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922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即使为高靠背类型,也不需要大量的零件数量,可以使座椅靠背和头枕的边界的垂吊感充分。车辆用座椅(1)具备构成座椅靠背(3)的座椅靠背垫(20)、构成头枕(4)的头枕垫(30)、及一体地覆盖组装于座椅靠背(3)的构架(10)上的这两个垫(20、30)的表面的座椅套(40)。该车辆用座椅(1)在这两个垫(20、30)的边界,以沿着该边界的形态将座椅套(40)的正面侧的内面和背面侧的内面在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将该固定状态的座椅套(40)一体地覆盖在两个垫(20、30)的表面。

Seat for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at for a vehicle, which does not require a large number of parts even for the high back type, and enables the suspension of the seat back and the head pillow to be fully bounded. A vehicle seat includes a seat back (1) (3) of the seat cushion (20) and a head (4) head pad (30), and integrally assembled on the seat back cover (3) of the frame (10) of the two mat (20, 30) seat cover the surface (40). The seat of the vehicle (1) in the two pad (20, 30) of the boundary along the border, to form the seat sleeve (40) in the plane surface and the back side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xed in a tension state, the state fixed seat set (40) one to cover the two pad (20, 30) of the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详细而言,涉及靠背型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将构成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垫和构成头枕的头枕垫一体成形,且通过座椅套一体地覆盖这两个垫的表面的车辆用座椅,即所谓的高靠背类型的车辆用座椅 (以下仅记为“高靠背座椅”)。在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高靠背座椅,在这两个垫的表面中,在座椅靠背垫和头枕垫的边界部位设置有切口槽,使座椅套的一部分进入该切口槽。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可以使座椅靠背垫和头枕垫的边界部位实现垂吊感,所以即使为高靠背座椅,也可以使座椅靠背和头枕分体成形。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47465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使座椅套的一部分进入垫表面的切口槽实现垂吊感,所以产生不能实现充分的垂吊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如适用于通常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套的垂吊,也考虑预先在垫的切口槽嵌入金属丝,利用环将该金属丝和座椅套的内面接合(例如卡圈),实现垂吊感。但是,该考虑方法中,由于需要金属丝,所以产生零件数量增多的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即使是高靠背类型,也不需要大量的零件数量,可以使座椅靠背和头枕的边界的垂吊感充分。本专利技术为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专利技术,构成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构成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垫、构成头枕的头枕垫、及一体地覆盖组装于座椅靠背的构架上的这两个垫的表面的座椅套,所述车辆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在这两个垫的边界, 以沿着该边界的形态将座椅套的正面侧的内面和背面侧的内面在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将该固定状态的座椅套一体地覆盖于两个垫的表面。根据该构成,可以在将座椅套的座椅靠背垫的上缘部位和座椅套的头枕垫的下缘部位朝向座椅靠背的内侧分别拉入的状态下,将座椅套一体地覆盖于座椅靠背垫和头枕垫的表面。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所说明的大量的零件数量(不需要金属丝),可以使座椅靠背和头枕的边界的垂吊感充分。另外,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车辆用座椅,在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在头枕垫形成有用于将自身组装于座椅靠背的构架上的接收该构架的顶端的插入孔,在插入孔内具备将构架的顶端保持于所述插入孔的中间的止动件。另外,所述止动件也可以将所述构架的顶端保持于所述插入孔的大致一半的位置。根据该构成,在将靠背构架的顶端插入头枕垫时,可将该插入保持(临时固定)在中途或大致一半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座椅靠背垫和头枕垫之间确保作业空间,因此,利用该空间可以容易地进行固定(卡圈)。另外,本专利技术其它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构成座椅靠背和头枕的座椅垫、及覆盖组装于座椅靠背的构架上的该座椅垫的表面的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在该座椅垫的座椅靠背和头枕的边界形成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经由该贯通孔以沿着座椅靠背和头枕的边界的形态将座椅套的正面侧的内面和背面侧的内面在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将该固定状态的座椅套覆盖在座椅垫的表面。根据该构成,不仅可以得到与上述一方面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可以将座椅靠背的垫设为一个的构成。因此,可得到能够简便地制造该垫的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其它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构成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垫、 构成头枕的头枕垫、覆盖所述座椅靠背垫的座椅靠背套、及覆盖所述头枕垫的头枕套,所述座椅靠背套和所述头枕套为分体构造,所述车辆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在两个垫的边界,以沿着该边界的形态将座椅靠背套和头枕套的正面侧的内面和背面侧的内面在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固定,将该固定状态的座椅靠背套和头枕套覆盖在两个垫的表面。根据该构成,也可以得到与上述一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2是示意性表示按图1的II-II线切开的面的图3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组装顺序的图图4是表示图3的下一工序的图5是图4的V-V线剖面图6是表示在图5中卡圈作业后的状态的图7是不同的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高靠背座椅(车辆用座椅)3座椅靠背4头枕10靠背构架20座椅靠背垫30头枕垫40座椅套122贯通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图1 图6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车辆用座椅的例子,如现有技术所说明,以高靠背座椅1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正面)、后(背面)、左、右表示如上述的图中所记载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即表示以高靠背座椅1为基准时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首先,参照图1 3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靠背座椅1的构成进行说明。该高靠背座椅1由座垫2、和具备头枕4的座椅靠背3构成。对这些座垫2和座椅靠背3中的座椅靠背3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座垫2可以为公知的构成,所以其详细的说明省略。该座椅靠背3由靠背构架10、座椅靠背垫20、头枕垫30、及座椅套40构成。下面, 单独说明这些构成部件10、20、30、40。首先,从靠背构架10进行说明。该靠背构架10以其顶端(上端)成为渐细的形态的方式形成,以构成座椅靠背3和头枕4的骨架。其次,对座椅靠背垫20进行说明。该座椅靠背垫20为构成座椅靠背3的垫部件。 该座椅靠背垫20以能够承受落座于座垫2上的乘员的靠背负荷的方式相对于靠背构架10 包覆状地形成。其次,对头枕垫30进行说明。该头枕垫30为构成头枕4的垫部件。该头枕垫30 以能够承受来自落座于座垫2上的乘员的后头部的负荷的方式可插入地形成于靠背构架 10的顶端(乘员)的渐细部位。因此,在该头枕垫30上形成有可接收靠背构架10的顶端的渐细部位的插入孔32。 该插入孔32形成为比其入口侧的内壁面更靠内侧的内壁面在插入孔32的大致一半部位的位置隆起。该隆起作为将构架的顶端保持于插入孔32的大致中间的止动件起作用。由此, 在将靠背构架10的顶端的渐细部位插入头枕垫30时,该插入可保持(临时固定)在中途、 进行了一半程度的状态。最后对座椅套40进行说明。该座椅套40由可覆盖座椅靠背垫20的表面地形成的座椅靠背套42、可覆盖头枕垫30的表面地形成的头枕套44构成。这两个套42、44在座椅靠背3和头枕4的边界部位(座椅靠背垫20的上面部位、头枕垫30的下面部位)沿其前后缝合(图2中N、N表示缝合部位)。在这些缝合部位N、N,沿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也分别缝合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树脂板48、48的各一边48a、48a侧。在与该两树脂板48、48的一边48a、48a相对的另一边 48b、48b形成有以沿着该另一边48b、48b自身的形态隆起的轴形状的轴体48c、48c。另外, 这些轴体48c、48c在进行后述的卡圈作业之前的状态时形成为成为彼此分离的状态(图3 中在轴体48c、48c之间具有间隙F的状态)的尺寸。接着,参照图2 6对由上述的靠背构架10、座椅靠背垫20、头枕垫30、座椅套40 组装高靠背座椅1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所示,仅使座椅套40的座椅靠背套42翻转(翻里作面),在该翻转的状态下将头枕垫30插入座椅套40的头枕套44,利用头枕套44覆盖头枕垫30的表面。其次,如图4、5所示,在该翻转的状态下,将座椅靠背垫20组装到靠背构架10上,在该组装的状态下,将头枕垫30插入靠背构架10的顶端。此时,不将头枕垫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构成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垫;构成头枕的头枕垫;及一体地覆盖组装于座椅靠背的构架上的这两个垫的表面的座椅套,所述车辆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在这两个垫的边界,以沿着该边界的形态将座椅套的正面侧的内面和背面侧的内面在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将该固定状态的座椅套一体地覆盖于两个垫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彻杉浦由希规木下贵纪长塚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