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后车架,特别涉及一种装载机后车架,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装载机后车架都比较长,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和散热器布置方 向与车架长度方向平行,导致整机长度比较长,转弯半径大,通过性差,不适合在相对 狭小的场地作业,并且该类型车架材料及制造成本比较高,制造难度高,车架尾部作为 外观件需要很大的打磨量,综合成本比较高。另一种后车架相对比较短,发动机与散热器布置方向与车架长度方向垂直,即 发动机横置,但是目前发动机横置的后车架结构过于复杂,焊接量大,制造成本比较尚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整机长度缩短发动机横置、结构简单、制造成 本低的装载机后车架。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载机后车架,包括铰接座、左侧梁、右侧梁、尾板和中梁架;左、右侧梁通 过铰接座、中梁架、尾板连接形成整个后车架的框架结构,铰接座位于后车架的前部, 中梁架位于后车架中部,尾板位于后车架尾部;所述后车架前部设有驾驶室前安装支 座,后车架中部设有驾驶室后安装支座;后车架后部设有发动机安装支座,该发动机安 装支座设于左、右侧梁内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机后车架,包括铰接座(1)、左侧梁(2)、右侧梁(3)、中梁架(4)和尾板(5),左、右侧梁(2、3)通过铰接座(1)、中梁架(4)、尾板(5)连接形成整个后车架的框架结构,铰接座(1)位于后车架的前部,中梁架(4)位于后车架中部,尾板(5)位于后车架尾部,所述后车架前部设有驾驶室前安装支座(6),后车架中部设有驾驶室后安装支座(7),后车架后部设有发动机安装支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梁(2、3)由梁体(21)和两块支撑板(22)构成,所述梁体(21)一端与铰接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2)固定连接,左、右侧梁(2、3)通过支撑板(22)与尾板(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光,申硕,罗石忠,杜丹,王云华,刘昕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