔软性、耐热性及加工性能,阻燃性达到UL94 VTM-0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 合物及用其制备的挠性覆铜板。
技术介绍
目前,实现挠性覆铜板无卤阻燃的主要技术途径是以热塑性树脂或橡胶增韧环 氧树脂,此环氧树脂包括含磷环氧和一些特殊结构的环氧,同时添加其它含磷化合物和 一定量的氢氧化铝等无机填料辅助阻燃,采用DDS或酚醛树脂作为含磷环氧树脂的固化 剂组成树脂组合物。特开2004-331787公开了一种无卤树脂组合物,以含硅环氧和联 苯环氧作为主体树脂,配合使用含磷阻燃剂实现无卤阻燃,此外如特开2008-266531、 W02007063580、特开 2006-332150、特开 2006-70176、CN 1847352A、CN 1865382A 等均添加有机磷系阻燃剂和其它无机填料来协助阻燃,一方面以此所制备的板材的力学 性能不佳,且存在加工或后续使用过程中小分子填料向表面渗出或迁移的危害;另一方 面,磷化合物本身的吸水率会随着添加量增加而增加,且未来最终处理含磷废弃物仍可 能会对地球水生环境造成危害,因其会水解导致河川或湖泊优氧化,衍生另一个环境课 题,所以本体阻燃技术和氮系阻燃剂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挠性覆铜板(FCCL) 的柔软性一直是FPC比较重视的性能之一,产品是否柔软对FCCL的操作性有很大的影 响,尤其在用于模组板时,这一性能显得更为重要。无卤无磷FCCL的制备方法已有公开,如US2010/0063217等采用二酐和含硅二胺合成含硅聚酰亚胺树脂,然后与阻燃性较好的环氧树脂混合,进而获得一种无商无磷 的FCCL。该方法的缺点是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须采用高沸点溶剂进行复杂的合成,且固化 温度较高,对生产效率和能耗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柔 软性,且以此制备的FCCL柔软性极佳,工艺参数与普通FCCL相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 物制备的挠性覆铜板,其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耐热性及加工性能,阻燃性达到UL94 VTM-O 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按固体 重量份计算,其包括组分及其重量份如下柔性苯并噁嗪树脂10-50份、含硅环氧树脂 10-50份、合成橡胶10-35份、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10-25份、氮系阻燃剂1_30份、芳 香胺类固化剂1-30份、咪唑类固化促进剂0.01-1.0份、抗氧剂0.01-1.0份、离子捕捉剂 0.01-2.0份、无机填料0-100份、及溶剂适量;其中,固体组分溶于有机溶剂,固体组分 占总重量百分比的30-40%。同时,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制备的挠性覆铜 板,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涂覆于聚酰亚胺薄膜上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 物层、以及压合于该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层上的铜箔;其中,聚酰亚胺 薄膜的厚度为10-100μιη,铜箔为压延铜箔或电解铜箔,厚度为9-70μιη,涂胶厚度 为10-35μιη;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涂层的干燥厚度为5-45μιη,优选 5-20 μ 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无卤无磷, 以腰果酚型苯并噁嗪和含硅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在有效降低橡胶用量的前提下保证树 脂组合物优异的柔软性,配合使用含氮阻燃剂,通过简单的混合即可获得无卤无磷的树 脂组合物。且用该组合物制备的挠性覆铜板具备优异的柔软性、耐热性及加工性能,阻 燃性达到UL94 VTM-O级。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由柔性苯并噁嗪树脂、含硅环氧树 月旨、合成橡胶、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氮系阻燃剂、芳香胺类固化剂、固化促进剂、 填料和有机溶剂组成。上述组分的重量配比(按固体重量份计算)为 柔性苯并噁嗪树脂10-50份;含硅环氧树脂10-50份;合成橡胶10-35份;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10-25份;氮系阻燃剂1-30份;芳香胺类固化剂1-30份;固化促进剂0.01-1.0份;抗氧剂0.01-1.0 份;离子捕捉剂0.01-2.0份;填料0-100 份;有机溶剂适量。其中,固体组分溶于有机溶剂,固体组分占总重量百分比的30-40%。各组分详述如下(1)柔性苯并噁嗪树脂所述的柔性苯并噁嗪树脂为腰果酚型苯并噁嗪树脂,目前常用的双酚A型苯并 噁嗪和双酚F型苯并噁嗪的某些性能表现优异,而另一些性能尚嫌不足,如其耐热性远 优于普通环氧树脂,但脆性也比较大,难以应用在FCCL中。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新型的高 柔性的苯并噁嗪树脂,扬长避短以期获得均衡的性能和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该苯并噁 嗪树脂选用高柔性的腰果酚作为单体之一,获得带有长链烷基的苯并噁嗪,其结构式如 下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固体重量份计算,其包 括组分及其重量份如下柔性苯并噁嗪树脂10-50份、含硅环氧树脂10-50份、合成橡胶 10-35份、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10-25份、氮系阻燃剂1-30份、芳香胺类固化剂1_30 份、咪唑类固化促进剂0.01-1.0份、抗氧剂0.01-1.0份、离子捕捉剂0.01-2.0份、无机填 料0-100份、及溶剂适量;其中,固体组分溶于有机溶剂,固体组分占总重量百分比的 30-40% 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苯 并噁嗪树脂为腰果酚型苯并噁嗪树脂,采用腰果酚作为单体之一,获得带有长链烷基的 苯并噁嗪,其化学结构式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橡 胶,所述合成橡胶为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其中丙烯腈含量为18-50质量%,共聚物分 子链末端被羧基化,以及丙烯腈、丁二烯和含羧基的单体的共聚橡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 类固化剂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或二苯甲烷二胺,固化剂胺当量 与环氧树脂的当量比为0.5-1.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捕 捉剂为超微离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 类固化促进剂为2-甲基咪唑、1-氰乙基-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 咪唑、1-氰乙基-2-乙基-4-甲基咪唑、2-i烷基咪唑、1-氰乙基-2-i^ —烷基咪 唑、十七烷基咪唑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无机填料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沸石、硅 灰石、二氧化硅、氧化镁、硅酸钙、碳酸钙、粘土、滑石及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物;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 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制备的挠性覆铜 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涂覆于聚酰亚胺薄膜上的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 树脂组合物层、以及压合于该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层上的铜箔;其中,聚 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10-100 μ m,铜箔为压延铜箔或电解铜箔,厚度为9-70 μ m,涂胶 厚度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柔性的无卤无磷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固体重量份计算,其包括组分及其重量份如下:柔性苯并噁嗪树脂10-50份、含硅环氧树脂10-50份、合成橡胶10-35份、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10-25份、氮系阻燃剂1-30份、芳香胺类固化剂1-30份、咪唑类固化促进剂0.01-1.0份、抗氧剂0.01-1.0份、离子捕捉剂0.01-2.0份、无机填料0-100份、及溶剂适量;其中,固体组分溶于有机溶剂,固体组分占总重量百分比的30-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生鹏茹敬宏伍宏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