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车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车架后尾座 结构。
技术介绍
矿用自卸车是矿用运输车,属于矿山开采设备之一,主要用于矿山的矿石及其它 散料的运输,矿用自卸车车架作为整车的基体,不仅联接、支撑其它各大零部件,而且承受 着车辆本身及各种载荷,其在整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普遍使用的矿用自卸车车架及悬缸结构是由各种板厚、形状各异的钢板和圆 管组焊而成的,一般包括保险杠总成、前纵梁总成、圈梁总成、后纵梁总成、扭力筒总成及后 尾座总成,在后尾座总成末端还连接有一后悬缸,现有矿用自卸车车架后尾座总成与后悬 缸经一耳形结构(耳板)连接,耳形结构为与后尾座总成相同的铸钢件,耳形结构10内侧 与后尾座的连接处多采用两端直线加中间圆弧形式的过渡结构,如图1所示,该圆弧的圆 心在耳形结构10的上部,与铰接孔11的孔心远离。然而,矿用自卸车受其恶劣的工作环境影响,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车 轮难免会碰到凸起物,此时对角位置的一前轮、一后轮极有可能出现悬空,其他两轮着地的 情况,再加上车架自身的结构,这时与后悬缸连接的耳板则成为应力的集中区,在这种情况 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自卸车车架结构,依次包括保险杠总成(1)、前纵梁总成(2)、圈梁总成(3)、后纵梁总成(4)、扭力筒总成(5)及后尾座总成(6),所述后尾座总成(6)末端设有一耳形结构,车辆后悬缸(7)经该耳形结构与所述后尾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形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耳板(8),所述耳板(8)末端与后尾座经以耳板铰接孔(9)孔心为圆心的圆弧过渡连接,所述耳板末端与铰接后的所述后悬缸杆头最大外径的间隙为15mm~3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辉,李洲,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