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茶素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尤其是能以缓释形式经小肠吸收的一种儿茶素双层微胶囊。
技术介绍
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有着强大的抗氧化效果,尽管其目前尚未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勿庸质疑的。目前的研究发现儿茶素的抗氧化能力远强于VitE、VitC等抗氧化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贾之慎等用核黄素光照体系产生 发现加入20~200mg/L的儿茶素对 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王氏等曾用H2O2-Fe2+体系诱导兔肝匀浆产生脂质过氧化,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用电子自旋共振仪(ESR)直接证实了儿茶素使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降低了74%-79%,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的清除率为64%。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儿茶素产生的半醌基可使H2O2-Fe2+体系产生的·OH所导致的脂质过氧自由基(Loo·)发生猝灭,氧化终止,从而使MDA减少。其抗氧化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抑制与自由基生成有关的黄嘌呤氧化酶系(XO),P-450酶,髓过氧化物酶,脂氧化物酶和环氧酶,从而可以预防病理状态下的氧自由基爆发;(2)儿茶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茶素双层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用硬脂酸将儿茶素进行表面处理,以此为囊心制备可经小肠吸收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儿茶素双层微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茶素双层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用硬脂酸将儿茶素进行表面处理,以此为囊心制备可经小肠吸收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儿茶素双层微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茶素双层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硬脂酸是十八酸,十六酸,十四酸,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四种的任意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儿茶素双层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工艺步骤如下将儿茶素溶解在蒸馏水中作为囊心,加温至80摄氏度左右,然后加入0.5~6%的硬脂酸,乳化机中3800转/min充分乳化0.2小时,将此液加入重量比为3%的壳聚糖乙酸水溶液中,充分均质0.5小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以壳聚糖为基体的儿茶素微球,喷雾条件为进口温度 152℃ 出口温度 78℃进料速度 5mL/min空气进口压力 0.38Mpa配制重量比为3%的海藻酸钠四氯化碳溶液,加入以壳聚糖为基体的儿茶素微球,搅拌使之均匀分散在海藻酸钠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解,易著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