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893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所述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包括细胞因子、化疗药物及其它药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用途,尤其涉及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做到标本兼治,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胰腺移植疗法。但这一疗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供体胰腺的来源十分紧张,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免疫排斥问题十分突出,而且对糖尿病人进行大规模腹腔手术的风险比糖尿病本身带来的危险还要大。与胰腺移植相比,将供体胰腺中的胰岛分离纯化后再移植则安全得多,但是,由于从两个供体胰腺中才能分离出足够进行一次移植的胰岛,所以这一疗法使供体胰腺的来源问题更加突出,而且接受胰岛移植的病人仍然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它能转分化成神经(Proc.Natl.Acad.Sci.(1997)v94 p4080-4085),肌肉(science(1998)v279 p1528-1530),肝脏(Nature(2000)v406 p257)等组织。近来的研究还表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细胞的新生需要造血干细胞的参与;而且通过骨髓移植,可以逆转小鼠的糖尿病(参见Nat Biotech(2003)v21 p763-770;J Clin Invest(2003)v111 p843-850)。但这些研究结果与临床应用之间仍有一定距离,骨髓移植的受体需要经受大剂量的放化疗,这对I型糖尿病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而且,要找到组织配型相吻合的足够的骨髓细胞仍然非常困难。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技术近年来日趋成熟,对其机制的理解也更加透彻(Exp Hematol(2002)v30 p973-981)。已有报道证实通过造血干细胞动员能有效地修复受损伤的心肌组织(Nature(2001)v410 p701-705;Proc.Natl.Acad.Sci.(2001)v98p10344-1034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建立安全、可靠、高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是应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使糖尿病人自身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使这些造血干细胞参与糖尿病人胰腺内分泌细胞的修复,从而达到逆转糖尿病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方案是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所述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包括细胞因子、化疗药物,或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所知的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其它药物所述细胞因子包括下列的一种或几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1(IL-11);Fit3-配基;融和蛋白PIXY312;巨细胞炎性蛋白(MIP-1);SD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ngiopoietin-1等. 所述化疗药物包括下列的一种或几种环磷酰胺(CY),阿糖胞苷(AraC),5-FU,足叶乙甙(VP16);马法兰;柔红霉素(DNR);阿霉素;长春新碱;甲胺蝶呤;硫鸟嘌呤(6TG);泼尼松;顺铂等;所述其它药物包括硫酸葡聚糖等。上述三类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单独使用一类,也可使用其中两类或三类;每类动员剂均可使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药物。上述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中,优选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无免疫排斥反应由于是动员自体造血干细胞修复胰腺组织,所以没有发生免疫排斥的风险;2.由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很强,既可以提供足够的细胞来源,又不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正常功能。3.该疗法无需手术,安全性高,可根据需要多次进行。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糖尿病模型的制备C57小鼠,体重18-22克,35mg/kg剂量STZ(链脲菌素)腹腔注射,连续五天。2.造血动员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从开始注射STZ的第十天起,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剂量为200vg/kg/day。连用五天。3.结论通过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使糖尿病动物模型自身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的释放到外周血中,使这些造血干细胞参与胰腺内分泌细胞的修复,从而达到逆转糖尿病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所述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包括细胞因子、化疗药物及其它药物。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用途,所述细胞因子包括下列的一种或几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1(IL-11)、Fit3-配基、融和蛋白PIXY312、巨细胞炎性蛋白(MIP-1)、SD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ng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晨侯玲玲滕春波赵东昕丁明孝邓宏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