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510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包括电流产生电路、自偏置电路和BGR启动电路;所述BGR启动电路,用于启动所述自偏置电路;所述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偏置电流;所述自偏置电路连接所述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基准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不包括三极管,只包括NMOS管、PMOS管和电阻,电路简单,容易实现,无需利用CMOS工艺中的寄生三极管,也无需带隙基准源要求的高增益运放,因而功耗低,占用面积小,并有两种基准选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
本技术属于模拟集成基准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纯MOS结构的高性能电压基准源。
技术介绍
利用CMOS工艺中的寄生三极管来实现带隙基准,存在面积过大,功耗较高等问题。从而更多工程师将研究利用纯CMOS工艺技术来实现电压或电流基准作为主要方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利用纯CMOS器件实现电压基准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利用MOS器件亚阈值指数特性;一种是基于MOS器件的阈值电压;另一种是基于MOS器件栅源电压差的基准。第一种要求某些MOS器件工作在亚阈值区,对工艺和电路结构设计要求高,工艺角偏差也比较大;第二种需要在同一硅片上实现增强型和耗尽型MOS器件,对工艺同样有特殊要求,随工艺角偏差很大;第三种利用MOS器件的栅源电压差来实现基准,对工艺没有特殊要求,但是需要稳定的外围偏置电路同时工艺角偏差仍然很大。第二种虽然需要相应工艺支持,但是利用耗尽型MOS器件来产生电压基准会减少相应的启动电路,同时电路简单,并可实现较低电源电压的电源基准。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带隙基准,纯MOS结构的基准最大的缺陷在于其所依赖的工艺参数波动较大,因此对输出电压绝对值难以准确控制,需要相应的调节模块来进行电压值和温度特性调节。.E. Vittoz and J. Fellrath, "CMOS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based on weakinversion operation,"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vol. SC-12,no. 3, pp. 224-231, Jun. 1977. H. -J. Song and C. -K. Kim, "A temperature-stabilized SOI voltage referencebased on threshold voltage difference between enhancement and depletionNMOSFETs,,,IEEE Journal of Sol id-State Circuits, vol. 28, no. 6, pp. 671-667,Jun. 1993.. K. N. Leung and P. K. Mok, "A CMOS Voltage Reference Based on Weighted Δ VGS for CMOS Low-Dropout Linear Regulators, ”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Circuits, vol. 38, no. 1, January 200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需利用寄生三极管,就可以得到高电源噪声抑制比,快速恢复,并可多路选择的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包括电流产生电路、自偏置电路和BGR启动电路;所述BGR启动电路,用于启动所述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或自偏置电路;所述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偏置电流;所述自偏置电路连接所述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基准电压。所述自偏置电路由15个MOS管、电阻Rl和电阻R2组成;PMOS管M16、M3、M4的源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VDD,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PMOS管M7的源极;PMOS管 M16的漏极和NMOS管Ml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流产生电路;NMOS管Ml的漏极、NMOS管M2的栅极、NMOS管M13的栅极、NMOS管Mll的栅极、NMOS管M14的栅极、NMOS管M12的栅极共接作为第一基准电压输出端;NMOS管Ml的源极连接NMOS管M2的漏极,NMOS管M2的源极接公共地端VSS ;PMOS管M3的漏极连接PMOS管M5的源极,PMOS管M5的漏极、NMOS管M8的漏极、NMOS管M8的栅极共接,NMOS管M8的源极与公共地端VSS之间设置一电阻Rl ;PMOS 管M4的漏极连接PMOS管M6的源极;PMOS管M6的漏极、NMOS管M9的漏极和NMOS管Mll 的漏极共接;NMOS管M9的源极、NMOS管Mll源极和NMOS管M13的漏极共接;NMOS管M13 的源极接公共地端VSS ;PMOS管M7的漏极、NMOS管MlO的漏极和NMOS管M12的漏极共接; NMOS管MlO的源极、NMOS管M12源极和NMOS管M14的漏极共接;NMOS管M14的源极接公共地端VSS ;PMOS管M16的栅极、PMOS管M3的栅极、PMOS管M4的栅极、PMOS管M6的漏极共接;PMOS管M5的栅极、PMOS管M6的栅极、PMOS管M7的栅极、PMOS管M7的漏极共接;匪OS 管Ml的栅极、NMOS管M8的栅极、NMOS管M9的栅极、NMOS管MlO的栅极共接作为第二基准电压输出端。所述电流产生电路为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所述电压控制电流源为一个MOS管M15。所述MOS管M15为耗尽型NMOS管M15或耗尽型PMOS管M15。所述NMOS管M15的漏极连接所述PMOS管M16的漏极,所述NMOS管M15的源极连接所述NMOS管Ml的漏极,所述NMOS管M15的栅极连接所述NMOS管M15的源极、NMOS管 Ml的源极或公共地端VSS。所述BGR启动电路由一个匪OS管Mstart构成;所述匪OS管Mstart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VDD,NMOS管Mstart的源极连接NMOS管M15的漏极或NMOS管M2的栅极,NMOS 管Mstart的栅极连接所述PMOS管M16的栅极。所述MOS管Ml5的栅极电压彡OV0所述PMOS管M16工作在线性区或饱和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一种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不包括三极管,只包括匪OS管、PMOS管和电阻,电路简单,容易实现,无需利用 CMOS工艺中的寄生三极管,也无需带隙基准源要求的高增益运放,因而功耗低,占用面积小,并有两种基准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的电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的应用电路;图3为本技术的电压偏置及电压基准应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电压基准源整体电路如图1所示,它由电流产生电路1、自偏置5电路2和BGR启动电路3构成;其中电流产生电路1由耗尽型MOS管Ml5构成;自偏置电路2由MOS管Ml M14,M16和电阻R1,R2构成,其中Mil和M12是自偏置电路2的启动器件;PMOS管M16、M3、M4的源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VDD,电阻 R2的另一端连接PMOS管M7的源极;PMOS管M16的漏极连接所述NMOS管M15的漏极;NMOS 管M15的栅极、NMOS管M15的源极、NMOS管Ml的漏极、NMOS管M2的栅极、NMOS管M13的栅极、NMOS管Mll的栅极、NMOS管M14的栅极、NMOS管M12的栅极共接作为第一基准电压输出端vbjiinl ;NMOS管Ml的源极连接NMOS管M2的漏极,NMOS管M2的源极接公共地端VSS ; PMOS管M3的漏极连接PMOS管M5的源极,PMOS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MOS结构高精度电压基准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产生电路(1)、自偏置电路(2)和BGR启动电路(3);所述BGR启动电路(3),用于启动所述电流产生电路(1)或自偏置电路(2);所述电流产生电路(1),用于产生偏置电流;所述自偏置电路(2)连接所述电流产生电路(1),用于产生基准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