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510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间隔开设置;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其中所述多个换热管沿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彼此间隔开排列;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和加强环,所述加强环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上,其中所述加强环邻近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至少一端。该结构的换热器,加强了集流管端部的强度,减弱集流管承压时带来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端部集流管变形而带来的焊缝破裂,端盖脱落,换热管撕裂等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传统上,空调等热交换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等基本部 件,上述基本部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这个密闭的系统中循 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从而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热交换系统所包含的基本部件中,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基本的热交换部件,其结构 基本相同,统称为换热器。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换热器通常包括大体平行 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根集流管5',集流管5'两端通过焊接端盖8'密封,集流管5' 之间具有多根大体上平行设置的换热管1',这些换热管1' 一般为扁管的形式,相邻换热 管1'之间设置散热翅片3'(图1中未全部示出)。换热管1'内设有多个制冷剂通道, 用以连通两根集流管5',集流管5'上设有进口管7'和出口管6',多回路热交换器中, 集流管5'内设置隔板2',使热交换器中得到各个分开的且相互平行的流动区域。图1中 箭头方向表示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制冷剂由进口管7'进入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并从出口 管6'流出,从而实现热交换的过程。不管是在制冷循环还是制热循环中,各个元器件和管路系统均需承载一定的压 力,这就使得作为系统内的换热器必须具有一定的耐压能力。而换热器中的主要承压部件 为集流管5'和换热管1'。由于集流管5'和换热管1'在承压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在一些特殊的连接部位,变形会带来相应的应力集中,使得连接部位成为整个换热器承压 能力的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这就导致了在设计换热器的组件时除了具备相应的承压能 力,还要具有一定的余量来防止变形带来的应力破坏。经过试验发现,在集流管5'承压时会有相应的变形,但在集流管5'的两端,由 于端盖8'和集流管5'的永久焊接,此处对集流管5'的变形有一个限制,使得集流管5' 在端部出现了不规则的变形。集流管5'端部的变形会造成与其相连换热管Γ处应力集中从而撕裂换热管 1',不规则变形也会撕裂端盖8'和集流管5'的焊接,造成端盖8'脱落,在两集流管5' 之间流动的介质会渗出,严重影响换热器的工作性能,降低了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的集流管端部具有较高的强度, 降低了集流管端部受压变形,保护集流管与端盖的焊接,以及减弱端部应力集中对扁管的 影响,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 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间隔开设置;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其中所述多个换热管沿所述第一和第 二集流管的轴向彼此间隔开排列;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和 加强环,所述加强环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上,其中所述加强环 邻近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至少一端。本技术所提供的换热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上设置加强 环,所述加强环邻近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至少一端,加强了集流管端部的强度,减弱集流 管承压时带来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集流管的端部变形而带来的焊缝破裂,端盖脱落,换 热管撕裂等问题。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中的每个集流管的两端附近均设有所述加强 环。优选地,所述加强环设在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外周壁和/或内周壁上。优选地,所述加强环位于所述至少一端的端面与邻近该端面的最外侧换热管之 间。优选地,所述加强环设于相邻的换热管之间。优选地,还包括边翅,所述边翅设置在至少一个最外侧的换热管的外表面上;边 板,所述边板设在所述边翅的外表面上,且所述边板与所述加强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边板与所述加强环成一体。优选地,所述边板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一个扭转部,所述扭转部与所述本体部连接, 所述扭转部套在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外周壁上以构成加强环。优选地,所述边板包括本体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加强 环的外形适配以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加强环焊接。优选地,所述加强环为开口环,且所述加强环环绕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长度不 小于所述加强环环绕处的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周长的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一种传统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加强环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6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强环和边板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强环和边板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强环和边板的分解示意图。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 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 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端”、“下端”、“上侧”、“上侧”、“纵向”、“水平”、“外侧”、“外壁”、“内壁”、“外周壁”、“内周壁”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换热管3、翅片 4、边板7、端盖8。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分别大体沿纵向B设置,且它们在水平方 向A间隔开一定距离。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两端通过焊接端盖8密封。各换热管3 大体沿着水平方向A延伸,彼此间隔开排列,各换热管3两端分别插入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 集流管2中以连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换热管3例如可以为扁管。相邻的换热 管3间设置翅片4(图1、2、3、4、6中靠近边板7的翅片4的中间部分及换热器中间部分的 翅片4未示出)。换热器纵向B上的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换热管3的外表面设有边翅41 (图 1、2、3、4、6中边翅41的中间部分未示出),边翅41沿纵向B上的外表面设有边板7。加强 环5设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1,2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上,其中加强环5邻近所述至少一个 集流管的至少一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集流管的端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减弱集流管端 部受压变形,保护集流管与端盖的焊接,以及减弱端部应力集中对扁管的影响,从而保证了 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所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 例中,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1上邻近第一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间隔开设置;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其中所述多个换热管沿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彼此间隔开排列;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和加强环,所述加强环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上,其中所述加强环邻近所述至少一个集流管的至少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向迅汪峰黄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