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67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制剂由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的重量比为5∶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对耐药菌株具有协同和累加抗菌作用,具有充分的临床、文献和动物试验依据,可增强临床抗菌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将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
技术介绍
各种微生物感染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自从人类专利技术了抗菌药物以来,人类战胜了许多细菌引起的疾病。几十年来,人类专利技术了大量的抗菌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已经不下200种之多,并且仍以每年平均10种以上新的抗菌药物问世的速度在增长。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题。细菌在大范围选择性压力下,保留了它们中最耐药的菌株,而这种耐药性可以在细菌间传播,耐药细菌又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因而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在逐渐增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多、最重要的一类抗生素这类药物的优点是抗菌广谱、毒副作用较少见,但因此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某些品种的耐药情况也比较严重。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具有一典型或不典型的β-内酰胺环,该环为抗生素的主要活性部位,此环一旦被水解破坏,抗菌素就将失去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引起该类药物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产β-内酰胺酶细菌所造成的临床耐药性感染,研制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他唑巴坦钠是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广谱的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能有效抑制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各种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如TEM-1、2,OXA-1、2、3,SHV-1,HMS-1,PSE-3、4等,对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拟杆菌产生的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以及葡萄球菌产生的青霉素酶也有抑制作用。对Mitsuhashi和Yamaguchi分类的青霉素酶(Pcase)和头孢菌素酶(CEPase)和头孢呋辛酶(Cxase)抑制作用强于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该药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极强抗菌活性;产β-内酰胺酶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杆菌、淋球菌、肺炎球菌、A组和B组溶血型链球菌均对其高度敏感;对绿脓杆菌和厌氧菌有低度抗菌作用;对肺炎链球菌、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仍有较好抗菌作用。头孢噻肟钠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某些超广谱质粒介导β-内酰胺酶可水解头孢素及单酰胺类抗生素,特别表现为相应的产酶菌对头孢噻肟钠耐药。从临床感染性疾病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均对头孢噻肟钠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为7%-87.5%,总耐药率为2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耐药菌株具有协同和累加抗菌作用的复方制剂。本专利技术的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是由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头孢噻肟钠的化学名为(6R,7R)-3--7--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辛-2-烯-2-甲酸钠盐,其英文名称为Cefotaxime Sodium,分子式为C16H16N5NaO7S2,化学结构式如下 他唑巴坦钠的化学名为(2S-(2α,3β,5α)-3-甲基-7氧代-3-(1H-1,2,3-三唑-1-甲基)-4-硫杂-1-氮杂双环庚烷-羧酸钠-4,4二氧化物,其英文名称Tazobactam Sodium,分子式为C10H12N4NaO5S,化学结构式如下 头孢噻肟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他唑巴坦钠是半合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专利技术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的MIC均较相应配比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及单组分头孢噻肟钠小。通过体外抗菌试验发现,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对所试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其它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其它克雷伯菌、沙雷属菌的抗菌活力均显著强于单组分头孢噻肟钠;体内抗菌试验也发现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可显著提高对所试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的体内抗菌效果,而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显示,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不增加单组分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的毒性。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具有充分的临床、文献和动物试验依据,可增强临床抗菌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将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由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按5∶1(重量比)配比组成复方制剂。首先制备他唑巴坦钠,由他唑巴坦钠200g与注射用水制成混合悬浮液,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6.3±0.1得到他唑巴坦钠溶液,经过注射用活性炭脱色、除菌滤过、冷冻干燥得到他唑巴坦钠冻干粉,粉碎后得到他唑巴坦钠粉;再将头孢噻肟钠1000g与他唑巴坦钠混合均匀,分装1000瓶,即得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按5∶1(重量比)配比组成复方制剂。体内抗菌试验显示5∶1配比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可显著提高头孢噻肟钠单用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的体内抗菌效果,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的ED50分别为157.1、5.2、219.1mg/kg,比单组分头孢噻肟钠分别低2.3、12.8、2.7倍;体外抗菌试验显示,5∶1配比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对所试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其它假单胞菌(包括施氏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沙雷属菌的抗菌活力均显著强于单组分头孢噻肟钠。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制剂包括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其中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的重量比为5∶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制剂由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的重量比为5∶1。本专利技术的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对耐药菌株具有协同和累加抗菌作用,具有充分的临床、文献和动物试验依据,可增强临床抗菌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将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文档编号A61P31/04GK1425376SQ0212582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阎彬 申请人:海南国瑞堂制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制剂包括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其中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的重量比为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彬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国瑞堂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