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内构件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534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板料经过一次行程就能实现多工位加工的级进模。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下模具冲压力较小的一端设压力平衡器,压力平衡器向下受压过程中其对上模具的阻力逐渐递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液晶内构件生产过程中,能使级进模各个部分保持压力平衡,从而保证内构件加工精度、且提高级进模使用寿命的液晶内构件级进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金属塑性加工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钢板料经过 一次行程就能实现多工位加工的级进模。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品技术的进步,液晶电视已越来越普及到千家万户,随之 而来的是激励的市场竞争;对于注意零部件背板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进一 步减轻液晶内构件的设计重量和厚度,提高液晶背板的经济性,而且要保证内构件有足够 的强度和精度,这就要求内构件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各工位的平行度和不能产生扭曲现 象,但内构件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不同工位,涉及到的特征包括切形、拉伸等,如何保 证各工位都能符合加工要求,具有很高的难度。在内构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多工位的操作,但各工位在内构件上的分布 位置时不均勻的,这就造成在内构件制造过程中,内构件各部所受压力不一致,由此级进模 各部受到的压力也不一致;这就造成级进模在各部之间存在压力差,从而容易产生振动,使 各个模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生产出来的内构件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这种模头 的异位会使模头收到一个斜向的挤压力,造成模头的损伤,这样会进一步的降低内构件的 加工精度。由上述可知,现今的级进模模具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内构件的加工精度难以得 到保证,内构件的废品率较高;2)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内构件的加工成本,不利经济 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液晶内构件生产过程中,能使级 进模各个部分保持压力平衡,从而保证内构件加工精度、且提高级进模使用寿命的液晶内 构件级进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下模具冲压力较小的 一端设压力平衡器,压力平衡器向下受压过程中其对上模具的阻力逐渐递减。所述的压力平衡器为4个,分设在下模具冲压力较小一端的四周边角处。所述压力平衡器调整压力范围为0-20KN。所述的压力平衡器包括一设置在下模具上的活塞缸,活塞缸向上延伸出一活塞 杆,活塞缸的的侧面上设可使活塞缸下缸气体流出的阀门。所述活塞缸上上设有气体流量计,用以检测下缸气体流出的速度和调整下缸气体 流出的速度。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下模具上设置压力平衡器,该压力平衡器 可以补偿级进模压力较小部的压力,使级进模各部压力保持一致;2)因级进模在工作过程 中,级进模各部之间存在的压力差会随之变化,本技术的压力平衡器的平衡压力会随之变化,以能最大限度的是级进模在任一时刻保持各部的压力平衡;3)由于压力平衡器的 平衡,使得由本技术制造出的内构件加工精度得到了较为稳定的保证,产品成品率高, 且由于级进模始终能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使得级进模的使用寿命大幅图提高,成产成本 得到极大的下降;4)本技术只在原来级进模的基础之上加压力平衡器,结构简单、改 造成本低,对于现存在的级进模都能很快的改造成本技术的结构,具有极好的实用效 果,避免了现有级进模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模具、2为内构件、3为下模具、4为压力平衡器。图2为压力平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5为活塞缸、6为活塞杆、7为阀门。图3为本技术下模具的俯视图图4为现有级进模下模具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3,下模具3冲压力较小的一端设压力平衡器4 ; 本技术为了使平衡效果更好,综合积极效益,在下模具3冲压力较小一端的四周边角 处各设一个压力平衡器4,共计四个,因为只设置一个难以稳定有效的调整级进模各部的压 力差;但如果压力平衡器4设置过多的话,一会造成各个压力平衡器4之间的同步性能难以 得到保证,影响压力平衡效果;二由于级进模工位过多,设置过多容易造成对级进模各工位 的影响;故综合考虑,本技术设置四个压力平衡器4。进一步的,级进模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模头的冲压力将会逐渐变小,将会造成各部 之间的压力差变小,这说明级进模刚工作时各部的压力差最大,而后逐渐减小;这就要求压 力平衡器4刚受压时其应该提供最大的补偿力,然后逐渐递减,为此本技术的压力平 衡器4可采用以下结构压力平衡器4包括一设置在下模具3上的活塞缸5,活塞缸5向上 延伸出一活塞杆6,活塞缸5的的侧面上设可使活塞缸5下缸气体流出的阀门7 ;活塞缸5 上上设有气体流量计,用以检测下缸气体流出的速度和调整下缸气体流出的速度,据此结 构,本技术的压力平衡器4可以根据级进模工作过程的进展,调整压力补偿值,使级进 模4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能保持整体的压力平衡,以保证冲压后的内构件2平面度得到保证, 精度得到有效保证。根据时间经验,本技术压力平衡器调整压力范围为0-20KN。权利要求液晶内构件级进模,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具冲压力较小的一端设压力平衡器,压力平衡器向下受压过程中其对上模具的阻力逐渐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内构件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平衡器为4个, 分设在下模具冲压力较小一端的四周边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内构件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器调整压力 范围为0-20K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内构件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平衡器包括一 设置在下模具上的活塞缸,活塞缸向上延伸出一活塞杆,活塞缸的的侧面上设可使活塞缸 下缸气体流出的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内构件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上上设有气体 流量计,用以检测下缸气体流出的速度和调整下缸气体流出的速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钢板料经过一次行程就能实现多工位加工的级进模。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下模具冲压力较小的一端设压力平衡器,压力平衡器向下受压过程中其对上模具的阻力逐渐递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液晶内构件生产过程中,能使级进模各个部分保持压力平衡,从而保证内构件加工精度、且提高级进模使用寿命的液晶内构件级进模。文档编号B21D37/10GK201684841SQ20102016951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王新湧 申请人:扬州广菱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晶内构件级进模,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具冲压力较小的一端设压力平衡器,压力平衡器向下受压过程中其对上模具的阻力逐渐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湧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广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