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大红袍茶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中的极品,首重“岩韵”,久有大家闺秀之称,其历史悠久,品质 优异。而大红袍作为武夷“四大名揪”之首,其名始于清代,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素有“岩茶 之王”的美称,被誉为“中国茶王”,因其品质高贵而成为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经过二十 多年推广和制茶工艺的改进,大红袍已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国家技术监督总局也已公布了 制作大红袍质量强制性标准。优质的大红袍茶应当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 色橙黄明亮,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香气馥郁,有兰花香且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同 时耐冲泡,冲泡七、八次应仍有香味。大红袍的制作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制作工艺最 复杂的茶类。工艺中的每个环节都极易对茶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制茶条件的不同,产品中 的内含物成分也有显著不同。因此,传统的大红袍制茶工艺一般为手工操作,且不同厂家各 有不同的制茶手法。手工操作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茶品品质,但受工序繁杂及制茶师 傅水平所限,现有的大红袍市售量低,价格高,无法真正广泛进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红袍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晒青,取3-4叶开面新梢,置于24-25℃温度60-65%湿度环境中,先于16000-16200lx光强下萎凋17-18min,然后静置20-22min,再于16000-16200lx光强下萎凋5-6min,然后于17-18℃温度60-65%湿度环境中静置30-40min,萎凋过程中,每5-6分钟翻动叶片一次;b、摇青,按每个摇笼内装入1/2摇笼体积的叶片的比例将步骤a所得叶片置入摇青机的摇笼内,于19-20℃温度72-75%湿度条件下摇青6次,每次摇青后对叶片进行静置摊放;其中,第一、二次摇青时,摇笼转速均为7-8 ...
【技术特征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