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勤君专利>正文

自控温式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908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控温式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加热装置为燃气灶,外接一储气瓶,其特征在于:炒茶机还包括设于外桶旁侧的控制盒体、悬空设于内锅空间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加热装置与储气瓶之间的防爆电磁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盒体相连,且控制盒体的电气输出端连接至防爆电磁阀。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供气端防爆电磁阀的结构改进,能够实现炒茶机完全自主调节内锅锅底的温度,由此大大提高了茶叶炒制的环境条件,使得炒制的茶叶严格满足工艺口味的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能自动调节炒茶温度的智能炒茶设 备,属于茶的生产制造

技术介绍
在茶叶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涉及以下的几个重点步骤,即搅拌(也称浪 青),促使水分继续从叶缘的水孔与叶底的气孔发散,直到叶子的每一部分细胞都消失所需 的水分;杀青,是利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的进行。而目前常用的杀青方式则以炒青 为主;揉捻,杀青过的茶青,要经过揉捻,把叶细胞揉破,并揉成卷曲的样子。因为不揉破叶 细胞,茶的成分不容易冲泡出来也不容易保存。揉捻的轻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风味,轻轻一 揉便罢的茶,茶性显得比较年轻活泼,重揉的茶,茶性会变得比较老成持重。随着炒茶设备的不断更新,半自动的家用炒茶机日渐普及。然而,在推广应用过程 中,作业人员发现传统采用燃气加热的炒茶机普遍存在加热不均,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 炒茶锅的结构示意图可见,该传统意义上的燃气加热式炒茶锅的内锅锅底温度时高时低, 难于均衡控制。这一缺陷大大影响了炒制所得茶叶的品质,同时也大大影响炒茶机的家用 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控温式炒茶机, 解决炒茶机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控温式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灶,外接一储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机还包括设于外桶旁侧的控制盒体、悬空设于内锅空间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加热装置与储气瓶之间的防爆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盒体相连,且所述控制盒体的电气输出端连接至防爆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祥周勤君
申请(专利权)人:周勤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